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05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10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2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探讨降低门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初始治疗失败率的方法。方法将582例门诊CAP患者按照指南分别给予青霉素,头孢唑啉,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单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69%和7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齐霉素联用头孢曲松可降低门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初始治疗失败率。  相似文献   
72.
律复康胶囊对心肌梗死后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律复康胶囊对心肌梗死后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RT)的影响,探讨律复康胶囊对心肌梗死后患者猝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名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律复康胶囊(4粒,3次/d,口服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震荡初始值(TO)、震荡斜率(TS)及不良反应。结果:律复康胶囊可显著提高TO值和降低TS值,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律复康胶囊可能具有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猝死率的作用,且临床应用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评价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全球病人援助项目治疗Ph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Ⅰ期计划41例,Ⅰ期扩大计划17例,预Ⅱ期及共助计划26例,从确诊到格列卫治疗的中位时间分别为38(7~123)个月、2(0.5~39)个月、2(0.5~49)个月.格列卫初始剂量: 慢性期(CP)为400 mg/d,加速期(AP)和急变期(BC)为400 mg/d或600 mg/d、800 mg/d持续口服.结果 Ⅰ期计划:5例得到救助时已死亡(未用格列卫治疗).12例死亡,格列卫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 7(1~20)个月.现生存24例.Ⅰ期扩大计划患者存活情况:1例急变期,一直未达CHR生存28个月死亡.其余均健康存活,中位生存时间37(30~97)个月.2009年之前获得预Ⅱ期及共助计划现存活22例,中位生存期> 19(9~48)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眼睑水肿37.6%,中性粒细胞减少28.4%,血小板减少15.8%,贫血12.8%.结论 ①格列卫对CML-CP具有较好的血液学和遗传学疗效.②格列卫宜尽早、标准剂量治疗.③格列卫也可对AP患者有较高有效率,但疗效不持久,生存期可延长.  相似文献   
74.
目的 了解湛江地区2006~2009年住院肺结核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水平及耐多药情况.方法 收集2006年7月~2009年10月在我院住院结核患者的痰液,用改良罗氏培养基绝对浓度法实验,最终获取培养阳性标本,对全部培养阳性标本进行4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性测定.结果 共培养出528例结核杆菌菌株,耐药株为168例,总耐药率为31.8%,初始耐药率18.5%,获得性耐药率为58.5%,耐多药(MDR)率为23.2%.结论 湛江地区耐药和耐多药肺结核病疫情严重,特别是初始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故有效控制耐药结核病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价细胞色素P450酶2C9(CYP2C9)及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基因多态性对中国肺栓塞患者华法林初始抗凝疗效的影响。方法初次服用华法林抗凝的中国肺栓塞患者95例,用TaqMan MGB探针法,检测CYP2C9*2、*3位点和VKORC1-1639A>G位点基因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服用华法林后每次INR值等指标,并记录患者从服用华法林开始到INR首次达标的时间、INR首次达标时华法林总剂量和日平均剂量等指标。结果 VKORC1-1639AG/GG基因型患者比VKORC1-1639AA基因型患者INR首次达标时间明显延长(P<0.001),且INR首次达标时所服用的华法林总剂量和日均剂量均高于后者(P<0.001);CYP2C9*2或*3变异的患者在初始抗凝阶段发生INR超过治疗窗(INR>3)的比例较高。患者性别、年龄、体重、CYP2C9和VKORC1基因型等因素在内的华法林初始剂量预测模型可解释54.6%左右的华法林剂量个体差异(R2=0.546,P<0.001)。结论 CYP2C9和VKORC1基因型检测对指导中国肺栓塞患者初始抗凝阶段个体化应用华法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6.
梁荣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40-141
目的观察分析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初始涂阳肺结核的效果,为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56例初始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资料,均采用"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观察不同年龄阶段(中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本科完成疗程,治疗满6个月,转阴503例(90.5%);对比各年龄阶段的治疗效果,同个时间点的转阴率比较,老年组的转阴率均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科用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初治凃阳肺结核治愈率复合国家>85%的要求,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低于非老年患者,因此对疑似肺结核的老年人应提倡早登记、早确诊、早治疗,用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期间应加强观察病情以便调整用药剂量或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77.
2012年11月,美国FDA批准利伐沙班片剂(rivaroxaban/Xarelto)治疗深静脉血栓(DVT)或肺栓塞(PE)形成以及减少DVT和PE初始治疗后的复发风险。利伐沙班先前已经获得FDA批准用于膝或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减少DVT和PE的发生风险以及减少非瓣膜性心房纤维性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初始多耐药结核的病因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2年3月~2012年3月诊断为初始多耐药结核的75例患者.结果:本组75例患者均至少耐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其中,痰菌转阴52例,转阴率达69.33%,病情最终好转68例,好转率达90.67%.死亡4例,死亡率为5.33%.结论:初始多耐药结核的治疗仍以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为主,仍要选用一些相对敏感或之前未曾使用的药物.对于耐药严重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不能继续接受耐药治疗,应给予中医中药及免疫调节治疗,严格执行DOTS方案,以有效减少其多耐药性.  相似文献   
79.
1.提出问题一个完整的、严谨的科研题目,是不会在瞬息间形成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酝酿、思考,甚至可能是相当长的构思过程。但是,无论是医学实践的需要,还是文献资料的提示,问题的线索都是在脑海里显现出来的,这种瞬息的灵感,哲学上称作初始意念。初始意念,虽然可能是幼稚的、不完善的,但都是非常可贵的,历史上许多重大的科研课题、重大的发现、有些甚至是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明与创造,无不出于这初始意念。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不同初始切面在三维超声检查裂隙畸形时的误差与区别.方法 应用GE Voluson E8超声诊断仪,采用静态三维成像模式,对金属片上的圆孔与长孔进行超声三维重建,对所得三维孔图像进行测量与实际数值对比;对7例唇裂或唇腭裂畸形胎儿及3例标本进行三维超声重建,初始切面分别与胎儿唇裂或唇腭裂裂隙平行和垂直,得到图像裂隙宽度进行对比.结果 探头与金属片距离在30~90mm时,初始切面与裂隙垂直时三维重建裂隙宽度与实际值的比值在0.90~1.10;探头与金属片距离在50~75mm时,初始切面与裂隙平行时,三维重建裂隙宽度与实际值比值在0.90~1.10.其余距离时重建裂隙宽度与实际值的比值<0.90.初始切面不同所得胎儿唇裂或唇腭裂裂隙宽度不同,在分别与裂隙长轴平行和垂直所得数据不同,进行配对t检验后认为初始切面与裂隙垂直时所得数据较大.结论 只有在探头与所检查对象在50~75mm时图像才接近于真实图像.在距离为30~50mm、75~90mm时图像失真,初始切面与裂隙平行时所得图像裂隙较垂直时更小,更难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