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9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22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21.
下肢截肢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饶珍保  陈海霞 《中国康复》2002,17(3):190-191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 ,截肢后的患者康复意识正逐渐加强 ,从康复的角度考虑 ,截肢不仅仅是破坏性手术 ,也是功能重建的开始。我院1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对截肢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 ,有效避免了截肢术后残端感染、肢体肿胀或肌肉挛缩 ,使患者有良好的残肢条件装配人工肢体 ,取代被截除肢体的功能 ,为回归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因肿瘤或创伤而住院的患者 11例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11~ 5 8岁 ;下肢肿瘤 5例 ,其中 2次入院 3例 ,3次入院 2例 ,均为手术后再次复发 ;下肢创伤 6例 ,其中 3例严重…  相似文献   
322.
硅凝胶内衬套对有瘢痕残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夕东 《中国康复》2002,17(4):228-229
20 0 0年至 2 0 0 1年我中心分别使用硅凝胶内衬套与普通泡沫板内衬套对 6 6例大腿截肢瘢痕残肢的患者装配假肢 ,并对装配后的假肢功能活动、残肢皮肤瘢痕进行评定比较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要求装配假肢的患者 6 6例 ,男 4 4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4 3± 9.2岁 ;截肢 6~ 9月 ;截肢部位上段 18例 ,中段 2 8例 ,下段 2 0例 ;截肢原因以外伤和烧伤为主 ;残肢瘢痕面积约 10cm×2 0cm~ 15cm× 30cm。瘢痕呈紫色 ,表面无毛细血管 ,质地较软 ,但比周围正常皮肤硬 ,略突出于正常皮肤约 1mm ,有轻度弹性 ,偶有搔痒、紧…  相似文献   
323.
Background Total knee arthroplasties (TKR)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reduced trauma to tissue has been performed by many doctor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retrospectively assess the early results of a group of TKR with a mid-vastus approach,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as no patellar eversion, no disruption of suprapatellar pouch and extensor mechanism, and to compare the outcome with conventional operative techniques. Methods A total of 59 patients (67 knees) were followed. All patients received the same prosthesis of Genesis II posterior-stabilized total knees. Of them, 29 consecutive patients (34 knees) had a mid-vastus approach and were operated on with less invasive instruments and techniques. The mean follow-up duration was 11.6 months. Clinical evaluations wer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scores; radiographic assessment followed the guidelines of the Knee Society.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quadriceps strength and the extensor mechanism was also evaluated. Results No prosthetic loosening or anterior knee pain was found at the latest follow-up; 1 patient had a superficial infection and postoperative stiffness of the knee who undertook a debridement and manipulation several months later. The angulations of tibial osteotomy were within normal range. The averag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scores were 57.9 points and 86.1 points respectively. The mean postoperative range of motion was 113.5~-. Most patients regained their quadriceps strength at the third or fourth month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s The overall early results from using the mid-vastus approach were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using a standard approach, and the exposure did not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he tibial cut. The muscle maximal contraction strenath recovered araduallv after oDeration. The aDDroach was safe and Datients of this aroup obtained satisfactorv outcomes.  相似文献   
324.
周围神经感觉信号采集分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纵行神经束内微电极对周围神经感觉信号进行采集分析。方法:应用直径25μm的Teflon绝缘铂铱合金丝制作双极纵行神经束内微电极,植入6只家猫的踝上腓浅神经内,记录足背皮肤平静以及搔刮和压力刺激下的感觉动作电位,应用MFLab3.01软件包对动作电位的面积、频率、峰值变异系数及功能谱密度进行分析。结果:安静状态下,皮肤可间断无规律地发放神经冲动0~2个/s;搔刮刺激时,神经冲动发放增加,16~24个/s,脉冲间隔较规律,波幅一致;压力性刺激时,神经冲动叠加成串,爆发性释放,80~104个/s,波形波幅差异较大。动作电位的面积、频率及峰值变异系数的统计学分析,表明不同刺激状态下感觉动作电位的幅度、频率和发放模式间均存在差异。功能谱分析发现压力性刺激下,神经动作电位的高频成份增加。结论:自制的神经束内微电极可以敏感地记录到不同刺激形式时感觉信号发放的变化,为我们采集分析感觉信息提供良好的界面,用于电子假肢的反馈控制。  相似文献   
325.
文章概述了下肢截肢后临时假肢的使用,主要包括穿戴临时假肢的方法训练、站立位平衡训练、迈步训练和步行训练,并对使用临时假肢的重要性、具体的训练方法和训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326.
王冰水  易南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4):3640-3641
章概述了下肢截肢后临时假肢的使用,主要包括穿戴临时假肢的方法训练,站立位平衡训练,迈步训练和步行训练,并对使用临时假肢的重要性,具体的训练方法和训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327.
背景:下肢运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采用合适的传感器获取人体运动生理信息,成为智能假肢控制的前提.国际上现有的下肢假肢控制信息源为与运动信息有关的物理量,这类信息可以直接反映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采集比较简单,非常适合实时控制.现有智能下肢假肢产品根据采用的控制方法不同选择一种或几种传感器测量人体运动信息.目的:研究一种能够采集智能下肢假肢控制所需人体运动信息的传感器系统.方法:对智能下肢假肢带固定式气缸阻尼器的四连杆机械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得出四连杆后臂下轴电位计输出信号与膝关节弯曲角度的对应关系,同时,选取合适的霍尔传感器安装位置,解决了其中存在的双值问题.设计了传感器输出信号采集实验,通过跑步机速度调节来保证步行速度安全可控,测量不同步速下脚尖离地时刻膝关节弯曲角度,分析采集结果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与结论:脚尖离地时刻膝关节弯曲角度随着步行速度增大而增大,采用二次曲线拟合取得了较好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水平步行状态下,采用电位计和霍尔传感器作为检测手段能够检测下肢假肢的步速,也能区分支撑期和摆动期.  相似文献   
328.
假肢发展技术以及截肢患者假肢安装过程中的心理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量新技术和新材料引入假肢领域,实现了假肢的钛合金化、碳纤维化和计算机智能化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截肢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截肢与假肢治疗中常见的相关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恐惧、自我概念的改变、强迫的敏感性增高、社会适应力改变等.截肢与假肢治疗康复应包括躯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针对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针对性地疏导和帮助患者,使之勇敢面对现实,树立勇气战胜伤残,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29.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智能假肢膝关节关键部件的电控液压阻尼缸.方法:该阻尼缸根据液压流体特性和加工工艺设计,通过采用了一种新型微结构数字节流阀以及独特的双活塞液压缸结构,可以实现膝关节伸展与屈曲的双向自动控制,从而使改善假腿步态的对称性.最后,通过自制的专用实验装置对其进行了阻尼缸动力学性能测试.测试时通过微机控制膝关节阻尼缸中的两个气体流量调节针阀,模拟实际IPL控制时对膝关节阻尼力的控制.在模拟不同人体髋关节摆动驱动力和膝关节阻尼力的状态下,测量膝关节阻尼缸的运动速度,从而间接获得了假腿阻尼、惯性力与膝关节摆动速度之间的动力学关系.结果:阻尼缸在针阀开度增加时,在相同驱动力作用下,阻尼缸活塞运动时间减小,速度加快.但随着开度增加,运动速度对驱动力的敏感性降低.步进电机驱动相对应的针阀减小开度时,阻尼缸阻尼力增大,腿的平均摆动速度加快.结论:所设计的液压阻尼缸能够满足假肢膝关节的动力学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30.
康复工程应包括康复工程学和康复工程产业两个方面。本文论述了康复工程内部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对本世纪后期 ,特别是近20年康复工程学中主要领域的研究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 ,内容包括假肢技术、截瘫助行的原理与方法、功能电刺激、视听功能康复、环境控制系统与护理机器人、人体运动信息检测与临床应用6个方面 ,对当前存在的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