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88篇
  免费   1984篇
  国内免费   1148篇
耳鼻咽喉   674篇
儿科学   635篇
妇产科学   368篇
基础医学   1239篇
口腔科学   311篇
临床医学   7816篇
内科学   4598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1036篇
特种医学   14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1927篇
综合类   15198篇
预防医学   4468篇
眼科学   404篇
药学   8407篇
  64篇
中国医学   2648篇
肿瘤学   467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941篇
  2022年   856篇
  2021年   1072篇
  2020年   1079篇
  2019年   1099篇
  2018年   568篇
  2017年   1023篇
  2016年   1162篇
  2015年   1354篇
  2014年   2372篇
  2013年   2469篇
  2012年   3087篇
  2011年   3273篇
  2010年   3098篇
  2009年   2883篇
  2008年   3554篇
  2007年   3009篇
  2006年   2603篇
  2005年   2807篇
  2004年   2299篇
  2003年   2207篇
  2002年   1714篇
  2001年   1424篇
  2000年   1101篇
  1999年   779篇
  1998年   675篇
  1997年   575篇
  1996年   548篇
  1995年   448篇
  1994年   351篇
  1993年   276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32.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分别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6例,分为两组。均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别予以低分子量肝素及普通肝素,分析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 <0.05);观察组治疗后ACT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PCT、CRP、Hcy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稍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分别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及普通肝素均可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而接受低分子量肝素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平喘止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COPD合并OSA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平喘止鼾汤。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_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体质量指数(BMI)、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_1/FVC)及动脉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气喘、白天嗜睡、夜间打鼾伴呼吸暂停积分均降低(P 0. 05),且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BMI、AHI均降低(P 0. 05),LSa O_2均升高(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BMI、AHI及LSa 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BMI、AH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0. 05),LSa O_2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FEV_1、FEV_1/FVC均升高(P 0. 05),且FEV_1、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p(O_2)升高(P 0. 05),p(CO_2)降低(P 0. 05),且观察组p(O_2)高于对照组(P 0. 05),p(CO_2)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p(O_2)、p(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平喘止鼾汤治疗COPD合并OSAHS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和LSa O_2,降低AHI,并升高p(O_2),降低p(CO_2)。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对氯沙坦钾原料药中遗传毒性杂质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NMBA)进行测定。方法色谱柱为岛津Shim-pack XR-ODSⅡ色谱柱(2.0 mm×150 mm,2.2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和甲醇(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为40℃,采用ESI离子化-三重四极杆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检测,碰撞电压分别为-11,-13和-13 V,碰撞气氩气270 kPa,NMBA的离子对分别为m/z 147.15→117.10,147.15→87.10和147.15→44.10。结果该方法中NMBA在1~1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1.10%,n=6和n=18),低、中、高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在94.40%~98.04%之间。结论本方法简单方便,可快速有效的对氯沙坦钾原料药中NMBA进行限度检查并实现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5.
常璐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5):881-88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硫酸镁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常规组接受硫酸镁治疗,干预组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血压、凝血四项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7 d后,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浆FIB水平均低于常规组,APTT、TT、PT均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不良妊娠结局出现率[17.00%(17/100)]低于常规组[35.00%(3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硫酸镁可有效降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本院神经内科2例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在60岁以后发病,临床表现为活动后肢体抖动、无力,休息后缓解。例1头颅MRA显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抖动肢体对侧血管大脑中动脉M2段轻度狭窄,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中度狭窄,前交通动脉中度狭窄;例2头颈CTA显示抖动肢体对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约70%~80%,大脑中动脉M1段起始部闭塞。例1患者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到3次肢体抖动发作,未发现异常癫痫波。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均给予扩容治疗以提高大脑血流灌注,发作次数均减少,1个月后其中1例进展为脑卒中。结论 LS-TIA是TIA的一种罕见的发作形式,应注意与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相区别,尽早诊断及提高大脑血流灌注可以减少发作或减低卒中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预防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15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接受早期低分子肝素用药及预防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用药及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术后DVT发生率及血小板、血红蛋白值。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1例(1.33%),对照组为6例(8.00%)(χ2=5.002,P=0.025)。入院时、术前两组血小板、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7d血小板值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0、0.730,P0.05)。观察组患术后1、7d血红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t=2.187、2.860,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为接受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同时提供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血小板、血红蛋白值,降低术后DVT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CHS)的临床和基因变异特征。方法分析1例首发表现为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的CCH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国内外文献中CCHS病例的临床特点、致病机制和基因变异情况。结果11月龄女婴,主要表现为浮肿、尿少、低血压、嗜睡、发绀、抽搐及颅内压增高。B型脑利钠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颅脑磁共振示右侧额叶出血;超声心动图示中重度肺动脉高压。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未发现可能的致病基因。采用Sanger法验证示患儿PHOX 2 B基因第3外显子存在多聚丙氨酸重复扩展变异,基因型为20/25。患儿入院后采用无创通气,睡眠时呼吸浅慢、微弱,伴血氧下降;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潴留。随后改用夜间无创通气、降肺压药物治疗。复查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生命体征稳定。随访至24月龄,夜间只需较低压力水平的无创通气,生长发育无异常。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伴撤机困难患儿,需警惕CCHS。疑诊者应尽早针对CCHS相关基因进行靶向捕获二代测序及PHOX 2 B基因Sanger法验证。早期给予无创通气有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0.
襄樊市1990~2004年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东径110°45′~113°43′,北纬31°14′~32°37′。全市地形构造复杂,西部为大片高山区,中部多为岗地平原,东部为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据气象资料记载,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年降水量800~1000mm之间。襄樊市辖3区3市3县及3个开发区,总人口571.88万。历史上襄樊市为非稳定性间日疟流行区,建国后曾发生过两次大的疟疾流行。第1次在1954~1955年,年平均发病率为300.8;第2次发生于1967~1969年发病率为2484.63。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疟疾疫情才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年发病数在1000例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