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8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38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279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2173篇
内科学   158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809篇
综合类   1676篇
预防医学   704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835篇
  10篇
中国医学   529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469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崔昌淑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062-1062
在腹部外科常常能见到因感染伤口敷料或引流口敷料渗出而污染患者被服的现象,特别是有腹水患者渗出更严重,需要勤更换被服,卧床及危重病人每次更换被服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病人带来心理负担,还给护理人员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而且棉被湿透后难以清洗,为防止这一现象,我们将一次性换药盒做为伤口敷料保护罩,防止被服污染,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手部高压注射伤(high-pressure injection in-juries,HPII)是手外科临床少见的特殊急症。由于早期症状轻,易被医生和患者忽视,延误及时、正确的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是工业高压枪的操作者,不慎将化学制剂(或水)经80,000kPa以上的压力瞬间注入手部而致[1]。尽管局部皮肤伤口细小,但因高压喷射的物理作用、有害喷射物的化学作用及组织内压的骤然增高,常常引起较严重的手部组织损伤[2]。Neal和Rappold报道其所致截指和(或)截肢率高达16%~48%[3,4]。我科自2002年4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手部高压注射伤患者13例,采用一期彻底清创、引流及二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服用醋酸精氨酸对创烧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96例创烧伤患者(实际完成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服用醋酸精氨酸0.4 g·kg-1·d-1;对照组45例,服用安慰剂酪氨酸,剂量同前,均连用7 d。两组患者采用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疗法。比较患者创面(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创伤患者治疗组(29例)创面(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1±2.8)、(19±6)d,明显短于对照组(13.2±5.5)、(22±6)d(33例,P< 0.05);烧伤患者治疗组(12例)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各为(20±5)、(28±6)d,与对照组(22±8)、(29±8)d(12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恶心、腹泻,其中治疗组1例占2.44%,对照组1例占2.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000)。以上不良反应停药后消失。结论服用醋酸精氨酸能显著促进创伤患者创面(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对烧伤患者的预后无明显改善,这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其确切疗效有待于通过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手术是目前治疗外伤、肿瘤、感染、畸形等众多疾病的重要方法,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方法。而止血、缝合是手术的基本技术。止血的目的就是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并防止形成血肿。血肿容易继发感染并妨碍纤维母细胞移动和毛细血管再生,影响伤口的愈合。缝合是使伤口的间隙消失,有助术后伤口的愈合。止血、缝合均离不开缝线。  相似文献   
15.
碘伏雷佛奴尔纱条用于感染性伤口换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伏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感染性伤口换药的敷料,而雷佛奴尔是外科传统的换药敷料。两者作用相近而功效不尽相同,使用时对适用范围常有混淆。作者分别用上述两种敷料对86例在门诊换药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病例进行了比较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5~2004年,我们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236例,2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血肿7例、伤口感染5例、伤口裂开4例、伤口窦道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骨盆倾斜4例,多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中2例巨大血肿,1例窦道形成和1例坐骨神经损伤均再次手术后治愈.现将注射性臀肌挛缩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音乐疗法用于骨科患者术后护理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的骨科患者多有疼痛以及由疼痛或者行动不便引发的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这些影响骨科患者的伤口愈合,延长治疗时间。本文就音乐疗法对于骨科患者术后护理疗效做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增生瘢痕皮肤中转化生长因子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转录因子Smad 2,Smad 3三种基因影响增生性瘢痕形成和胎儿皮肤伤口无瘢痕愈合的调节机制.方法 32份被检测标本中包括增生性瘢痕8份,其对应的正常皮肤组织8份,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各8份.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这3种基因在不同的组织细胞内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TGF-β1、Smad 2 和Smad 3三种基因在增生性瘢痕、胎儿和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细胞内都有表达.在所检测8对增生性瘢痕和其对应正常皮肤细胞中,这3种不同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皮肤细胞的组数分别为TGF-β1基因有5对,Smad 2基因有8对,而Smad 3基因有5对.在胎儿皮肤细胞内,TGF-β1的mRNA含量明显低于成人皮肤细胞(t=2.204,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Smad 3基因表达也呈相似的变化规律,mRNA含量显著低于成人皮肤细胞(t=4.269,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而Smad 2基因的mRNA含量却明显高于成人皮肤细胞(t=6.685,P<0.01),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TGF-β1和它的下游信号分子Smad 2,Smad 3可能与增生性瘢痕形成密切相关.在增生性瘢痕细胞内,这3种基因高表达可诱导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加速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组织纤维化.TGF-β1和Smad 3基因在胎儿皮肤组织细胞内低表达可能是皮肤伤口无瘢痕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医用可吸收缝线在门诊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 引言 可吸收缝线作为一种生物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溶性及机械强度 ,在外科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 [1 ,2 ] .为了免除门诊手术患者术后拆线及提高伤口 1级愈合 ,我们对门诊手术患者的切口 ,根据组织的张力 ,选用不同型号的可吸收缝线 ,进行皮内连续、皮肤间断缝合 ,取得了良好的愈后效果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把 2 0 0 1年 4月在我科行乳腺包块及腹部皮下脂肪瘤摘除和包皮环切的门诊患者 374例 ,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 ,其中观察组 198例 ,对照组 176例 .年龄 5~ 6 2岁 .见表 1.表 1 临床资料一般情况组别例数 手术种类乳腺包块脂…  相似文献   
20.
埋藏式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埋藏式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 ,抢救危重病人[1] 。是一种具有双腔起搏、双腔感知以及触发和抑制双重反应方式的房室全能型起搏器。为了使患者能尽快适应起搏器 ,提高手术成功率 ,加强护理工作尤为必要。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 接受埋藏式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术患者大多有怀疑、焦虑、不安、恐惧等心理 ,因此 ,责任护士应事先做好患者和家属思想工作 ,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目的与过程 ,解除顾虑 ,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手术前 1天晚上可给地西泮口服 ,让病人充分休息。1.2 术前准备 对择期安置双腔起搏器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