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04篇
  免费   1725篇
  国内免费   740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144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445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2897篇
内科学   3097篇
皮肤病学   272篇
神经病学   350篇
特种医学   4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786篇
综合类   7841篇
预防医学   1321篇
眼科学   191篇
药学   9250篇
  120篇
中国医学   1508篇
肿瘤学   914篇
  2024年   262篇
  2023年   885篇
  2022年   774篇
  2021年   1312篇
  2020年   1274篇
  2019年   1367篇
  2018年   716篇
  2017年   1308篇
  2016年   1329篇
  2015年   1465篇
  2014年   2222篇
  2013年   2102篇
  2012年   2271篇
  2011年   2241篇
  2010年   1802篇
  2009年   1484篇
  2008年   1237篇
  2007年   1079篇
  2006年   1015篇
  2005年   907篇
  2004年   688篇
  2003年   570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动脉狭窄(ARAS)的治疗作用及其抗炎机制。方法将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54例老年AR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每晚加服氟伐他汀40 mg。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及肾脏血管多普勒超声中肾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肾动脉血流加速度时间(AT),肾动脉峰值流速与肾动脉开口处腹主动脉流速之比(RAR)等指标。结果观察期间,两组上述指标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UAER,PSV,AT,RAR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P<0.01),治疗组CRP下降明显(P<0.05,P<0.01),对照组CRP变化不明显(P>0.05)。而且在两组血脂正常的老年ARAS所致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也得出类似结果。结论氟伐他汀因降低CRP的致炎效应而改善肾动脉狭窄,且不依赖氟伐他汀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62.
自2000年发表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处理亚太共识以来,又有大量关于慢性乙肝治疗的新资料出现。这些材料包括出现YMDD变异的后果;对拉米夫定应答的持久性;拉米夫定在儿童患者、失代偿肝病患者和HBsAg阳性的器官(除肝脏外)移植受者中的应用等。此外,阿德福韦(Adefovir)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以及恩替卡韦、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和联合治疗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也开始公布。美国肝病学会(AASLD)已经颁布了治疗慢性乙肝指南。欧洲肝病学会  相似文献   
63.
64.
患者,女,45岁,因尿路感染到门诊注射室进行输液治疗。医嘱给予环丙沙星100ml静滴,Bid,NS250ml,美洛西林钠3g静滴,Bid。当环丙沙星100ml静脉滴注完,接着输入NS250ml加入美洛西林钠3g时,一次性输液管内立即出现乳白色浑浊现象,此现象表明,环丙沙星与美洛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处理:立即把输液管与头皮针分离,将输液管内剩余的环丙沙星液体排出。继续静滴,无浑浊现象及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5.
李艳芳  邱龄 《当代医学》2010,16(3):9-11
目的探讨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与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对高危心血管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脂联素及脂质状况的影响。方法90名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治疗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六个月后的CIMT、hs-CRP、脂联素、MMP-9的血浆水平及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均显示CIMT的显著降低(P〈0.001),无组间差异(P〉0.05)。两组的MMP-9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对h-CRP、脂联素及血脂水平均有有意义的影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联合用药组提示影响更显著(P〈0.05)。联合用药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而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组未被观察到。结论阿托伐他汀明显改善CIMT,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对脂质状况和炎症因子有额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成百朵  张丽  李毅 《吉林医学》2010,31(18):2841-284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58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张江豹 《中医药研究》2008,6(3):360-361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对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4例缺血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Ⅲ级~Ⅳ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入院后1周内和6个月后行心脏彩超和6min步行距离检查。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作为心室重构的指标,以6min步行距离、射血分数(EF)值做为评价心功能的指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半年的治疗后,反映心室重构的指标都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LVEDd、IVST、LVPW、EF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均。增加(P〈0.05),观察组增加了90m,对照组增加了38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EF值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68.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C-反应蛋白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业已证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的准确标志物之一,现已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独立预后因子。急性心肌梗死(AMI)时CRP的增高已有较多报告,但AMI早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对CRP的影响少有报道。2001~2003年通过观察10例AMI患者早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后,其CRP变化情况,旨在了解阿托伐他汀对CRP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9.
拉米夫定预防加上阿德福韦挽救治疗对于肝移植后HBV复发的预防是有效的,而且疗效可长达7年。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拉米夫定单药预防以及阿德福韦挽救治疗对肝移植慢性乙型肝炎长期结局的影响。在1999至2003年期间,连续性入组了接受肝移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至少随访12个月。拉米夫定单药作为预防治疗,HBV复发时给予阿德福韦进行挽救治疗。  相似文献   
70.
复方石韦片治疗下尿路感染9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采用复方石韦片治疗下尿路感染9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及诊断参照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的西医诊断标准及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符合下尿路感染诊断和中医辨证属热淋一湿热下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