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任脉是奇经八脉之一,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睾,沿腹正中线上行,通过胸部,颈部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上至龈交,分行两目下,其与十二经脉的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分别交会于曲骨,中极、关元三穴。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这样任脉就能取三经之精血以充养。任脉与冲脉同起于胞中,上交咽喉,而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具有涵养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故其又能得到冲脉的辅助。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介绍全国著名老中医房定亚教授治疗绝经后骨关节炎的经验。方法:作为房定亚教授的在读临床学位博士生,采取跟师临诊、学术访谈、难点答疑、导师指正学习体会等方式,在查阅中西医对绝经后骨关节炎的认识和诊疗现状文献基础上,将房定亚教授对绝经后骨关节炎的病机认识和临床诊治经验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房师认为冲任二脉经气亏虚为绝经期后骨关节炎的基本病机。二仙汤是治疗绝经后骨关节炎的基础方,根据绝经后骨关节炎累及的主要病位、证型、症状的不同,尚需采取不同的加减变化。  相似文献   
103.
电针任脉经穴对MCAO大鼠脑内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任脉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CAO)、模型+电针任脉治疗组(R)。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脑内侧脑室下区、海马齿状回区EGF蛋白及EGFmRNA的阳性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EGF蛋白及EGFmRNA的阳性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蛋白表达于再灌注14天恢复至基线水平,而mRNA表达于再灌注28天恢复至基线水平;电针任脉经穴至少能在再灌注7天后上调两区内源性EGF蛋白的表达,而于再灌注14天后上调EGF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任脉经穴能够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EGF蛋白及EGFmRNA表达,这可能是电针任脉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修复的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4.
任脉是人体阴经脉气之总汇,为诸阴经之海.人体之气与肾、脾、肺密切相关,先天之精气,需依赖于肾脏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水谷之精气,需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从饮食物中摄取而化生;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则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才能吸入.故肾、脾、肺的功能异常可直接影响气的生成及正常生理效应,从而出现一系列气的病理变化.肾、脾、肺三经均为阴经,而任脉为诸阴经之海,故调气的穴位多分部在任脉上,主要有膻中、中脘、气海穴等.此三穴都有调气的功能,但又各具特点,现予分叙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加热对人体任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人体作为观察对象,对沿任脉显示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对自然状态下未能显示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nfrared radiant trackalong meridian,IRRTM)的对象进行穴位、非穴位及非经对照点加热诱导,用Thermo Tracer TH9100型红外热像仪进行记录。结果多数受试者在任脉线上的穴位点或非穴位点加热都可以显著提高IRRTM的出现率,还可使已有的红外辐射轨迹距离增长,变得更加连续规整。而非经对照点一般不能诱发明显的IRRTM。加热诱发的效果受季节、受试者体形及加热时间的影响。结论加热对任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有明显的影响,加热经上穴位点与非穴位点既可诱发出所属经脉红外辐射轨迹,也可使既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变得更连续、规整。为进一步探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及其相关的物质基础提供实验根据,也为临床灸疗和诊疗技术提供了直接和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任脉及其腧穴的主治规律。方法:运用计算机对93种古医籍中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归纳。结果:得到文献2394条,涉及症名284个,总计6454症次。结论:任脉穴的常用功效共17项,可归纳为两类:其一为治疗任脉循行部位的疾患,包括调腹、宽胸利膈、治阴疗疝、壮肾利尿、调经引产、健脾和胃、宁心宣肺、健口利齿、安神、镇痉苏厥、消肿止血;其二为辨证施治,包括治气、补虚、散寒、清热。  相似文献   
107.
介绍陆永辉教授分层针刺任脉经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陆永辉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三焦气机不畅,膀胱气化失司,致水液代谢失常,则症见小便不利。临床刺筋(膜)行气,取任脉经穴刺入不同深度,浅刺气海、关元畅三焦气机,中刺募穴中极利三焦募原,深刺曲骨缝隙“募刺迫脏”,以调气行滞通窍,疏利三焦气机,恢复膀胱气化功能,从而利小便治癃闭。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HIV/AIDS患者)任脉、督脉的热态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热态自动分析系统(ATA)对175例HIV/AIDS患者(患者组)的红外热态变化进行观察,对比100例正常人(对照组)红外热图参数,并结合CD4淋巴细胞计数,观察经中医药治疗5个月以后的红外热图变化.结果 HIV/AIDS患者督脉、神阙穴热态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任脉热态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IV/AIDS患者治疗后督脉、神阙穴的热态差值显著增加,任脉热态差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 HIV/AIDS患者与正常人任脉、督脉的热态呈现不同特征,治疗后其热态特征产生一定变化.ATA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检测手段具有潜在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区段性任脉药物铺灸对少弱精子症精液参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胶囊、五子衍宗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区段性任脉药物铺灸治疗,分别于治疗2个月、3个月,分析治疗前后2组精液参数、精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及DN...  相似文献   
110.
汪露  郑祖艳 《世界中医药》2023,(12):1693-1697
脑卒中是脑部供血功能障碍引起脑功能损伤的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后尿失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小便无意识流出为显著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寿命。临床常利用针灸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因此,通过挖掘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的经络循行和生理功能,与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发生机制研究、中医先贤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病因病机的认识进行比较和借鉴,阐述畅通督脉,约束带脉治疗该病的理论基础。为探究其诊疗思路,检索并收集相关文献,发现针刺和艾灸在调畅任督二脉上有独特优势,并且发现其可能发挥补虚泄实、升提固脱、温阳化气的功效。同时,从局部选穴、远端选穴、辨证选穴3方面研究治疗该病的针灸疗法选穴特征,并分别从针刺和艾灸2种方法探究其临床应用特征,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提供理论依据,为任督二脉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