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3例住院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53例患者SAS得分(43.63±4.13)分;检出焦虑47例,检出率88.68%,其中轻度31例、中度14例、重度2例。不同疾病认知程度、文化程度及人格特质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焦虑发生率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文化程度及人格特质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根据患者心理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以降低焦虑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紧张状况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为有效干预护士的职业紧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74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与成渝两地技术人员常模比较,护理人员的个体紧张反应总均分(92.14±0.69)明显高于常模值(84.78±18.16),个体应对资源总均分(123.98±0.68)明显低于常模值(130.02±17.39),差异有显著性(P〈0.01)。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人格特质与个体紧张反应呈正相关(P〈0.01),与个体应对资源呈负相关(P〈0.01);乐群性、敢为性、自律性、有恒性、稳定性、敏感性与个体紧张反应呈负相关(P〈0.01),与个体应对资源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人员的职业紧张状况与人格特质有关。  相似文献   
43.
冀薇 《校园心理》2011,9(5):330-331
<正>传统的人格研究范式主要是心理分析范式、特质论范式、行为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新的研究范式主要是社会认知范式、生物学范式和进化心理学范式。新近的人格理论更加侧重从定量的角度切入,整合入传统人格理论的观点来解释人格。  相似文献   
44.
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人格特质及医学应对方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不同人格特质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采取应对方式的特点,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分别对84例乳腺癌患者的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进行测评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前后人格特点表现内向、情绪较稳定,术前以“回避”应对方式为主,术后以“面对”应对方式为主,但“屈服”应对方式分值一直处于中等水平,相关分析发现“面对”与EPQ-E呈正相关,而与EPQ-N无相关性,“回避”与EPQ-E、N均无相关性,“屈服”与EPQ-E呈负相关,与EPQ-N呈正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围术期采取的应对方式受人格因素影响,应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护理策略。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高职生宿舍人际冲突特点、来源,冲突的处理策略及与学生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为后期进行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宿舍中人际冲突来源问卷、EPQ成人个性问卷和修订后的高职生宿舍人际冲突处理策略问卷,对525名高职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少数学生有强烈的宿舍人际冲突感(6.1%);人际冲突总分年级差异显著(F=3.75,P=0.029),二年级得分最高;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人际冲突分别集中在作息习惯差异、沟通障碍和个人利益上(F=4.21,3.98,5.09;P0.05);男生在竞争攻击策略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1.99,P0.05);神经质因子与人际冲突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234,P=0.004)。结论:沟通技巧是学生宿舍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不同年级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宿舍人际关系教育,在宿舍人际冲突的干预中可结合学生人格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社会认知偏离与人格特质及心身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认知偏离量表(SocialCogni—tion BiasScale,SCBS)、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对3062名中国军队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SCBS各分量表与EPQ各维度及SCL-90各因子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社会认知偏离的总分、攻击、抑郁、焦虑与艾森克的内外向(E)呈负相关,与情绪稳定性(N)、神经质(P)和社会掩饰性(L)呈正相关;与症状自评的9个因子均有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N分对社会认知偏离总分、社会认知攻击、抑郁和焦虑的贡献均为最大。结论社会认知偏离与人格各因素和多种心身症状均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低至高度相关,其中,N分可作为预测社会认知偏离的指标。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与抑郁有关的高阶人格维度(神经质)及低阶人格特质(述情人格特质、依赖、自我批评、完美主义等)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湖南两所本科院校大学生563人.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抑郁体验问卷(DEQ)中文版、述情障碍问卷(TAS-20)、多维完美主义量表(FMP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中神经质N分量表对样本进行测查.结果 (1)CES-D总分及各个抑郁症状分与神经质、怀疑行动、关注错误、条理性、父母批评、述情障碍的三个因子及无助性和内射性共10个因子分均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105~0.569,P<0.05或P<0.01);(2)因子分析与对神经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怀疑行动、关注错误、情感辨别困难、情感描述困难、依赖性和自我批评与神经质可归属在同一因子(因子载荷量范围为0.574 ~0.77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神经质对抑郁变异的解释率为32.3%(R2adj=0.323),情感描述困难等7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后对CES-D总分变异量的解释率增加为43.2%(R2adj=0.432).结论 人格特质与神经质人格维度之间存在重叠与相互作用;神经质是抑郁的易感因素,而自我批评、依赖性、述情障碍、适应不良完美主义等人格特质可以增加神经质对抑郁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对三军官兵利他主义观的影响,为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性的哲学量表中的利他主义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对1 783名官兵进行心理测评。统计处理采用秩变换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Amos路径分析。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官兵在负性利他主义组间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新兵以及不同军兵种在正、负性利他主义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军人利他主义与人格因素、SCL-90总分及其各因子均具有高度显著性相关;Amos路径分析显示存在多条显著路径。结论官兵利他主义在不同文化程度、军种、年代上具有差异性并且受到心理健康、人格、生活事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采用Cattell16项人格特质问卷,调查女性医学生和卫校学生,结果显示,医学生的恃强性、兴奋性、实验性、忧虑性和紧张性与常模有显著差异;卫校学生则在兴奋性、有恒性、怀疑性、自律性等因素与常模有显著差异,两种专业学生之间仅怀疑性和忧虑性差异显著,两组的剖析图有相似性,揭示医护人员的人格特质受到职业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大学生自评与测验人格特质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评与测验人格特质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16PF”为工具,让大学生在充分了解16种根源特质的内涵以后,进行人格自我评价,并完成“16PF”人格测验。并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FES—CV”家庭环境量表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探讨影响其差异因素。结果 研究表明16种根源特质中的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因素存在自评人格特质与测验人格特质的显著性差异。结论 发现心理健康因素、家长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和家长教育观念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