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抑郁发作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探讨述情障碍与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172例患者和对照组172例正常人分别完成多伦多述情障碍20个条目量表(TAS-20)中文版、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结果抑郁组在TAS-20、CES-D和STAI的得分上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抑郁组的述情障碍发生率(42.4%)高于对照组(9.9%);抑郁组中,述情障碍者的CES-D得分[(33.72±10.71)分]显著高于非述情障碍者[(24.64±11.27)分],但STAI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TAS-20总分与因子1与CES-D和STAI均显著相关,且TAS-20与特质焦虑的相关(0.318)高于与状态焦虑的相关(0.274).结论抑郁发作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述情障碍特征;述情障碍更倾向于作为一种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述情障碍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236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是否存在产后抑郁,分成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两组述情障碍评分,以及述情障碍与产后抑郁的关系.结果 (1)产后抑郁发病率为22.03% (52/236).(2)抑郁组述情障碍总分、识别情感障碍、描述情感障碍及外向性思维均高于非抑郁组(均P< 0.05).(3) EPDS评分与情障碍总分、识别情感障碍、描述情感障碍、外向性思维均呈显著正相关(r=0.386、0.372、0.331、0.426,均P<0.05).(4)外向性思维、识别情感障碍、描述情感障碍均为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 述情障碍在产妇中普遍存在,它是产妇产后抑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背景 抑郁和孤独感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普遍存在的严重心理问题,述情障碍患者因“情感表达不能”可能会加剧负性心理体验,但其关联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孤独感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述情障碍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2020年6-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合肥市4个社区(望湖城社区、逍遥津社区、三孝口社区、亳州路社区)的509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评估述情障碍或情感表达困难)、UCLA孤独感量表(评估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中文版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中文版PHQ-9,评估过去2周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问卷调查。根据TAS-26得分将患者分为高述情障碍组(TAS-26得分≥平均分)、低述情障碍组(TAS-26得分<平均分)。采用IBM SPSS 19.0和Amo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回收问卷509份,回收有效问卷492份,有效回收率为96.7%。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文版PHQ-9得分≥10分的有59例,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2.0%(59/492)。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TAS-26、UCLA孤独感量表、中文版PHQ-9得分分别为(71.8±8.3)、(36.6±8.5)、(6.0±3.2)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AS-26与UCLA孤独感量表得分、中文版PHQ-9得分呈正相关(P<0.01);UCLA孤独感量表得分与中文版PHQ-9得分呈正相关(P<0.01)。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TAS-26得分的平均值为71.82分,TAS-26得分≥71.82分的患者共243例(高述情障碍组),TAS-26得分<71.82分的患者共259例(低述情障碍组)。高述情障碍组患者UCLA孤独感量表、中文版PHQ-9得分均高于低述情障碍组(P<0.05)。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述情障碍对抑郁有正向影响(β=0.25,P<0.01),述情障碍对孤独感有正向影响(β=0.68,P<0.01),孤独感对抑郁有正向影响(β=0.17,P<0.01)。孤独感在述情障碍和抑郁间的标准化间接效应为0.12,述情障碍对抑郁的标准化直接效应为0.2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2.43%。结论 述情障碍能加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孤独感和抑郁水平,且孤独感在述情障碍和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社区管理者应早期识别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孤独感情绪,积极处理述情障碍对孤独的影响,从而降低其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4.
抑郁发作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抑郁发作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探讨述情障碍与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172例患者和对照组172例正常人分别完成多伦多述情障碍20个条目量表(TAS20)中文版、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结果抑郁组在TAS20、CESD和STAI的得分上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抑郁组的述情障碍发生率(42.4%)高于对照组(9.9%);抑郁组中,述情障碍者的CESD得分[(33.72±10.71)分]显著高于非述情障碍者[(24.64±11.27)分],但STAI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TAS20总分与因子1与CESD和STAI均显著相关,且TAS20与特质焦虑的相关(0.318)高于与状态焦虑的相关(0.274)。结论抑郁发作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述情障碍特征;述情障碍更倾向于作为一种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依赖、自我批评人格特质与童年期虐待经历及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各入组8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体验问卷(DEQ)及儿童虐待问卷(CTQ)对其进行分别评估.结果 抑郁患者人格特质中依赖[(90.77±14.54)分]和自我批评[(68.00±15.02)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7.96±11.81)分,(50.02±1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赖与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虐待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自我批评则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虐待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依赖、自我批评可直接预测抑郁症状[分别为(β=0.283,P<0.05)、(β=0.284,P<0.05)],情感虐待通过依赖、自我批评的中介作用影响抑郁症状.结论 情感虐待对抑郁的影响可以通过依赖和自我批评人格特质间接发生作用,依赖、自我批评人格特质在情感虐待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其疾病发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应对方式评定量表(WCRS)和归因方式问卷(ASQ)对76名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测试,同时选取84名健康被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抑郁组患者在EPQ中神经质(N)与精神质(P)的得分显著高于健康组.②WCRS的结果显示在"宣泄接纳"、"退避调节"两个因子上,抑郁组的平均得分低于健康组.③在ASQ的得分中,抑郁组在负性事件归因的自身性、持久性和整体性均显著高于健康组.④抑郁障碍患者的"神经质"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宣泄接纳"和"退避调节"因子呈负相关(r=-0.474).结论抑郁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可表现为较强的神经质及孤僻、交往障碍,他们这种人格特征及应对和归因方式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与述情障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躯体组)及30例不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不伴组)晨起血清皮质醇水平,使用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定两组患者述情障碍.结果 (1)躯体组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不伴组[(533.88± 144.10) μmol/L vs (458.27±82.87) μmol/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躯体组述情障碍总分及识别情感障碍、描述情感障碍因子分高于不伴组[(67.13±6.96)分vs(62.03±7.14)分,(24.50±3.78)分vs (21.63±3.63)分,(15.30±2.69)分vs(13.57±2.03)分,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躯体组血清皮质醇水平与述情障碍总分正相关(r=0.596,P<0.01),与识别情感障碍、描述情感障碍、外向性思维因子分正相关(r=0.391,0.435,0.452,均P<0.05).(4)不伴组血清皮质醇水平与述情障碍总分正相关(r=0.418,P<0.05),与外向性思维因子分正相关(r=0.489,P<0.01).结论 伴躯体症状较不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存在较重的述情障碍,具体体现在识别情绪障碍、描述情绪障碍.述情障碍的严重程度与血清皮质醇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男性海洛因依赖者(MPHD)抑郁情绪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自拟)、抑郁自评问卷(SD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及渴求问卷(HCQ),对湖南地区218名MPHD(研究组)进行测评,以SDS对82名抑郁症患者(对照组)测评.结果 83.51%的MPHD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9.79%的患者有严重的抑郁情绪.MPHD、SDS总分及忧郁、易哭、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性兴趣减退、体质量减轻、不安、易激惹、决断困难、无价值感10因子分均低于抑郁症组:SDS总分[(49.75±5.02)分 vs(54.10±9.33)分](P <0.01);心悸、思考困难、绝望因子分高于抑郁症组(P <0.05或P <0.01).以是否抑郁为应变量,对有关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TAS总分、HCQ效果期待因子、戒断前"飘"的感觉依次进入方程.结论 MPHD抑郁发生率较高,但程度较轻,在某些生物学症状、躯体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方面表现得同样严重与突出.述情障碍、渴求、戒断前"飘"的感觉与MPHD抑郁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杨颖  刁俊荣  吕锋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2):768-769
目的:探讨高中生述情障碍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76名高中生的述情障碍和抑郁情绪进行测查、统计与分析。结果:SDS总分及各因子均分与TAS总分及各因子均分大部分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高中生述情障碍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抑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述情障碍的严重程度,述情障碍可能是影响抑郁情绪的个性基础。  相似文献   

10.
抑郁障碍患者人格特征与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其疾病发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应对方式评定量表 (WCRS)和归因方式问卷 (ASQ)对 76名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测试 ,同时选取 84名健康被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抑郁组患者在EPQ中神经质 (N)与精神质 (P)的得分显著高于健康组。②WCRS的结果显示在“宣泄接纳”、“退避调节”两个因子上 ,抑郁组的平均得分低于健康组。③在ASQ的得分中 ,抑郁组在负性事件归因的自身性、持久性和整体性均显著高于健康组。④抑郁障碍患者的“神经质”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宣泄接纳”和“退避调节”因子呈负相关 (r = 0 .474)。结论抑郁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可表现为较强的神经质及孤僻、交往障碍 ,他们这种人格特征及应对和归因方式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的情绪状况、人格特征及其关系。方法采用简明心境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术后化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紧张-焦虑、疲乏-迟钝和迷惑-混乱得分大于5分,处在"少许"到"中度"之间,有30%以上患者的疲乏-迟钝、抑郁-沮丧和紧张-焦虑负性情绪均分大于2分;在人格特征中,外向性、神经质和掩饰性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采用偏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外向性与负性情绪和POMS-SF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与正性情绪精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神经质与负性情绪和POMS-SF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与正性情绪精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人格特征与其情绪状况密切相关,在临床护理干预中应针对其人格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2.
产妇人格与应对方式对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产妇人格与应对方式对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273名产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版、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11.5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产后抑郁情绪的发病率为23.1%;产后抑郁情绪组和正常组产妇在人格各维度和应对方式上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产妇人格的各个维度都与消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相关(r=-0.409~0.824);产妇的抑郁情绪与人格的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呈显著相关(r=0.260,-0.445,-0.234,0.375,-0.431).人格的外倾性、积极应对、人格的宜人性和消极应对进入抑郁的回归方程,它们能解释产后抑郁情绪发生的32.9%.结论 人格的外倾性、宜人性、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产后抑郁情绪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内地西藏班的建立,是国家为“智力援藏”而实行的一项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新事物。这些藏族初中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他们远离亲人,只身来到上海,环境、生活、学业、文化等都会对他们的人格塑造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背景,我们对在上海市嘉定区某所学校就读的来自西藏地区的藏族初中生进行了个性特质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龚芸  贺建新 《医学教育探索》2008,7(10):1118-1120
目的了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状况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问卷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湖南4所高职院校的679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高职学生中症状明显的人不多,亚健康状态的较多。②高职学生的人格特征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高职学生之间人格特征方面差异不显著。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多个人格特征相关显著。结论高职学生的人格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亲家庭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版)(EPQ)及应对方式问卷(CSQ)评估62例单亲家庭青少年(研究组)及62例正常对照(对照组)的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结果:1研究组的内-外向维度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质维度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研究组在解决问题、求助等两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自责、幻想及逃避等三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研究组的精神质与幻想、逃避及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内-外向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逃避呈显著负相关(P<0.05);神经质与自责、幻想、逃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掩饰性与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单亲家庭青少年的人格特征可能与其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国第八批赴苏丹瓦乌地区,运输、医疗两个分队的维和官兵初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运输分队和医疗分队共160名维和官兵进行集中测试。结果 (1)维和官兵在执行任务初期SCL-90除躯体化因子高于军人常模(P〈0.01)外,其他各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2)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相关。EPQ内外向维度与SCL-90强迫、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呈负相关(P〈0.05,P〈0.01),与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神经质维度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除躯体化、强迫因子外,精神质维度与SCL-90其余各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掩饰性维度与抑郁、焦虑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3)运输分队的强迫、抑郁、焦虑及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医疗分队(P〈0.05)。结论赴苏丹瓦乌地区初期,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与自身的人格特征相关;医疗分队相对运输分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  相似文献   

17.
李雪晶  郭轶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294-1297
目的:探讨抑郁症病人的情绪、情绪调节方式和人格特质特点及其对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对90名抑郁症患者及与之匹配的9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评,测评工具包括日常情绪问卷、情绪调节方式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更多的抑郁;(2)在日常情绪上抑郁症组有较多的悲伤、内疚和内向敌意,较少的兴趣、快乐;(3)在情绪调节习惯上抑郁症组对正情绪有较多的忽视,较少的重视和宣泄,对负情绪有较多的重视和宣泄;(4)在人格特质上抑郁症组有更强的神经质和内倾;(5)回归分析表明,在情绪调节方式上正情绪的忽视、重视、宣泄,负情绪的重视、宣泄对抑郁程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人格特质上,神经质对正情绪的宣泄,负情绪的重视、抑制有显著预测作用;外倾对正情绪的重视、宣泄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人格特质-尤其是内外倾和神经质-可能通过一些不良的情绪调节习惯(对负情绪重视和宣泄,对正情绪忽视)导致更多的负情绪,更少的正情绪。人格因素与不良情绪调节习惯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导致情绪障碍的重要机制,对抑郁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创造力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和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EPQ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对1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人格的内外向维度与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创造力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想象力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好奇性、挑战性呈显著负相关。(2)内外向对创造力总分以及创造力各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能正向预测想象力;精神质可以负向预测好奇性和挑战性。(3)大学生创造力越高,越外向,精神质倾向越弱。结论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追求完美的特征及不同强迫程度与追求完美的关系。方法选择76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8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评定2组被试者追求完美的特征,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定研究组患者强迫症严重程度。结果 2组被试者在追求完美特质上,在个人标准、担心错误、行动的疑虑、父母期望、条理性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强迫症严重程度与个人标准(r=0.242,P<0.05)、担心错误(r=0.299,P<0.01)、行动的疑虑(r=0.302,P<0.01)呈正相关。研究组患者担心错误和行动的疑虑对强迫症严重程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强迫症患者表现出担心出现错误、犹豫不决、过分关注细节、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等特征,其中,担心错误和行动的疑虑可能是影响强迫症严重程度的2个因素,提示在强迫症心理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追求完美的特征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紧张状况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为有效干预护士的职业紧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74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与成渝两地技术人员常模比较,护理人员的个体紧张反应总均分(92.14±0.69)明显高于常模值(84.78±18.16),个体应对资源总均分(123.98±0.68)明显低于常模值(130.02±17.39),差异有显著性(P〈0.01)。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人格特质与个体紧张反应呈正相关(P〈0.01),与个体应对资源呈负相关(P〈0.01);乐群性、敢为性、自律性、有恒性、稳定性、敏感性与个体紧张反应呈负相关(P〈0.01),与个体应对资源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人员的职业紧张状况与人格特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