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35篇
  免费   1791篇
  国内免费   558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257篇
基础医学   801篇
口腔科学   98篇
临床医学   7852篇
内科学   937篇
皮肤病学   179篇
神经病学   447篇
特种医学   7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582篇
综合类   17693篇
预防医学   5890篇
眼科学   74篇
药学   8960篇
  121篇
中国医学   12683篇
肿瘤学   629篇
  2024年   315篇
  2023年   1210篇
  2022年   1009篇
  2021年   1452篇
  2020年   1394篇
  2019年   1600篇
  2018年   671篇
  2017年   1427篇
  2016年   1510篇
  2015年   1828篇
  2014年   3608篇
  2013年   3268篇
  2012年   3720篇
  2011年   4045篇
  2010年   3763篇
  2009年   3462篇
  2008年   3412篇
  2007年   2948篇
  2006年   2577篇
  2005年   2757篇
  2004年   2217篇
  2003年   2048篇
  2002年   1799篇
  2001年   1448篇
  2000年   1170篇
  1999年   895篇
  1998年   902篇
  1997年   725篇
  1996年   678篇
  1995年   578篇
  1994年   424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206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目的 了解二胎返岗护士适应水平现状,并探讨人格特质对其返岗适应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8年1-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36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护士产后返岗适应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产二胎后返岗适应水平均分为(2.16±0.51)分;外向型人格特征与返岗适应水平呈正相关(r=0.540,P<0.001),精神质、神经质人格特征与返岗适应水平均呈负相关(r=-0.410,P<0.001;r=-0.350,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返岗时间、工作负荷、返岗培训、内-外倾向、精神质、神经质是护士产二胎后返岗适应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护士产二胎后返岗适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人格特质、生育年龄、返岗时间、工作负荷、返岗培训为其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可结合人格特质等特点采取管理策略,提高护士产二胎后返岗适应的水平。  相似文献   
22.
刘叶青  王晶 《当代医学》2016,(33):116-117
目的 探讨产后患者在特需病房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产妇100例,其中特需病房产妇50例,普通病房产妇50例.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特需病房母乳喂养、获得新生儿护理技能的产妇例数要高于普通病房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需病房患有乳胀,乳头皲裂及产后感染的产妇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需病房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而普通病房的总满意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在特需病房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利于其产后身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轻中度产后抑郁和自我效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产后抑郁提供有效手段和依据。方法将38例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各19例。运动组给予每周3次,每次40 min,持续12周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训练。对照组仅要求受试者完成日常活动,不接受有氧训练。干预前后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抑郁程度,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GSES)评价自我效能。结果运动组EPDS评分和PSQI评分干预后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运动组GSES评分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干预后GSE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治疗对轻中度产后抑郁有一定作用,减轻产妇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效能,可作为产后抑郁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在剖宫产产后护理开展中采取个性化护理的效果,以及对身体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于2017年1月-2022年2月期间进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0例比对组;30例实验组,比对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进行个性化护理,对比和分析组内产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率、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程度评分。结果:实验组产后各项恢复时间均短于比对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并发症率低于比对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比对组,差异具有同质化(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程度各项评分高于比对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后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更有助于产妇产后的恢复,情绪保持稳定,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配合度较高,并发症较低,值得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开封市祥符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在常规止血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24 h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统计产妇病死率和子宫切除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49/51),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未出现产后出血病死者;两组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止血效果显著,缩短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可降低子宫切除风险。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临床上对于轻中度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其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且临床效果理想。本研究探讨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01-01—2018-03-31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经阴道分娩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产次、治疗前盆底Ⅰ和Ⅱ类肌肌张力及合并临床症状等因素组间均衡的原则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联合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肌电压及肌力、简易女性性功能及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盆底肌电压为(14.1±1.3)μV,大于对照组的(6.1±0.4)μV,t=37.199,P0.001;Ⅰ和Ⅱ类纤维盆底肌力分别为(4.2±0.3)和(4.2±0.5)级,均高于对照组的(1.4±0.1)和(1.0±0.2)级,t值分别为56.000和37.582,均P0.001。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性欲望(t=31.136,P0.001)、性兴奋(t=26.830,P0.001)、性高潮(t=79.171,P0.001)、阴道润滑(t=76.012,P0.001)和性交疼痛(t=30.589,P0.001)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生活满意度为(4.3±0.3)分,高于对照组的(1.7±0.2)分,t=46.034,P0.00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最大尿流量为(11.2±1.0)mL/s,高于对照组的(9.0±0.6)mL/s,t=11.931,P0.001;膀胱顺应性为(36.2±2.1)cm H_2O,大于对照组的(24.1±1.8)cm H_2O,t=27.668,P0.001;最大逼尿肌压力为(17.0±2.0)cm H_2O,大于对照组的(12.0±0.6)cm H_2O,t=287.747,P0.001。结论针对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者实施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盆底肌肉功能及膀胱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改良式B-lynch缝合法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6例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法,观察止血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术中均无输血,子宫缝合后子宫切口及阴道流血明显减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24 h内出血均≤100 m L,未发生切口感染、发热等并发症。产后6周复查超声子宫无明显异常,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月经周期、经量均恢复正常。结论改良式B-lynch缝合法止血效果确切,对子宫和生育功能干扰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产后出血病例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在孕妇产后出血占据了主要原因,子宫收缩乏力12例,占总数的60%,其次是胎盘因素为5例,占25%,第3是软产道损伤2例,占10%,第4是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总数的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尽快找到出血原因,及时止血并纠正休克,从而可有效提高产后出血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