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9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9篇
内科学   126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867篇
预防医学   3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5篇
  14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在哮喘发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哮喘小鼠C7~T5节段脊髓后角内驱动蛋白-1(Kinesin-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Anti-BDNF抗体组,利用AniRes2005肺功能仪测小鼠气道阻力、免疫荧光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C7~T5节段脊髓后角内Kinesin-1的表达。结果哮喘组小鼠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哮喘组相比,Anti-BDNF抗体组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则明显降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哮喘组C7~T5节段脊髓后角内Kinesin-1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MO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nti-BDNF抗体组与哮喘组相比,Kinesin-1阳性反应产物的MOD值则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方法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结论 BDNF被阻断后,哮喘小鼠C7~T5节段脊髓后角内Kinesin-1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82.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症,以憋喘、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我们应用更昔洛韦联合氧驱动吸入沙丁胺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4例,安全有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男50例,女38例;年龄4个月~3岁。发病时间<3 h,均有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OSAHS患者咽腔形态与呼吸驱动(p0.1)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OSAHS患者35例,进行仰卧位睡眠状态下呼吸驱动测定及螺旋CT扫描,针对轻度(AHI <20)、中重度(AHI> 20)两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 睡眠状态下,①中重度组软腭长度,软腭厚度,颏舌肌宽度及舌体面积明显增加(P<0.05),软腭后区最小气道面积明显减小(P<0.05);②中重度组P0.1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③中重度组颏舌肌宽度与P0.1有明显负相关性(r=-0.574,P<0.05).结论 睡眠状态下,咽腔狭窄程度与OSAHS病情相关,随着OSAHS患者病情加重,颏舌肌的代偿作用增加,当代偿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呼吸驱动的降低.  相似文献   
84.
85.
《现代医院管理》2018,(1):25-28
目的探索家庭医生团队对于签约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分析各满意度指标影响程度,以期改善签约服务满意度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利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短式量表,结合专家咨询设计问卷,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和关键驱动因素分析对人员情况、政策知晓与认知、绩效考核评价和工作满意度等维度进行评价。结果 60%以上的人员对财政、医保经费的落实表示担忧,50.2%的团队成员认为工作量和服务质量难以考核;67.9%的人员认为工作量指标在绩效考核中最为重要;关键驱动因素分析显示,"收入与工作量""职位晋升的机会"等指标需优先改进。结论以推进财政及医保支持、强化人员认知水平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提升签约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和分析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和地塞米松对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40例.所有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甲组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和氨溴索进行治疗,评价甲乙两组疗效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乙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少于甲组(P<0.05).甲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少于乙组(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和氨溴索的疗效确切,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7.
背景 维生素D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与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症、骨折、跌倒和肌无力等相关。此外,其与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关联性也逐渐被关注。 目的 探讨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该人群的全生命周期生活质量提供决策参考。 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和丰台区开展的BEYOND研究数据库,纳入≥60岁的1 066例老年人进行分析。收集患者资料,包括人口和社会经济学特征、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左右手握力、坐立试验、随访2年的跌倒史和骨折史。依据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将受试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充足组,并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对受试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1 066例受试者中,维生素D缺乏组729例(68.39%),维生素D不足组291例(27.30%),维生素D充足组46例(4.32%)。三组受试者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OST)、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TX)、左髋整体T值、右髋整体T值、左手握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疼痛不适维度和EQ-5D效用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维生素D充足组EQ-5D效用值均高于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不足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水平是老年人EQ-5D效用值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率和不足率分别为68.39%和27.30%,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人骨密度、握力与EQ-5D总效用值相关。尽早筛查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并及时补充足够摄入量对维持并提高该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评价喉罩通气下基于驱动压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老年患者围术期肺保护效果的研究。方法 选择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于2020年5月~2021年11月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190例,患者年龄60~75岁,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肺保护性通气组(A组,n=95):小潮气量(VT)6ml/kg(理想体重)+呼气末正压(PEEP)5cmH2O+肺复张手法(RMs);驱动压组(B组,n=95):小VT 6ml/kg(理想体重)+最小驱动压(DP)的个体化PEEP+肺复张手法(RMs)。A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喉罩插管后10min(T1)、1h(T2)、2h(T3)和喉罩拔管30min后(T4)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B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PEEP滴定成功后10min(T1)、1h(T2)、2h(T3)和喉罩拔管30min后(T4)采集桡动脉血气行血气分析。记录氧合指数(OI)、驱动压力(DP)、平台压(Pplat)、PEEP值、肺顺应性(Cdyn)和无效腔气量/潮气量比值(VD/VT)及术后3天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T1~3 气量比值及术后3 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平台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间点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T4时间点氧合指数升高(P<0.05)。结论 喉罩通气下基于驱动压导向个体化呼气末正压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术中通气效果。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驱动压(DP)指导呼气末正压(PEEP)滴定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择期全麻下行RARP的老年患者40例,年龄65~80岁,BMI 19~28 kg/m^(2),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P指导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D组:机械通气后,PEEP从4 cmH_(2)O开始,以1 cmH_(2)O增幅逐渐增加,每个PEEP水平维持4 min,计算并记录4 min内最后1次呼吸循环的DP值,寻找DP最低值,此时对应的PEEP为平卧位时的最佳PEEP。屈氏体位且气腹建立后重复上述操作,滴定屈氏体位气腹下的最佳PEEP,直至手术结束。C组:以5 cmH_(2)O的固定PEEP进行机械通气。记录平卧位最佳PEEP设置完成后(C组固定PEEP通气后)4 min(T_(1))、屈氏体位气腹后滴定的最佳PEEP通气(C组改变体位与建立气腹后)1 h(T_(2))、2 h(T_(3))血气分析结果、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动态顺应性(Cdyn),并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死腔/潮气量比值(V_(D)/V_(T)),记录T_(1)、T_(3)、拔管后1 min(T_(4))、术后2 h(T_(5))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T_(1)、T_(2)、T_(3)时PaO_(2)、Cdyn、OI明显升高(P<0.05),A-aDO_(2)、RI明显降低(P<0.05),T_(1)、T_(3)、T_(4)、T_(5)时血清IL-6、IL-8、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中Ppeak、Pplat、PaCO_(2)、V_(D)/V_(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PPCs。结论最小驱动压指导最佳呼气末正压设置能够改善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老年患者术中呼吸功能,提高患者氧合。  相似文献   
90.
李小盼  李世清  胡瑜 《安徽医药》2014,(6):1179-118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氧驱动雾化用于小儿重症肺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儿同时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改变。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vs 82.1%,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正常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1秒率(FEV1/FVC)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促进病情恢复、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