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9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9篇
内科学   126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867篇
预防医学   3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5篇
  14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目的:观察和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55例,给予压缩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2.
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为常规治疗(机械通气)难以治愈的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了临时体外呼吸循环支持的技术,在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的过程中,血液从患者的静脉系统进入人工膜肺,进行氧合与二氧化碳的去除,随之再从静脉系统回输至患者体内。为了避免正常肺功能的丧失,机械通气在体外膜肺氧合的过程中仍然有必要,但如何设置体外膜肺氧合过程中的机械通气参数,至今没有明确的指南。因此,本文将简述体外膜肺氧合期间气体交换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并就现有证据和文献总结体外膜肺氧合过程中的机械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采取抗炎、平喘、止咳及化痰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儿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均以7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组患儿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反复喘息消失时间、胸闷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较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比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给药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给药治疗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10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患儿5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空气压缩泵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应用氧驱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SaO2指数明显提高,相比对照组患儿SaO2指数明显更高(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胸闷、咳嗽、反复喘息等症状消失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相比对照组患儿明显更快(P 0.05);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短(P 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最大呼气流量相比对照组患儿明显更高(P 0.05)。结论针对于小儿哮喘疾病患儿治疗过程可予以氧驱动雾化吸入给药治疗,其临床疗效、患儿治疗后症状恢复相比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给药治疗更明显,氧驱动雾化吸入给药治疗的临床价值与推广性更高。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罕见驱动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2018年11月~2019年12月间送检的6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标本的驱动基因进行联合检测,包括EGFR、KRAS、NRAS、BRAF、PIK3CA、HER2基因突变,以及ALK、ROS1、RET基因融合。结果:标本整体基因突变阳性率为63.49%,融合阳性率为6.35%,全部野生型的病例占30.16%。罕见驱动基因改变占全部驱动基因改变的27.27%(120/440)。EGFR突变病例中,罕见突变位点占9.63%(31/322)。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及HER2突变均与患者年龄负相关(r=-0.108、r=-0.191,P<0.05)。RAS突变与肿瘤大小正相关(r=0.159,P<0.05),并与性别及组织学分型具有相关性(P<0.05)。ALK、ROS1、RET融合均与组织学包含微乳头成分正相关(r=0.097、r=0.105、r=0.136,P<0.05)。ALK融合与组织学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罕见驱动基因突变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包含一种以上罕见突变的患者比例较高。这些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多种多样,大多与组织学分型相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驱动蛋白家族分子C3(KIFC3)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Oncomine数据库中收集结直肠癌RNA表达数据,分析KIFC3的表达情况;收集2017年1—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9例结直肠癌切除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KIFC3的表达。结合TCGA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各项临床病理特征中KIFC3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和Cox回归比较KIFC3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KIFC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3. 39±6. 26比2. 07±4. 93)(P <0. 05)。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KIFC3 mRNA水平高于无转移者(8. 42±0. 97比8. 05±1. 05),肿瘤浸润T_(3~4)期的KIFC3 mRNA水平高于肿瘤浸润T_(1~2)期的患者(8. 30±1. 01比7. 87±1. 03),病理分期Ⅲ~Ⅳ期的KIFC3 mRNA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8. 38±0. 95比8. 06±1. 07)(P <0. 01)。KIFC3表达水平越高,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时间越短(P <0. 05),KIFC3高表达患者的死亡风险约为低表达患者的1. 8倍(HR=1. 808,95%CI 1. 012~3. 229,P=0. 045)。结论 KIFC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升高,KIFC3高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征,并分析影响群落变异的驱动因子,评价其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9年8月山西省中医院招募的10例健康志愿者与70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液和粪便标本进行检验。根据细菌16S r DNA高通量测序获得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菌属。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并用CANOCO5. 0软件进行RDA分析临床指标与肠道群落变异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种类发生了特异性变化,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81个OTU是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宏基因组中特有的,其中ALBI 1级、2级、3级分别独有39、34、8个OTU。随着肝硬化疾病发展,Chao1、ACE指数明显减少(H值分别为8. 111、9. 112,P值分别为0. 044、0. 028),且与ALBI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 287、-0. 297,P值分别为0. 016、0. 01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硬化患者中的肠道菌群失调以罗斯氏菌属、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和嗜血杆菌属4种致病菌增多,粪球菌属和梭菌属2种有益菌减少为特征(H值分别为15. 96、13. 01、8. 94、11. 09、13. 07、16. 27,P值均0. 05)。2种有益菌间呈正相关(P 0. 05),四种致病菌间呈正相关(P 0. 001),有益菌粪球菌属与四种致病菌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 0. 001)。差异菌属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有益菌粪球菌属与Alb呈正相关(r=0. 273,P=0. 022),与PT、ALBI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 300、-0. 263,P值分别为0. 011、0. 028);致病菌罗斯氏菌属、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嗜血杆菌属均与Alb呈负相关,与PT、TBil、ALBI评分呈正相关(P值均0. 05)。RDA分析显示PT、TBil、AST与肠道菌群分布相关性较大,其中PT对群落变异的影响最具有显著性(P=0. 002)。健康对照组、ALBI 1级、ALBI 2级、ALBI 3级的CDIG分别为2. 58、0. 76、0. 24、0. 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6. 750,P 0. 001),CDIG与TBil、PT及ALBI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 313、-0. 323、-0. 366,P值分别为0. 008、0. 006、0. 002)。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菌群失调的主要特征为致病菌的过度增长协同有益菌的缺乏及各菌属之间的比例失调; PT是驱动肠道菌群落变异的主要因子; CDIG可反映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衡程度,CDIG越小,肝硬化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南通市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探讨影响因素,为改善该群体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南通市狼山社区、平潮镇平西村、吉坝村278例糖尿病患者,调查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患病情况、自我管理情况,利用欧洲五维生命质量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5-dimensions,EQ-5D)评价DM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采用Tobit回归分析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78份,有效问卷260份,问卷有效率93.5%。糖尿病患者在行动能力、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不适、焦虑/沮丧5个维度有中度以上问题的比例分别为10.8%、3.1%、4.6%、49.2%和25.8%。EQ-5D效用值为1的占42.1%。多因素Tobit回归结果显示,患者月平均医疗开支、健康自评、所患慢性疾病数量和幸福感是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南通市糖尿病患者在疼痛/不适、焦虑/沮丧维度存在较多问题,医疗开支大、健康自评差、患多种慢性病、幸福感低的患者生命质量较差,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80.
郝建军 《内科》2014,(5):550-55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肺源性心脏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血液流变学而达到治疗肺心病的途径。方法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4例(观察组),并与38例行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均有改善,治疗有效率为86.4%,高于对照组(6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而且简单易行,可作为肺心病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