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91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86篇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不同性质及其与乳癌的关系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95例单侧单孔乳头溢液病人进行乳房B超、导管造影、细胞病理学检查,并结合手术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鲜红色血性溢液8例,其中乳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导管扩张症1例;暗红色或咖啡色血性溢液33例,其中乳癌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导管扩张症4例,乳腺增生症2例;淡黄色浆液性溢液29例,其中乳癌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导管扩张症15例,乳腺炎4例,乳腺增生症4例;清亮透明性溢液25例,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导管扩张症13例,乳腺炎2例,乳腺增生症5例.结论 乳头血性及淡黄色浆液性溢液均应引起高度重视,发现后应及时手术以防癌变;导管微切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82.
王付超  林乐岷 《安徽医药》2022,26(11):2171-2174
真空辅助乳腺活检系统( VABB)由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于 1995年批准应用于乳腺肿物的活检。该系统包括内外套针、旋切刀、传送装置、真空抽吸泵、控制器及相关软件等组成。 VABB可在多种影像学引导下(乳腺超声、 MRI、X线)对乳腺病灶切除活检。起初 VABB系统主要应用于乳腺病灶的活检,如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由于 VABB通过影像学引导下精确完整切除病灶,能够获得足够量的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因此广泛应用于良性乳腺疾病的治疗,如良性乳腺肿瘤的切除、乳腺炎、乳腺整形手术等,成为乳腺微创手术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施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的治疗效果。结果:141例患者术后发生皮下积液9例,切口皮缘坏死8例,上肢淋巴轻度水肿6例。结论:保留胸大小肌,重视保护胸外侧支神经,可避免胸肌挛缩导致的上肢运动障碍,重视术中创面的处理,能有效地预防局部复发和转移,重视术后综合治疗科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4.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有乳腺癌家族史,钼靶检查发现左乳外上象限簇状钙化灶,行空心针活检,病理检查示重度非典型性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未见明确恶性组织。为防止取样误差,行钼靶定位,细针引导局部切除活检术。术后病理  相似文献   
85.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娟娣  翁家乐 《浙江肿瘤》2000,6(4):260-260
文章对23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认为上肢淋巴水肿原因可能与腋淋巴结清扫、腋静脉狭窄、淋巴回流受阻及手术术式等有关,从而提出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先进行抗肿瘤药物疗法(简称化疗)后进行放射疗法(简称先化后放)、先进行放射疗法后进行化疗(简称先放后化)、化疗和放射疗法夹心治疗(简称化放夹心)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局部区域复发率、远隔区域转移率、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①选择1989-10/2004-10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乳腺癌术后患者137例,均为女性;年龄27~69岁,平均(46±2)岁。患者均知情同意。根据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先化后放组46例、先放后化组44例、化放夹心组47例。②先化后放组:术后两三周开始化学疗法,休息两三周后放射治疗;先放后化组:术后2~4周开始放射疗法,放射疗法结束休息两三周开始化疗;化放夹心组:术后先进行化学疗法两三个周期,然后常规放疗,放疗结束休息两三周再补充化疗两三周期。③术后5年对3组患者采用乳腺癌生存质量测评量表犤共分身体状况(8条)、社会/家庭状况(8条)、与医生的关系(3条)、情感状况(7条)、功能状况(8条)和其他因素(乳腺癌特异条目,10条)6个部分。每个部分选择条目得分相加得出总分0~108,总分41~108为好,21~40为中等,0~20为差。采取通信、复诊、电话联系方式随访137例乳腺癌患者。计数及计量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随访过程中有17例因失访而脱落,最终进入结果分析乳腺癌患者120例,先化后放组41例、先放后化组39例、化放夹心组40例。①生活质量评估比较:先化后放组、先放后化组、化放夹心组生活质量好的患者数分别为18,17,18例,中等分别为14,18,19例,差分别为18,19,3例。3组差异不明显(P>0.05)。②局部区域复发率随访结果比较:化放夹心组明显低于先化后放组和先放后化组犤22%(9/40),39%(16/41),36%(14/39),χ2=8.95,7.25,P<0.05犦。③远处转移率和5年生存率结果比较:3组相近(P>0.05)。结论:①化放疗的先后顺序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5年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影响不大。②化放夹心疗法较先化后放和先放后化疗法在控制局部区域复发率方面的优越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87.
浆细胞性乳腺炎亦称乳腺导管扩张症,发病率约占乳房疾病的2%[1],因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与乳腺癌极难鉴别,常造成误诊误治.我院1980年5月~2001年5月共收治浆细胞性乳腺炎6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8.
浆细胞性乳腺炎6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浆细胞性乳腺炎亦称乳腺导管扩张症,发病率约占乳房疾病的2%,因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与乳腺癌极难鉴别,常造成误诊误治。我院1980年5月~2001年5月共收治浆细胞性乳腺炎6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9.
90.
Fan ZM  Song D  Wang L  Fu T  Yang M  Liu G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93-95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皮下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即期人工假体乳房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14例)行保留乳头乳晕的的乳腺皮下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即期人工假体乳房重建手术,术后给予CMF(环磷酰胺、氨甲蝶呤、5-氟脲嘧啶)方案或FEC(5-氟脲嘧啶、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期为52.3个月,其中18例患者随访期超过36个月,全组患者均存活,无局部或区域肿瘤复发,1例患者在术后9个月发现多发肝转移及骨转移,现带瘤生存5年。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皮下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即期人工假体乳房重建手术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肿瘤局部或区域复发、远处转移的危险性,不影响术后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和长期生存,该术式可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