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39篇
  免费   7963篇
  国内免费   4787篇
耳鼻咽喉   322篇
儿科学   118篇
妇产科学   315篇
基础医学   1374篇
口腔科学   780篇
临床医学   14099篇
内科学   3262篇
皮肤病学   1072篇
神经病学   401篇
特种医学   16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2927篇
综合类   39429篇
预防医学   7969篇
眼科学   345篇
药学   25073篇
  126篇
中国医学   95236篇
肿瘤学   952篇
  2024年   969篇
  2023年   3207篇
  2022年   2305篇
  2021年   3368篇
  2020年   3107篇
  2019年   3274篇
  2018年   1442篇
  2017年   3248篇
  2016年   3607篇
  2015年   4222篇
  2014年   8909篇
  2013年   8146篇
  2012年   10311篇
  2011年   11343篇
  2010年   10321篇
  2009年   9602篇
  2008年   9993篇
  2007年   8909篇
  2006年   8412篇
  2005年   9466篇
  2004年   9867篇
  2003年   10955篇
  2002年   9408篇
  2001年   8819篇
  2000年   6545篇
  1999年   4791篇
  1998年   3795篇
  1997年   3427篇
  1996年   2938篇
  1995年   2517篇
  1994年   1797篇
  1993年   1162篇
  1992年   1069篇
  1991年   1078篇
  1990年   1177篇
  1989年   1145篇
  1988年   234篇
  1987年   174篇
  1986年   132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贴敷前后单项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胃液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后观察组恶心、乏力、嗳气、腹胀及腹痛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后观察组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用于胃癌术后患者,可促使患者早日恢复胃肠功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62.
孙明明  李聪  史林 《陕西中医》2019,(2):260-263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病情反复不愈,治疗难度很大,并可增加癌变风险。目前现代医学尚缺乏对本病的特效疗法。中医中药对于本病及其合并症: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在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临床治疗前景良好。王庆国教授为中医肝胆脾胃病专家,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致肯定的成果并形成了其独特之优势。本文就王庆国教授对于本病的治疗经验及心得进行详细探究,归纳总结王庆国教授治疗本病的辨证治疗理论与用药经验,以期更加全面、深入的学习王庆国教授治疗本病的理论与经验,为今后临床辨证治疗本病提供经验总结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3.
拟/抗激素样作用是很多中药疗效的机制基础,以往的研究中大多关注了植物的拟雌激素样作用,而对中药的雄激素样作用研究较少。对具有拟/抗雄激素样作用的中药及其方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以及药物的雄激素样作用筛选方法(肾阳虚模型,Hershberger法,体外细胞模型)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4.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成分、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多种数理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也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研究方法的发展虽促进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建立适合中药复方配伍复杂关系的研究方法,以阐明中药复方及其成分/组分配伍的内在规律,进而构建新的现代中药复方,这也是目前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紫癜1号中药熏洗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80例,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紫癜1号中药熏洗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皮肤紫癜消退时间及关节肿痛缓解状况等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皮肤紫癜消退时间为(4.10±1.02)d,少于对照组(7.69±1.79)d;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关节肿痛情况完全缓解达到50.0%,缓解达到35.0%,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紫癜1号中药熏洗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缩短患者紫癜消退时间及缓解关节痛的程度。  相似文献   
66.
目的建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结合Q-TOF-MS法及IT-TOF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水(含体积分数0.2%甲酸)-乙腈(含体积分数2%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同时采用LC-Q-TOF-MS法提供的化合物准确相对分子质量和LC-Q-TOF-MS法分析获得的化合物多级质谱信息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进行成分分析。建立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UPLC指纹图谱集与共有模式,并以夹角余弦与相关系数对21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样品进行相似度评级。结果鉴定酚酸类化合物23个;21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60,确立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中的23个特征吸收峰。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7.
为更全面地反映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打造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交流平台,优化杂志学科内容结构及满足作者的需求,本刊拟从2021年起加强对临床中药研究科研成果的报道。栏目论文基本要求:1.研究对象:中药新药(各期临床研究)、新上市后的中药制剂、医院中药制剂及已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中药汤剂等。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龙岩市中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在阴道分娩过程中予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止痛,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自然分娩方式。分别观察两组产妇不同产程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出现的镇痛副作用。结果 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后2h、产后24h的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于整个产程中均未发现镇痛副作用。结论 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可明显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69.
作为信息时代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优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升级业务体系、重新构建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更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包括教育领域,通过教学新手段的引入,改变了中药药剂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培养新型医药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超短波肺部照射对小儿肺炎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120例小儿肺炎恢复期患儿,由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使用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药物,并给予患儿光穴位照射疗法;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短波肺部照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并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超短波肺部照射的治疗方法在小儿肺炎恢复期患儿的治疗过程中,不仅治疗效果良好,而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