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14篇
  免费   1604篇
  国内免费   76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46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71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037篇
内科学   3329篇
皮肤病学   206篇
神经病学   285篇
特种医学   17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4677篇
综合类   12918篇
预防医学   2634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5544篇
  82篇
中国医学   3924篇
肿瘤学   160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1024篇
  2022年   916篇
  2021年   1190篇
  2020年   1213篇
  2019年   1146篇
  2018年   500篇
  2017年   1052篇
  2016年   1013篇
  2015年   1178篇
  2014年   2388篇
  2013年   2217篇
  2012年   2890篇
  2011年   2999篇
  2010年   2673篇
  2009年   2555篇
  2008年   2659篇
  2007年   2498篇
  2006年   2114篇
  2005年   2085篇
  2004年   1607篇
  2003年   1446篇
  2002年   1189篇
  2001年   1060篇
  2000年   851篇
  1999年   673篇
  1998年   624篇
  1997年   599篇
  1996年   493篇
  1995年   376篇
  1994年   310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应用腹腔镜下Palomo术与改良Palomo术治疗的临床分析,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98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Palomo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改良Palomo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精液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21.3±4.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8±1.5)mL,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45.0±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未(11.4±1.6)mL,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中,复发3例,复发率为复发率6.12%,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22.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鞘膜积液发生2例,占4.08%,睾丸萎缩发生1例,占2.04%,对照组鞘膜积液发生5例,占10.20%,睾丸萎缩发生3例,占6.12%,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年龄<30岁的患者术后精液质量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30岁的患者精液质量改变,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Palomo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42.
目的:分析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2019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的并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实验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也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应在临床实践中对有效护理干预进行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943.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往多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加分段剥脱术治疗,但该术式创伤大,术后多数患者有疼痛、活动受限等并发症,而且因伤口多不美观,致使许多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难以接受。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为微创伤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新技术,克服了传统手术的不足,使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降至极低水平。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对2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腔内激光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方法,强调术前术后宣教、术后观察及护理,随访1个月,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4.
刘辉  刘波  伍萨 《中医正骨》2014,(4):307-309
目的:探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后期康复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3—12月,采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法治疗下肢骨关节损伤经治疗后遗留平衡能力下降患者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7-70岁,中位数39岁。骨盆骨折术后3例,股骨干骨折术后2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5例,胫腓骨骨折术后5例,足踝部骨折术后7例,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术后3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经电针治疗后2例,踝关节韧带损伤经电针治疗后5例。病程0.5-24个月,中位数4个月。分别于静态平衡训练前、2周后由同一名测试者对患者进行动态平衡测试,测试总体稳定指数、前后向稳定指数和左右向稳定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32例患者在平衡训练和测试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静态平衡训练2周后,患者的总体稳定指数由训练前1.13±0.61降低至训练后0.95±0.33,前后向稳定指数由训练前0.70±0.40降低至训练后0.57±0.23,左右向稳定指数由训练前0.69±0.43降至训练后0.61±0.24。结论: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后期康复中采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控制及协调能力,提高其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945.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患者的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医院颅脑外伤昏迷患者86例,均择期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干预前后血栓前状态,发放Wells评分LDVT量表和Geneva评分肺栓塞量表,记录LDVT、肺栓塞发生率。结果 2组干预前后抗凝血酶(AT)无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纤维蛋白原(Fbg)、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AT、D二聚体(D-D)、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DVT、肺栓塞发生率为4.6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期间给予预见性护理,可改善血栓前状态,预防LDVT、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探析CT肺血管造影(CTPA)在不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并发肺栓塞(PE)中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行CTPA检查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左下肢LDVT,n=58)、B组(右下肢LDVT,n=30)、C组(双下肢LDVT,n=17),均行CTPA检查,比较三组PE检出率,计算CT肺动脉栓塞指数(CTI)并比较CTI≥40%患者所占百分率。结果 A、B、C三组的PE检出率分别为41.4%(24/58)、53.3%(16/30)、76.5%(13/17),C组PE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肺血管造影在不同LDVT患者中的应用对并发PE的诊断具有较大评估价值,尤其对于双下肢DVT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7.
《中国药房》2017,(17):2402-2405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PAD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并予前列地尔注射液2 m L+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ivgtt,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洛他唑片100 mg,po,bid。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血浆黏度)、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动脉硬化指标[踝肱指数(ABI)、趾臂指数(TBI)和足背动脉血流量],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和动脉硬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度、TNF-α、IL-6、IL-8、hs-CRP和MDA水平均明显降低,GSH-Px、SOD、T-Aoc、ABI、TBI和足背动脉血流量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与对照组(11.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联合前列地尔治疗PAD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动脉硬化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48.
目的本次研究针对老年患者接受的下肢手术麻醉情况进行观察,分析轻比重布比卡因行单侧腰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针对本次研究收集48例老年下肢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资料,针对收集的患者资料进行随机的分组。根据以上患者手术需求进行椎管内腰麻,根据不同麻醉药物剂量进行分组。针对患者首选L3~4间隙或L2~3,在穿刺工作成功结束后,在患者的蛛网膜下腔注入轻比重布比卡因,使用配方为灭菌注射用水6 m L加0.75%布比2 m L,注射总剂量为2~6 m L,药物注射的速度为0.2 m L/s。结果通过麻醉操作后发现,四组缓和的感觉神经和运动阻滞情况没有发生明显的时间效果差异,乙组、丙组、丁组患者的平面阻滞程度和固定的时间都多余甲组患者,乙组、丙组和丁组患者的分数都明显高于甲组。结论针对老年患者采取单侧的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具有良好的下肢手术麻醉干预效果,在实际的临床中也非常值得推广,但是根据老年人实际的身体情况进行药物比重的选择,可以发现7.5 mg和10 mg的剂量更加稳妥和科学。  相似文献   
949.
950.
目的本文就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70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参照和研究两组,每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35例。参照组35例老年患者予以硬膜外麻醉,研究组35例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腰-硬麻醉,最后比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老年骨折患者经不同麻醉后,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参照组,最大感觉阻滞时间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参照组,最大感觉阻滞平面较比参照组明显较好,此外,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经统计后差异显著。结论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中应用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