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5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669篇
口腔科学   254篇
临床医学   680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1篇
特种医学   4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34篇
综合类   1362篇
预防医学   240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332篇
  16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41.
颈静脉孔区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在颈静脉孔区研究中的应用。 方法 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 1 2mm厚的薄层断面标本 ,在SGI工作站上对颈静脉孔及相关结构进行三维重建。 结果 计算机三维重建图像可显示颈静脉孔区重要神经、血管 ,能够清楚显示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舌咽、迷走、副神经束与颅底骨结构的三维解剖关系。重建结构能够以单独或联合方式显示 ,并可绕任意轴进行旋转 ,任意径线及角度均可适时测量。 结论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颈静脉孔区的解剖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一种快速有效的医学图像灰度插值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一种用于快速有效的医学图像灰度插值算法。通过在两幅已知图像上寻找对应点,有效地解决了线性插值边界模糊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基于形状的插值算法中图像分割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适用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插值结果。  相似文献   
43.
BACKGROUND: There are many ways to reconstruct the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Among them, the lateral insertion of the femur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ways to select femoral insertion points, but there are no conclusions. OBJECTIV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the change of femoral reconstruction insertion position of 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under different flexion states can analyze the stress of the patellofemoral joint to select a suitable femoral reconstruction insertion. METHODS: CT data of normal knee joints of adults were obtained to import Mimics, Geomagic and Soildworks software to extract molds and add ligaments. The femoral insertion points of the ligament were the midpoint between the medial epicondyle and the adductor tubercle, the medial epicondyle, the adductor tubercle, the projection point from the top of the femoral intercondylar fossa to the medial condyle and 10 mm below the adductor tubercle. The mold added with ligament was imported into the mechanical software Ansys to analyze the stress of patellofemoral joint after re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femoral insertion points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1) When the knee flexion was 0° and 30°, the stress of patellofemoral joint at any femoral insertion point of reconstructed 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was greater than that at other angles (60°, 90°, and 120°). No matter which position was used as the femoral insertion point, when the knee joint was flexed more than 30°, there was basically no difference in the contact stress between the patellofemoral joints. (2) At 0° and 30° of knee flexion, the patellofemoral contact pressure was the largest at the point of the adductor tubercle, and the contact force at the midpoint between the medial epicondyle and the adductor tubercle was the smallest. When the knee was flexed 30°, the midpoint between the medial epicondyle and the adductor tubercle, the projection point from the top of the femoral intercondylar fossa to the medial condyle, and 10 mm below the adductor tubercle as the insertion point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act stress. (3)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reconstructing 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the best choice of femoral lateral insertion point is the midpoint between the medial epicondyle and the adductor tubercle. This point can effectively restore the stability of knee joint and delay the degeneration of joint and cartilage. © 2023, Publishing House of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44.
人心连续组织切片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表面重建法对人心连续组织切片进行了三维重建,重建中应用了火棉胶断面切片技术及图像拟合与插值处理,与以往的解剖断面重建比较,图像更加清晰、逼真,可从不同观察心脏的外部轮廓与内部结构。作为三维重建的基础性研究,可为心血管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形态学依据和可靠的三维软件。  相似文献   
45.
基于颅脑CT图像的边缘提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边缘提取是CT图像三维重建前期工作中的关键步骤.本文一方面利用CT图像分割的等距法求取图像的灰度阈值;另一方面求取图像的梯度阈值,利用这两个阈值将颅脑CT图像中各器官的边缘提取出来,作为三维重建的轮廓输入.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实时性好,适应性强,提取的边缘清晰完整,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46.
手部化脓性感染是手外科最常见的疾患之一。而手掌部筋膜间隙感染症状往往较重,并广泛蔓延,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由于手筋膜间隙的解剖关系复杂,且一些文献对手筋膜间隙的描述很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对手的薄层断面标本进行观察,并对手掌筋膜间隙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从整体上显示手筋膜间隙的结构毗邻,为手筋膜间隙感染及手筋膜间隙其它疾病的治疗提供详细的解剖学依据。本文拟对手掌筋膜间隙的解剖及有关的计算机三维重建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7.
基于物体空间序法的CT图像三维重建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对三维可视化方法进行了分类概述。接着对基本的物体空间序法及其改进算法——抛雪球法做了详细的描述,并且通过对两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实验,得到高质量的重构图像。最后,本文研究并采用了提取表面体素进行体绘制加速的方法,实现了基于等值面提取表面的加速算法,实验证明加速算法能够满足显示要求并能起到明显的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48.
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颈深筋膜及深筋膜间隙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以显示其立体结构。方法 :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薄层断面标本 ,在SGI工作站上 ,采用双线提取筋膜及间隙轮廓的方法对颈深筋膜及其间隙进行了三维重建。结果 :重建出咽后间隙、颈动脉间隙和内脏间隙及颈部的大血管和重要器官。重建结构均能单独显示、任意搭配显示或总体显示 ,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结构 :用双线法提取筋膜及间隙轮廓 ,能重建出筋膜间隙并能同时清楚显示间隙内的结构 ,为筋膜间隙的计算机三维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CT三维重建在侧颅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在侧颅底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健康成人在Picker5000全身CT机上行连续轴位扫描,将扫描获得的原始数据输入Voxel Q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采用表面阴影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侧颅底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正常侧颅底孔、裂和重要的骨性标志。重建的结构可整体显示或切割后单独显示,两均可在三维空间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结论 三维CT能立体而直观的显示侧颅底骨性结构,有利于侧颅底外科手术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50.
目的:建立旋髂深动脉及穿支的数字化可视模型,为临床上旋髂深动脉穿支骨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2具新鲜男尸,分别采用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水凝胶及明胶/氧化铅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并进行连续螺旋CT扫描,运用Mimics软件,在计算机上对腰区相关重要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结果:该数字化可视模型能够清晰显示髋骨、髂外动脉、旋髂深动脉及其供血皮瓣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并可任意方向的旋转观察。结论:重建的三维模型可以提供正常腰区皮瓣的三维动态解剖,为临床术前皮瓣设计提供了直观的数字化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