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318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32篇
  3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B基因 (glucanbindingproteinB ,gbpB) ,并对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纯化 ,为下一步制备多抗和进行相关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将克隆到的gbpB全长编码区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 pPROEXTMHTb ,构建表达质粒 pPROEXTMHTb - gbpB ,以大肠杆菌E .coliBL2 1(DE3)为宿主菌进行诱导表达 ,表达产物经镍 -次氮基三乙酸 (Ni-NTA)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结果 :工程菌经IPTG诱导 3h后 ,在SDS -PAGE上出现一条新的蛋白条带 ,相对分子量 (Mr)为 4 .5~ 5 .0× 10 3 ,以可溶形式存在 ,经Ni-NTA柱纯化后获得纯度较高的重组葡聚糖结合蛋白B。结论 :获得Mr为 4 .5~ 5 .0× 10 3 的重组葡聚糖结合蛋白B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索C端结构变异为亮氨酸-脯氨酸-任意氨基酸-丙氨酸-甘氨酸(LPXAG)的葡聚糖结合蛋白C(glucan binding proteinC,GbpC)是否在变形链球菌UA159的细胞壁上。方法用PCR法扩增变形链球菌UA159GbpCC端的编码基因片段,推测和分析C端氨基酸序列组成;分别提取上清蛋白、胞内蛋白和胞壁蛋白,用Western blot法在变形链球菌UA159各成分中检测GbpC;用免疫金标直接观察GbpC的表达位置;应激条件下进行多聚糖依赖黏附实验。结果变形链球菌UA159GbpCC端亮氨酸-脯氨酸-任意氨基酸-苏氨酸-甘氨酸(LPXTG)的结构变异为LPXAG;免疫印迹叮以在细菌的壁蛋白中检测到GbpC;电镜下可以观察到金颗粒围绕细菌细胞壁聚集;变形链球菌UA159在应激条件下表现为多糖依赖黏附实验阳性。结论C端为LPXAG的GbpC仍然锚定在细菌的细胞壁上。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克隆变形链gbpA的葡聚糖结合区GBD的基因片段,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方法:PCR技术克隆GBD片段及蛋白重组融合表达技术获得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果:成功克隆变形链球菌gbpA的葡聚糖结合区GBD的基因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结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成功克隆目的基因并获得融合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4.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方法:取本课题组前期工作所获得的变链c型临床株,分成水溶性葡聚糖(W SG)组和水不溶性葡聚糖(W IG)组;每组又按葡聚糖合成能力分为合成量高(ABS>0.3)与合成量低(ABS<0.15)组。以所选细菌DNA为模板,PCR扩增表面蛋白V区编码基因SrV ,经DdeI酶切分型,比较各基因型在两组细菌中的分布情况。结果:1)两组均有4种基因型(A、B、C、D)并且在构成比上都以A、B型占多数,C、D型所占比例较少且存在明显差异;2)在W SG组主要基因型的分布出现差异:合成量高的以A型为主占50%,B型占33.33%,C型占11.11%;合成量低的以B型为主占50%,A型占30.77%,C型19.15%。3)在W IG组A、B型的分配基本相似,均在40~48%之间。结论: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的基因型分布与水溶性葡聚糖的合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与水不溶性葡聚糖的合成未见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在蔗糖存在下变链MT8148及其葡糖基转移酶缺陷突变株B29、B58和B32合成葡聚糖的超微结构。结果在蔗糖存在下,变链MT8148及其GTFSI缺陷株菌体表面和菌体间有大量丝状、不定形物质,而GTFI缺陷株B29、GTFI和GTFSI缺陷株B32菌体表面光滑,菌体间无不定形物质,表明在变链MT8148、B58菌体表面和菌体间的不定形物质为GTF1酶产物-非水溶性葡聚糖。  相似文献   
996.
蜂房粗提物对致龋菌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蜂房粗提物对致龋菌生长,产酸及产胞外多糖的影响。探讨蜂房粗提物是否能有效调节口腔菌群的生态平衡。方法 测定蜂房粗提物对3种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再测定低于MIC的4个浓度的蜂房粗提物对上述3种细菌产酸及产生水溶性和水下溶性多糖能力的影响。结果 蜂房粗提物对3种细菌的生长,产酸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产生水不溶性葡聚糖,但对糖性放线菌合成水不溶性葡聚糖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蜂房粗提物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的生长,产酸及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产生水不溶性葡聚糖。  相似文献   
997.
口腔链球菌右旋糖酐酶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旋糖酐酶是一种葡聚糖酶,主要降解α-1,6葡聚糖,能够水解水溶性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很多细菌包括口腔链球菌在内都能够合成右旋糖酐酶。口腔链球菌合成的右旋糖酐酶与胞外多糖的修饰以及细菌的黏附有关。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口腔链球菌右旋糖酐酶的分子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8.
本研究通过实验观察,证实非水溶性葡聚糖水解酶(insoluble glucan hydrolase)能降解非水溶性葡聚糖粘附物中多糖成分,松散牙菌斑结构,且对口腔粘膜无刺激作用及不良影响,能显著抑制人体口腔内牙菌斑形成。  相似文献   
999.
一、增光剂用于深部真菌病的诊断 可作为检查真菌感染时增光剂的物质有Cellufluor、Uvitex和Blankophor,已成功地从皮屑、甲屑、组织、细胞涂片和体液中检出真菌细胞。 1.原理:增光剂Cellufluor、Uvitex和Blankophor均为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其化学成分是:Cellufluor为4,4’-bis[Z-di(2-hydroxyethyl)amino-4-phenylamino-1,3,5-triazine-6-ylamino]-stilbene-2,2’-disulphonic acid,sodium salt, Uvitex为4,4’-bis-[z-di(2-hydroxyethyl)amino -4-(3-sulphophenylamino)-1,3,5-triazine-6-ylamino]  相似文献   
1000.
黄芪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从中药黄芪Asl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的水提液中分离得到两种葡聚糖AG-1、AG-2和两种杂多糖AH-1、AH-2。该四种多糖经电泳、凝胶柱层析等证实均为单一组分。AG-1为水溶性,经水解、过碘酸氧化、甲酸生成、Smith降解、乙酰解、红外、C-13核磁共振等确定为α(1→4)(1→6)葡聚糖α(1→4)与口(1→6)甙键糖基的组成比例约为5:2。AG-2不溶于水,为α(1→4)葡聚糖。AH-1为水溶性酸性多糖,水解后纸层析检出含己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其分子比值为1:0.04:0.02:0.01。AH-2为水溶性、水解后用纸层析和气相层析检出葡萄糖和阿拉伯糖,其分子比值为1:0.15。AG-1、AH-1具有某些免疫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