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4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1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23篇
中国医学   189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01.
张珺  程月发 《齐鲁药事》2014,(11):664-666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丹参及其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参照物的选择是指纹图谱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图谱的建立与谱峰鉴别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丹参、HPLC指纹图谱和参照物为关键词,通过CNKI、万方数据库和Elsevier等专业数据库系统查阅相关文献,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近40篇,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丹参及其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参照物选择的情况,期望今后能够更好地为丹参HPLC指纹图谱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建立参花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测定该制剂中的绿原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用HPLC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用乙腈-5.0g·L-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254nm为检测波长。在参花胶囊样品的HPLC图中,以迷迭香酸为对照参比物,对各共有色谱峰与迷迭香酸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与相对峰面积比值的RSD值进行分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对10批参花胶囊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外标法,以320nm为检测波长,运用绿原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混合对照品测定其在10批该制剂中的含量。结果在选定的条件下确定39个峰构成参花胶囊的指纹特征,各批次样品均具有上述特征,且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分布基本一致;各批次样品中迷迭香酸色谱峰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一致;每批样品的各色谱峰与迷迭香酸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和相对保留时间的比值RSD均符合中药指纹图谱的相关要求,10个批次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66,4种物质在10批该制剂中的含量基本一致。结论 HPLC指纹图谱方法与4种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简便,均可用于参花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优化菟丝子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建立菟丝子黄酮类及酚酸类成分指纹图谱。方法采用Zorbax SB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结果 10批菟丝子样品均标示出13个共有峰,其中9个为黄酮类成分峰,鉴别出4个特征峰(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山奈酚);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10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949~0.996,提示菟丝子质量较稳定。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菟丝子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建立龙血通络胶囊指纹图谱,并进行多成分定量分析,为评价龙血通络胶囊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80、325 nm。测定10批次龙血通络胶囊,建立指纹图谱,同时采用Q-TOF/MS对指纹图谱中共有峰进行指认及对部分特征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得到分离度、重复性均较好的龙血通络胶囊指纹图谱,标示出18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92以上;采用LC-Q-TOF/MS方法指认了16个共有峰,其中7个共有峰经对照品比对,分别为白藜芦醇、7,4′-二羟基黄酮、龙血素A、龙血素B、紫檀茋、2,6-二甲氧基-4,4′-二羟基二氢查耳酮和2-甲氧基-4,4′-二羟基二氢查耳酮,并对这7个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平均回收率在98.47%~101.93%(RSD均小于2.27%)。结论同时对龙血通络胶囊指纹图谱和7个指标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全面评价该制剂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5.
陈立军  黄文芳  石召华 《中草药》2015,46(21):3166-3172
目的优选地龙活性组分的冻干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冻干率为指标,考察1次升华温度、升华时间、解析干燥温度、解析干燥时间等因素对冻干工艺的影响,优化地龙活性组分的冻干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优化后工艺样品的指纹图谱,并比较其与地龙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确定最佳冻干工艺。结果确定地龙活性组分的最佳冻干工艺条件:预冻温度-26.5℃,预冻4 h,升华干燥温度-20℃、升华时间7 h、解析干燥温度30℃、解析干燥时间3.5 h,冻干率为96.55%,与对照药材的氨基酸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 Box-Behnken响应面法用于地龙活性组分冻干工艺条件的优选是可行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优化工艺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6.
杨航  尹春梅  焦连庆  曹扬  于敏 《中草药》2015,46(12):1830-1835
目的建立虎杖药材的HPLC-DAD-ELSD指纹图谱,对10个不同产地的虎杖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使用Luna C_(18)(2)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蒸发光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9℃,载气体积流量3.0 L/min。结果通过10批虎杖药材建立了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其中HPLC-DAD指纹图谱共有峰19个,相似度为0.938~0.993;HPLC-ELSD指纹图谱共有峰14个,相似度为0.905~0.999。确认了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结论方法准确、稳定,为客观评价虎杖药材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张婷  郑夺  王文彤  陶遵威 《中草药》2015,46(13):1920-1925
目的建立指纹图谱与一测多评(QAMS)结合的考察模式,验证该方法在制剂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以参芎养心颗粒为研究对象,以葛根素为参照物建立参芎养心颗粒HPLC指纹图谱,计算该成分与阿魏酸、橙皮苷、丹酚酸B、甘草酸铵、五味子醇甲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其量,实现QAMS。同时对QAMS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以确证QAMS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结果建立了参芎养心颗粒HPLC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6个共有峰,10批参芎养心颗粒的相似度均大于0.99。10批参芎养心颗粒中6个主要成分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QAMS结合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模式在参芎养心颗粒中得到验证,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为参芎养心颗粒定量测定和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对比研究泰山紫草和新疆紫草指纹图谱及其主要成分含量,评价泰山紫草的药用价值。方法 采用HPLC,色谱柱为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516 nm。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软件,建立泰山紫草、新疆紫草指纹图谱。结果 建立了泰山紫草、新疆紫草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以新疆紫草对照图谱作为参照图谱,进行峰匹配,对比计算泰山紫草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798,泰山紫草中含有萘醌类有效成分,但含量与新疆紫草中存在差异。结论 泰山紫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不可完全替代新疆紫草使用。  相似文献   
109.
New Aspergillus species have recently been described with the use of multilocus sequencing in refractory cases of invasive aspergillosis. The classical phenotypic identification methods routinely used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failed to identify them adequately. Some of these Aspergillus species have specific patterns of susceptibility to antifungal agents, and misidentification may lead to inappropriate therapy. We developed a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LDI‐TOF) mass spectrometry (MS)‐based strategy to adequately identify Aspergillus species to the species level. A database including the reference spectra of 28 clinically relevant species from seven Aspergillus sections (five common and 23 unusual species) was engineered. The profiles of young and mature colonies were analysed for each reference strain, and species‐specific spectral fingerprints were identifi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atabase was then tested on 124 clinical and 16 environmental isolates previously characterized by partial sequencing of the β‐tubulin and calmodulin genes. One hundred and thirty‐eight isolates of 140 (98.6%) were correctly identified. Two atypical isolates could not be identified, but no isolate was misidentified (specificity: 100%). The database, including species‐specific spectral fingerprints of young and mature colonies of the reference strains, allowed identification regardless of the maturity of the clinical isolat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ALDI‐TOF MS is a powerful tool for rapid and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both common and unusual species of Aspergillus. It can give better results than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根据三维荧光指纹图谱,建立一种鉴别真伪厚朴的新方法。方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扫描真伪厚朴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对所得图谱进行对比。结果真伪厚朴的三维荧光指纹图谱在荧光峰个数、峰位置及峰强度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为鉴别真伪厚朴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