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583篇
  免费   7931篇
  国内免费   10001篇
耳鼻咽喉   907篇
儿科学   1073篇
妇产科学   4367篇
基础医学   13824篇
口腔科学   3860篇
临床医学   27715篇
内科学   11747篇
皮肤病学   2285篇
神经病学   2564篇
特种医学   50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8篇
外科学   12410篇
综合类   48636篇
预防医学   18485篇
眼科学   1739篇
药学   19483篇
  228篇
中国医学   11714篇
肿瘤学   7251篇
  2024年   899篇
  2023年   3276篇
  2022年   2936篇
  2021年   3703篇
  2020年   3726篇
  2019年   3980篇
  2018年   2105篇
  2017年   3665篇
  2016年   4333篇
  2015年   5174篇
  2014年   8641篇
  2013年   8642篇
  2012年   11547篇
  2011年   13139篇
  2010年   11546篇
  2009年   11550篇
  2008年   15120篇
  2007年   12619篇
  2006年   10835篇
  2005年   11723篇
  2004年   8702篇
  2003年   7136篇
  2002年   5243篇
  2001年   4311篇
  2000年   3121篇
  1999年   2607篇
  1998年   2095篇
  1997年   1942篇
  1996年   1717篇
  1995年   1581篇
  1994年   1395篇
  1993年   802篇
  1992年   748篇
  1991年   775篇
  1990年   708篇
  1989年   720篇
  1988年   237篇
  1987年   197篇
  1986年   151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CSTB、A-FABP在膀胱癌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45例、良性膀胱病变患者88例,检测膀胱癌样本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膀胱病变组织中CSTB、A-FABP表达水平。评价CSTB、A-FABP在鉴别诊断膀胱癌的效用。对比膀胱癌进展对象(2年内转移、复发、肿瘤死亡)以及未进展对象组织中CSTB、A-FABP表达水平。结果 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病变对象组织中CSTB、A-FABP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TB、A-FABP作为诊断标准(任意一项为阳性),鉴别诊断膀胱癌与良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90.9%、阳性预测值82.6%、阴性预测值92.0%、符合率88.7%。2年内转移、复发、肿瘤死亡的患者共30例,无转移、复发、死亡的患者共15例,膀胱癌进展对象CSTB、A FABP表达量高于未进展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TB、A-FABP在膀胱癌诊断、预后预测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2.
63.
《中国药物警戒》2020,(4):253-256
1EMA总结2019年发布的药品安全重要新建议2020年1月9日,欧洲药品监督管理局(EMA)网站发布了《2019年人用药品简报》(Human medicines highlights 2019)。报告中提及:药品一旦获准上市,EMA和欧盟各成员国即持续监测产品质量及其在上市后真实使用中的获益-风险平衡;这一举措旨在优化用药方式、实现患者获益最大化,并保护患者、使其免于发生可避免的不良反应;为此采取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包括修改产品信息、暂停使用/销售、召回部分批次,直至产品撤市。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研究快速成型(RP)技术辅助下制作的个体化假体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H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 方法以27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每组9只),全部建立下颌骨连续性缺损模型,并在兔下颌骨缺损区分别植入个体化假体+自体骨(A组)、个体化假体+CHA(B组)、个体化假体+CHA+rhBMP-2(C组)。分别于术后4、12、24周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以及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分别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24周各组实验兔外形均对称,通过OC及COL-1的吸光度检测,骨缺损区均有大量新骨形成,A组(0.537 ± 0.010)、C组(0.530 ± 0.010)可见大量骨小梁及编织骨结构,缺损区的新骨OC、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007,P>0.05);但A组强于B组(0.415 ± 0.009,t = 0.122,P<0.001);C组也强于B组(t = 0.1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通过RP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CHA复合rhBMP-2后成骨能力明显增强,成骨效能肯定,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脂代谢的影响,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指标检测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该院就诊治疗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与HOMA-IR有关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血脂代谢相关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变化,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总睾酮(T)变化,同时分析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BMI、WHR、FPG、FINS、HOMA-IR、TC、LDL、LH、FSH、E2和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FPG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HDL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 50%)低于对照组(7. 5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能够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BMI、WHR和HOMA-IR,影响血脂代谢的功能,恢复了性激素分泌的水平,并且安全性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7.
<正>患者,男,41岁,因咳嗽、胸闷伴痰血1月余于2012年5月3日入院。入院查体:患者体温、血压未见异常;心界扩大,心音略低。胸部CT:(1)右心房内占位;(2)心包及左侧胸腔积液伴左下肺部分不张;(3)右上肺大泡伴双肺斑点片状模糊影(图1A)。心脏超声提示:(1)心包积液;(2)右房内占位性病变(大小约28 mm×37 mm,其游离缘可见多条飘带样回声随血液摆动,其中最长者约30mm,舒张期可达三尖瓣口)。腹部B型超声、头颅CT均未见明显病变,拟诊为"心房占位(恶性肿瘤可能)"。患者胸部CT提示有双肺有斑点片状模糊影,考虑为转  相似文献   
68.
69.
组织工程骨早期血管化是促进形成新生骨的先决条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成骨细胞的起源,体外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是组织工程骨常用的种子细胞,但很难解决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问题。内皮祖细胞(EPCs)作为内皮细胞前体细胞,已应用于多种缺血组织模型的血管再生研究。目前已有研究者将其引入组织工程骨构建体系,为解决组织工程骨血管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建立去势比格犬模型,观察绝经早期腹部脂肪变化规律,并通过对脂肪与骨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的测量与分析,探讨脂肪及骨代谢的关键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只成年雌性比格犬进行去势术,分别在术前、术后4个月、6个月、10个月进行腰椎定量CT(quantati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腹部脂肪面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MRI腰椎骨髓脂肪含量及血清学指标的检测,比较不同时间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关系。结果比格犬腹内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SFA)、腹部总脂肪面积(total fat area,TFA)在术后6个月、10个月均增加(P0.05),术后10个月VFA增加百分比均值为84.39%,且为三者中最大;术后比格犬BMD并未明显降低。体重、BMD、瘦素(leptin,LP)、VFA、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与SFA相关。SFA、体重、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内脏脂肪素(visfatin,VFN)与BMD相关。结论去势比格犬模型可用于研究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所引起的脂肪代谢变化,但短期内BMD并未明显丢失,骨、脂肪代谢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