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尿微量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4年3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合并不同程度肾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肾脏损害程度的不同分为早期肾病组和肾功能不全组,各38例,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cy)、尿微量蛋白(UmAlb)水平,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早期肾病组相比,肾功能不全组患者Hcy、U-mAl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尿微量蛋白水平测定对于诊断及判断2型糖尿病肾损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Hcy、U-mAlb水平越高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损害程度越深。  相似文献   
42.
0级糖尿病足在祖国医学中当属"血痹"范畴,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增高,故对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谢春光教授对其病因病机观点的论述,以寒凝、血瘀为辨证要点,从病证结合出发,阐述其遣方用药并举例说明,总结归纳谢春光教授自拟足浴方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经验,其诸药相合,用药独特,其功益大,其效甚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3.
郭强  朱玉霞  赵欢  陈秋 《新中医》2015,47(2):238-241
<正>中医学健脾法理论基础上的中药联合西药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干预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在降低血糖方面疗效明确。因此,笔者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进行了此次研究,收集了健脾法基础上的中药联合西药干预T2DM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有效性进行评价,为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依据。1资料与方法1.1文献纳入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或只要有随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与α-硫辛酸联合使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与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择DPN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控制血糖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共14d,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估,下肢神经传导速度(NCV)、振动感觉阈值(VPT),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经过14d治疗,前列地尔联合a-硫辛酸组不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NCV明显增加,VPT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s-CRP和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α-硫辛酸联合使用可明显改善DPN患者治疗效果,增加NCV,降低VPT,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炎性反应而实现。  相似文献   
45.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8年10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就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为80.6%,干预组为96.8%,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患者血糖情况,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都有明显的降低,但干预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生活质量评分,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亓鲁光教授认为,古时消渴三消辨证,目前已很难满足现代临床诊治糖尿病的需要,临床辨证应大胆地突破三消辨证,应辨证辨病相结合,同病异治,异证求同,中西医结合,尤重固本化瘀疏肝之法,综合改善胰岛功能,平稳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47.
杨慧  姜婷  曹艺进  李娟  吕德  陶莲德 《四川医学》2010,31(7):1026-1027
目的探讨治疗笔记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对52例接受普通健康教育后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通过治疗笔记干预,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治疗笔记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脉通方对自发性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动自发性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组按设计方案处理,观测血糖、空腹胰岛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病理切片。结果:分组处理3个月后,血糖模型纽和西药组均显著高于中药高、低剂量组(P〈0.05或0.01);血清胰岛素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有显著差异(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中药两个组均与模型、西药组有显著差异(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病理切片内皮细胞平均脱落面积中药高剂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高剂量脉通方明显降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血清VEGF水平降低,具有明显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脉通方对自发性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动自发性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组按设计方案处理,观测血糖、空腹胰岛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病理切片。结果:分组处理3个月后,血糖模型组和西药组均显著高于中药高、低剂量组(P<0.05或0.01);血清胰岛素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有显著差异(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中药两个组均与模型、西药组有显著差异(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病理切片内皮细胞平均脱落面积中药高剂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高剂量脉通方明显降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血清VEGF水平降低,具有明显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0.
清代鲍相璈《验方新编》明言四神煎治疗鹤膝风。综观四神煎药物组成及煎服法,无特异发汗药物,为何却有"汗出如雨"之功,主要归结于黄芪量大以及煎服法,气足则能祛邪从汗而解,煎服法可助热发汗矣。而四神煎之汗法现广为运用于以膝部病变的痹症,其中以风湿性关节炎为主,但痛风也属痹症,实则对痛风的急性发作期亦有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