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24篇
  免费   1387篇
  国内免费   1512篇
耳鼻咽喉   610篇
儿科学   420篇
妇产科学   383篇
基础医学   1177篇
口腔科学   730篇
临床医学   6045篇
内科学   3448篇
皮肤病学   252篇
神经病学   1109篇
特种医学   873篇
外科学   2448篇
综合类   8503篇
预防医学   2289篇
眼科学   813篇
药学   2333篇
  327篇
中国医学   942篇
肿瘤学   1021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740篇
  2022年   492篇
  2021年   709篇
  2020年   929篇
  2019年   907篇
  2018年   716篇
  2017年   475篇
  2016年   649篇
  2015年   810篇
  2014年   1386篇
  2013年   1571篇
  2012年   2031篇
  2011年   2414篇
  2010年   2157篇
  2009年   2123篇
  2008年   2256篇
  2007年   2156篇
  2006年   2111篇
  2005年   2198篇
  2004年   1761篇
  2003年   1578篇
  2002年   1025篇
  2001年   918篇
  2000年   680篇
  1999年   353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患者,男,44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心前区隐痛2个月,加重伴休息时痛2d,服用硝酸甘油、硝苯地平无效入院。患者开始时快速走路约100m,心率达120次/min,出现心慌,心前区隐痛,几乎每天出现同样的症状,且逐渐加重,发作时含0.5mg硝酸甘油2片2次无效,休息1~2min后缓解。静息ECG正常。ECG运动试验:心率达127次/min时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持续10min后消失。  相似文献   
92.
2004年10月5日,我院为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4)患行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化疗方案诱导缓解,化疗结束后的第7~17d患先后出现了阴囊部、左肘部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生阴囊组织坏死、破溃,经积极治疗、护理,住院59d,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食道及十二指肠疾病最准确的方法.检查由医生进行,但护理配合直接关系到检查效果,现检查1271例患者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GIEBEL系统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GIEBEL内固定系统固定的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对19例31膝,平均53.5岁的膝内翻患者进行评价。术前内翻畸形平均12.29°;膝关节症状以内侧间室疼痛为主。不伴有其他关节间室病变。对患膝进行精确的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应用GIEBEL系统内固定截骨端。手术前后拍摄双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测量内翻角、机械轴线和解剖轴线。记录内外侧关节间隙距离的差值以及关节活动度。同时进行Lysholm评分。术后对患者进行主观满意度调查。[结果]对19例患者平均随访22个月。术后1例腓总神经一过性麻痹,2例切口脂肪液化延迟愈合。截骨处至术后12~16周均骨性愈合。测量矫正角度平均12.32°。3例患者残留膝前疼痛和关节绞锁症状。在随访期间膝内外侧间隙无明显退变加重。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9.5%。84.2%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除膝关节活动度外,Lysholm评分、内外关节间隙差以及内翻角度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GIEBEL系统可有效地固定胫骨高位截骨术截骨端,对轻中度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固定强度大,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95.
仿真义眼台植入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眼球摘除后的眼部整形问题,早已被整形医师所关注,为了恢复眶内容积和义眼的活动,设计出不同的植入物的手术方法。通过义眼台的植入,对患眼进行整形,改善外观,达到仿真的效果,使患者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2001~2003年,我科行仿真义眼台植入术81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张莉  李德宸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082-1083
中度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其治疗方案颇有争议,近年国内外推荐把气道抗炎药物作为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的首选药物,支气管解痉剂仅用于急性期的治疗。本组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对60例中度支气管哮喘病人治疗前后的症状记分,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进行了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97.
美国头颈癌患者生存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使国内头颈癌生存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国际一致,规范生存率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利于相互比较.本文以文字及表格方式,简述生存分析基本术语的概念、意义和应用,并介绍2002年第6版《美国头颈部肿瘤TNM分期》的1-5年观察生存率、相对生存率。  相似文献   
98.
针刺干预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β-内啡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拟定补肾、调理脏腑、协调阴阳的针刺处方,观察针刺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改善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8—06/1999—04山东省中医院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5例,随机抽签法分为针刺组(n=33)和谷维素组(n=32),另在济南第二钢铁厂女工中随机选取20~30岁健康育龄妇女15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针刺组拟定补肾、调理脏腑、协调阴阳处方,主穴选取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均双取);配穴选取内关、神门、太冲(均双取)百会、膻中。阴虚型患者酌加肝俞、太溪、大赫(均双取);阳虚型可酌配脾俞(双取)、关元。平补平泻,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一次。治疗1次/d,连针6d后休息1d,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谷维素组患者口服谷维素4周,20mg,3次/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达1疗程后的Kupperman指数。参照改良的Kupperman指数评定法,Kupperman指数比:治疗1疗程以上的Kupperman指数/治疗前Kupperman指数。显效:Kupperman指数比〈25%;有效:25%≤Kuppermarr指数比≤80%;无效:Kupperman指数比〉80%。并于初诊后次日与治疗满1个疗程后3d内的上午8:00~9:00空腹时抽取肘静脉血5mL,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β-内啡肽。正常标准对照组抽血时间同患者治疗后时间。结果:针刺组和谷维素组各脱落2例,原因为外出等。针刺组和谷维素组进入结果分析分别为31例和30例,正常对照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1)针刺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潮热出汗、感觉障碍、失眠、易激动、泌尿系统感染、抑郁多疑、眩晕、头痛、关节肌肉痛、心悸、易疲劳、皮肤蚁行感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谷维索组(P〈0.01,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Kupperman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的Kupperman指数下降幅度更大,与谷维素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⑧针刺组显效4例、有效26例、无效1例,有效率97%;谷维素组显效2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有效率73%,针刺组明显优于谷维素组(驴_4.927,P〈0.05)。(9治疗前患者血清β-内啡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4.3486&;#177;30.8609),(177.1331&;#177;43.2032)mg/L,t=7.404,P〈0.01];针刺治疗后血清β-内啡肽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136.1452&;#177;54.6915),(94.3486&;#177;30.8609)mg/L,t=3.632,P〈0.05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有良好的疗效,在改善各项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谷维素。患者血清β-内啡肽含量显著低于正常育龄妇女,针刺治疗后明显升高,可能的机制是针灸改善了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内环境,体现在诱发β-内啡肽的释放增多,导致外周β-内啡肽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法国伊凡露皮肤填充材料用于除皱、填充凹陷性瘢痕及面部塑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伊凡露注射于需填充的部位并适当塑形,运用X^2检验比较两组满意率的差异、受术者年龄别满意率差异。结果共120例受术者,术后随访18个月,总满意率为95.8%。两组各60例,术后满意率分别为96.7%和95%,两组问满意率差异及各组满意率与总满意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受术者年龄别满意率差异亦无显著意义。结论伊凡露皮肤填充材料用于注射填充面部皱纹和凹陷性瘢痕,操作简便,美容效果好,受术者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诊疗方法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13例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34.3%和23.1%.同时性肝转移病人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异时性肝转移病人(P<0.01).同时性肝转移病人Ⅰ期手术和Ⅱ期手术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转移瘤最大直径>5cm者的5年生存率较最大直径≤5cm者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外科手术是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法,新辅助化疗已成为术前准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