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2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23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578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8篇
  6篇
中国医学   1134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540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伤寒论》乃经方之祖,而其中关于腹诊论述的条文达1/4以上,是临床选方用药的重要依据,临床实践中对于经方的使用,更应该注重腹诊。大陷胸汤出自《伤寒论》,乃峻下之剂,然今之医者,恐其太过峻猛,鲜有人使用此方,近年来相关报道也较少,但若处方用药恰当,则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指导经方临床应用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芪蛭活血通络饮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患者炎性指标、纤维化指标、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芪蛭活血通络饮,每日1剂,每次150 mL,每日2次,口服(吞咽困难者胃管给药),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hs-CPR、Hcy水平明显下降,TGF-β1、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实验室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44/47),对照组为74.47%(35/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89%(7/47),对照组为19.15%(9/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蛭活血通络饮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疗效满意,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机体高凝状态,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23.
日节律是指周期时间接近24 h的生物节律,是生物受天地自然影响,逐渐形成的机体内在的生物节律。《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天人相应思想、“因时制宜”等,均指出人体与自然之间的紧密相关性,强调医者要懂得顺应天地的规律施治,令人体与天地四时规律相吻合,以达到“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书中日节律大致分为四段式、五段式及十二段式等。日节律相关理论亦可以指导医者临床实践,在针刺的输穴选择、深度、手法及时机等方面均可做以参考,因此本研究基于《黄帝内经》中的部分与日节律相关的论述做以总结分析,研究此理论指导针灸临床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焦虑和抑郁是其发生不良预后事件的潜在与关键危险因素。柴胡加龙骨牡蛎汤(CLMT)首见于《伤寒论》,为治疗少阳病兼心神逆乱证的经典名方,具备和解少阳、镇惊安神之功效。目前机制研究表明CLMT能通过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改善氧化应激损伤、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亢进、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员、抑制血小板活化等多途径对CHD合并焦虑抑郁发挥作用。临床研究表明CLMT对CHD合并焦虑抑郁导致的心绞痛、失眠等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等,且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该文通过归纳整理近15年来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等数据库关于CLMT治疗CHD合并焦虑抑郁的文献,对其进行了机制及临床研究的综述,以期为CLMT指导CHD合并焦虑抑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川陈皮素(NOB)保护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5组(n=6):假手术组、模型组、NOB组(50 mg/kg)、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抑制剂EX527组(5 mg/kg)、NOB+EX527组(50 mg/kg的NOB+5 mg/kg EX527)。在建模前24 h对小鼠进行药物处理。通过阻断小鼠左肾动静脉血流建立RIRI模型。建模24 h后检测肾组织中氧化应激标志物含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价肾组织病变和纤维化。通过TUNEL染色检测肾细胞凋亡。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SIRT1、叉头框蛋白O3a(FOXO3a)、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中SIRT1和FOXO3a mRNA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OB组小鼠肾脏病变程度减轻,肾脏纤维化面积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肾组织抗氧化作用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肾组织中细胞凋亡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肾组织中SIRT1和FOXO3a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Ⅱ/LC3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而p62降低(均P<0.05)。此外,EX527逆转了NOB对肾脏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NOB通过激活SIRT-1/FOXO3a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来减轻RIRI。  相似文献   
26.
董佩  袁普卫  康武林  高亚丽  白元帅  姚彬  王振凯  刘扬 《中草药》2023,54(21):7202-7212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形式,与铁过载和脂质过氧化有关,在许多疾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肉瘤、脊髓损伤、肌少症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系统的主要负担。铁死亡与上述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表明铁死亡可能成为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的新靶点。中医药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药通过铁死亡途径参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调节,显示出良好的研究前景。通过探讨铁死亡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关联,总结中医药通过介导铁死亡防治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研究进展,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及中医药更好的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7.
类风湿关节炎(RA)在中医学中属于“痹病”范畴,是临床中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且呈年轻化趋势,迁延难愈。目前现代医学对RA的发病病因及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素问·痹论》提出风寒湿三邪致痹,还有学者提出痰瘀致痹、肝肾亏虚等观点。李彦民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RA的病机关键是络脉痹阻,其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临床辨证分为寒湿阻络型、湿热蕴结型、痰瘀互结型、气血两虚型、肝肾亏虚型等五型。分别采用祛邪通络和补虚通络等不同治则,辨证施法。李老师善用川乌、鸡血藤以及乌梢蛇等药以通络止痛,并主张辨证用药,内外兼治,多取良效。临床采用经验方仙龙汤,配合外用舒筋活络洗剂,且取得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28.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位虽在肠,但发病之本在于脾胃,且与肝、肾相关。脏腑虚损是发病基础,风邪是致病之先导,寒湿热邪是发病重要因素,而“瘀”在本病的进展中“为因为果”,是其难愈之关键。治疗当健脾为主,行气血以化瘀止痛,同时借“风药”行透邪胜湿之效,持“固本清源”的防治策略固护脾胃预防发病。同时肠道菌群与诸多脏腑存在紧密关联,在本病发展与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故就此作出一定阐述,或为临床治疗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手外伤术后使用具有抗感染功能的中药洗剂(医院自制)促进伤口愈合的临床效果,以评价其治疗作用。方法:将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病科进行治疗的60例手外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主体进行分析,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内容包括肌腱恢复训练等疗法,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中药抗感染洗剂治疗,将药方加入到1 500 mL水中煮沸,煎至500 mL左右取汁,先用洗剂熏蒸患者患处,待药水温度下降,对患处进行熏洗浸泡约30 min。每日2次,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上肢功能指数(UEFI)、临床疗效、血液循环评分、手指总活动度(TAM)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指标具有可比性,在VAS评分、上肢功能指数(UEFI)、临床疗效、血液循环评分、手指总活动度(TAM)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VAS评分、上肢功能指数、血液循环评分和临床疗效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循环评分、TAM、临床疗效、UEFI指标明...  相似文献   
30.
干眼是我国眼科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本综述对近年来的关于儿童干眼的相关研究总结发现,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加上部分全身性因素,儿童干眼的发病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但对于儿童干眼的相关研究较少。西医尚无针对儿童干眼病因的治疗方法,长期药物点眼会造成儿童角膜损伤。中医治疗操作简单便捷、经济实惠、疗效确切,易被家长和干眼儿童接受。因此,本文将从儿童干眼的危险因素及中西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干眼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