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22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79篇
综合类   606篇
预防医学   236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55篇
  3篇
中国医学   309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研究多潘立酮对大鼠胃黏膜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并探讨胃黏膜细胞中环氧合酶 1(COX 1)及前列腺素 (PG)E2是否参与其中。方法 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后者分别用多潘立酮 0 .5mg/kg、1mg/kg和 2mg/kg灌胃 ,3次 /d ,连续 3d。各组大鼠灌入无水乙醇后 ,肉眼观察胃黏膜损伤指数 (LI) ,光镜下观察黏膜缺损深度 ,并计算黏膜缺损深度与胃壁全层厚度百分比。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胃黏膜PGE2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OX 1和COX 2蛋白表达水平并以平均吸光度值表示其强度。RT PCR检测胃黏膜COX 1和COX 2mRNA表达变化。结果 多潘立酮 1mg/kg组的LI及黏膜缺损深度与胃壁全层厚度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0 .5mg/kg组和 2mg/kg的组LI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多潘立酮 1mg/kg组大鼠胃黏膜COX 1蛋白表达水平及PGE2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P <0 .0 1)。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胃黏膜细胞内均无COX 2蛋白表达。三个实验组COX 1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各组均未检测到COX 2mRNA表达。结论 多潘立酮对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增加胃黏膜COX 1mRNA和COX 1蛋白表达及促进胃黏膜PGE2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2.
肺气虚与气道反应性关系的探讨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310007)徐锡鸿,孔繁智,石玲,李君金华市人民医院郭安,陈融华,李素花宁海县人民医院华素彩温岭市中医院陆维安“证”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肺气虚“证”本质的研究就是目前国内医学研究较...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 EGF)滴眼液治疗角膜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角膜外伤患者68例6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34眼。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rh EGF滴眼液滴眼,对照组单独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记录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0天后的上皮缺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角膜上皮缺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10天,治疗组角膜上皮缺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rh EGF滴眼液治疗角膜外伤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  相似文献   
84.
目的:比较鼻胃管与鼻空肠管在危重老年患者中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为老年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肠内营养,分别采用鼻胃管和鼻空肠管,观察2组患者第5、第10、第15天时营养状况、并发症及30d病死率。结果:进行肠内营养后鼻空肠管组白蛋白较鼻胃管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其他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肠管组吸入性肺炎和返流发生率低于鼻胃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鼻空肠管组30d病死率显著低于鼻胃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腹泻、管腔堵塞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采用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能一定程度上增加营养并减少吸入性肺炎和返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发生化疗诱导性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以期为筛选高危患者和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龙游县人民医院恶性肿瘤患者34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和症状困扰量表(the symptom distress scale,SDS),对其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结果 345名患者中有240例发生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0.5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性别、化疗周期、有无恶心呕吐史、焦虑、疼痛和是否应用铂类化疗药的患者,其诱导性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女性、恶心呕吐史、焦虑、疼痛、应用铂类化疗药和化疗周期是恶心呕吐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化疗诱导性恶心呕吐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化疗前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其发生率,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构建基于白蛋白胆红素指数(ALBI)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根治性手术患者中期死亡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能力。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于浙江大学金华医院、金华市人民医院、金华市中医医院、金华市广福医院接受HCC根治性手术的533例患者,提取术后生存情况等资料。训练组纳入407例患者,验证组纳入126例患者,两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组样本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影响HCC患者术后死亡风险的临床危险因素,建立基于ALBI分级的预测模型后在验证组进行验证;使用ROC曲线和预测模型校准图评估预测模型的价值;使用列线图展示模型,方便临床使用。结果: 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丙氨酸转氨酶80 U/L及以上、肿瘤最大径5 cm及以上、门静脉癌栓形成、ALBI分级2级为HCC根治性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据此建立预测模型,预后指数(PI)=0.550×ALT+0.512×ALBI分级+0.872×肿瘤最大径+1.377×门静脉癌栓。利用验证组样本评价模型预测能力,该模型预测患者术后12、36、60个月死亡风险的AUC分别为0.872、0.814、0.810(均P < 0.01),预测结果的拟合优度(r2)分别为0.953、0.976、0.994。以36个月死亡风险区分能力与经典HCC分期模型比较,基于ALBI的预测模型的AUC为0.814,优于ALBI(AUC=0.683)、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AUC=0.713)、意大利肝癌计划评分(AUC=0.689)、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UC=0.645)、肿瘤TNM分期(AUC=0.612)(P < 0.05或P < 0.01)。结论: 丙氨酸转氨酶80 U/L及以上、肿瘤最大径5 cm及以上、门静脉癌栓形成、ALBI分级2级为HCC根治性手术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子,基于ALBI分级构建的预测模型对HCC根治性手术患者中期死亡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 8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康复护理),各 41 例。 比较两组 NIHSS 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以及 Fugl-Meyer 评分。结果 观察组 NIHSS 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以及 Fugl-Meyer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有效康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及PI3K/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分别再灌0、6、12、24、36 h),每组12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大鼠海马神经功能,HE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内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LC3 II、p62、p-PI3K、p-Akt及p-mTOR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随着脑缺血再灌注的时间延长,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自噬小体数量均增加(均P<0.05);随着脑缺血再灌注的时间延长,大鼠海马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 II表达显著上调、p62表达下调(P<0.05);PI3K/mTOR通路相关蛋白p-PI3K、p-Akt、p-mTOR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增强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抑制PI3K/mTOR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纤维化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DN患者84例,均接受正规胰岛素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雷公藤多苷20 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葵胶囊5片/次,3次/d口服,12 w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MG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9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P<0.01)。结论黄葵胶囊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早期PN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及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估小直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老年人偏心性角膜小穿孔的安全、有效性,探讨该手术对治疗老年人偏心性角膜小穿孔的价值。方法对8例(8眼)>65岁的老年偏心性角膜小穿孔患者行甘油保存角膜的小直径角膜移植手术,术后观察植片透明度、视力变化、术后并发症,分析角膜曲率计散光,记录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结果 8例(8眼)均保持了眼球的完整性。角膜植片透明5例(62.5%),轻度瘢痕性混浊3例(37.5%)。所有患者未发生移植排斥反应等并发症。末次随访裸眼视力从术前的0.0010.2提高到0.150.2提高到0.150.5(t=10.31,P=0.000),最佳矫正视力达0.25以上。术后角膜散光平均为(2.64±0.78)D。末次随访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平均为(2 485±260)cells/mm2。结论甘油保存角膜的小直径角膜移植术治疗老年人偏心性角膜小穿孔增视效果明显、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在角膜小穿孔急诊手术的情况下可用甘油保存角膜替代新鲜角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