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光声成像仪联合包碳酸氢铵产气纳米微球对家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光声、超声显像效果。方法将家兔分为手术加高脂喂养组和对照组。术前和术后第3天、第2周、第4周和第6周,于耳缘静脉注射自制包碳酸氢铵产气纳米微球后,观察注射后6.0h内的超声或光声显像,监测内中膜厚度、光声信号值,每半小时监测一次,结束后取颈总动脉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1)建模:病理示术后4周内膜下可见大量增生的平滑肌细胞及泡沫细胞,术后6周上述改变加重;术后4周,超声显示内中膜厚约(0.203±0.010)mm与对照组(0.185±0.003)mm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超声显示内中膜厚约(0.523±0.007)mm,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显像:与对照组相比术后4周超声显像未见明显异常,光声可见局部局限性血管内膜显像加强,术后6周超声可见内中膜增厚,光声可见明显内膜显像;光声显像随时间变化:注射微球1.5h后开始出现光声显像,注射4h后光声信号达到最强,注射6h后显像效果与注射前无明显差异,不同时间点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11.783,P0.001)。结论与普通超声比较,联合包碳酸氢铵产气纳米微球的光声成像可更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早期改变,实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2.
就国内外专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构建方法、构建过程、研究领域及存在的不足进行综述,提出我国护理管理者及研究者应以成熟的理论作为基础,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构建出符合我国的科学、灵敏、实用、统一及适合专科的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基于小动物精准放疗平台(SARRP)建立Wistar大鼠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体内模型。方法 将36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60和75 Gy组,每组9只。基于SARRP结合照射前磁共振图像(MRI)勾画大鼠食管靶区并制定计划,每次分别照射0、8、12和15 Gy,连续照射5 d,观察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管病理和磁共振图像改变。结果 75 Gy组大鼠在照后第6天体重最先出现明显降低(P<0.05),照后第9天各照射组大鼠食管较对照组增粗(F=14.20,P<0.05)。照后第9天HE染色显示,40 Gy组放射性食管炎形成率为4/5,60 Gy 组食管炎形成率为5/5,且以轻度食管炎为主,75 Gy组食管炎形成率为5/5,其中3/5表现为重度。照后第9天各组大鼠病理损伤评分[M(Q1, Q3)]为0、1.0(0.5, 2.5)、1.0(1.0, 2.5)和4.0(1.5, 6.0),75 Gy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69,P<0.05)。动态监测颈部MRI图像后发现,照后第9天时各照射组大鼠食管信号增强变宽。结论 本实验基于小动物精准放疗平台结合MRI成功建立大鼠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动物模型,75 Gy是最佳照射剂量,且第9天是最佳观察时间点。  相似文献   
44.
正随着抗菌药物被大量应用于临床,临床分离菌株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成为细菌对新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是指由细菌质粒介导的能水解氧亚氨基β-内酰胺抗菌药物,并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所抑制的一类酶,Ambler分类属于A类,Bush分类属于2be群,根据基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泌尿系统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该院泌尿外科住院病历,对泌尿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1 042株致病菌,革兰阴性菌占总细菌数的79.0%,革兰阳性菌占15.3%,真菌占5.7%。其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对于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氨曲南、头孢吡肟耐药率均比较高,对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6.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均较敏感,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70.0%)。结论 临床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充分结合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本科护理生为研究对象,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与2013级(传统教学法)护理本科生老年护理学理论成绩、平时成绩、专科技能操作成绩进行比较,调查2014级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的态度。[结果]两届学生期末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时成绩及专科技能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14级学生的成绩均高于2013级学生;2014级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持肯定态度。[结论]案例教学应用于《老年护理学》的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进步。  相似文献   
47.
[目的]深入了解食管癌手术病人照顾者照顾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为今后进一步的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选择12名食管癌手术病人照顾者进行访谈,并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共提炼出5个主题:角色适应不良;告知病情的苦恼;对治疗结果的担忧;对照顾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结论]食管癌手术病人照顾者在照顾期间承担不同程度的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压力,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照顾者的内心感受,提供专业的信息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照顾过程中的困难,减轻压力。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探讨四氢姜黄素对紫外线(UVA+UVB)辐射致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KM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四氢姜黄素100 mg/kg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与四氢姜黄素100 mg/kg组采用最小红斑剂量(100 mJ/cm~2)递增法进行紫外线照射。实验过程中,四氢姜黄素100 mg/kg组每日给予四氢姜黄素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日口服0.5%羟甲基纤维素钠,实验持续十周。实验结束24 h后,评价小鼠皮肤外观,评价结束后将小鼠断颈处死,取背部皮肤,观察其病理学变化,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羟脯氨酸(Hyp)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皮肤皱纹明显加重,出现皮革样改变、红肿破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降低(P<0.01),羟脯氨酸(Hyp)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四氢姜黄素100 mg/kg组皮肤皱纹减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增高(P<0.01),羟脯氨酸(Hyp)含量显著增高(P<0.01)。结论:四氢姜黄素对光老化小鼠皮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D-半乳糖所致的年龄相关性聋(AHL)豚鼠下丘和听皮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表达,探讨电针防治AHL的可能机制。方法:3月龄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另10只18月龄豚鼠为老年组。以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注射复制AHL模型。电针组造模同时予以电针"翳风"穴和"听宫"穴,每日1次,每次15min,共6周。治疗后测定各组听性脑干反应(ABR)Ⅲ波潜伏期,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下丘及听皮层COMT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老年组ABRⅢ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BRⅢ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老年组下丘和听皮层COMT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下丘和听皮层COMT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电针"翳风"穴和"听宫"穴能改善AHL豚鼠的听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下丘和听皮层COM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