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0 毫秒
61.
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因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盆腔微环境、提高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成为国内很多生殖中心的主流促排卵方案。促排卵过程中关键环节的精准管控非常重要,本文从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适用人群、降调剂量的选择、促性腺激素启动时机及启动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扳机日的精准选择及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进行阐述,旨在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形成相对稳定的流程管理模式,达到提高临床妊娠率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2.
63.
套细胞淋巴瘤(MCL)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近年来其发病率出现了增高的趋势,患者预后往往较差。虽然临床上常常采用化学免疫疗法和自体干细胞移植,但是在几个疗程后大部分患者复发,疗效不理想。最近有研究表明,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微环境会对肿瘤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与临床危险因素的诺模图在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PTC患者,收集治疗前的CT及临床资料。以7∶3比例通过完全随机方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训练集(n=85)和测试集(n=29),从CT平扫期和增强动脉期的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使用方差阈值法、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筛选出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特征并建立影像组学标签。结合临床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建立术前预测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像组学诺模图。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利用决策曲线分析法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在测试集中对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 从每个患者的CT平扫期与增强CT动脉期图像共提取2 818个影像组学特征,经过特征筛选,共25个与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的特征,联合影像组学标签与临床独立危险因素(CT报告的淋巴结状态)构建的诺模图,在测试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58,高于单独影像组学标签(AUC, 0.769)的效能,同时也高于CT报告的淋巴结状态(AUC, 0.721)的效能。 结论 影像组学诺模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术前预测工具,它结合了影像组学特征和CT报告的淋巴结状态,对PTC患者的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探究实习护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临床实习适应能力量表(clinical practice adaptability scale, CPA)、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对山东省对口本、专升本、统招本共347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层次实习护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得分比较,专升本>对口本>统招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心理弹性得分比较,专升本>对口本>统招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的临床实习适应能力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590,P<0.01)。结论: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制定有效提高其心理弹性的干预措施,进而提升护生的临床实习适应能力,促进其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吗啡复合罗哌卡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转移侵袭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接种于培养板24h,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C组)、罗哌卡因400μg/ml组(R组)、吗啡3μg/ml组(LM组)、吗啡30μg/ml组(MM组)、吗啡300μg/ml组(HM组)、罗哌卡因400μg/ml组+吗啡3μg/ml组(R+LM组)、罗哌卡因400μg/ml+吗啡30μg/ml组(R+MM组)和罗哌卡因400μg/ml+吗啡300μg/ml组(R+HM组)。处理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24h后,检测其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和细胞周期。结果 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单独应用吗啡时,LM组、MM组、HM组均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并且抑制率随着吗啡浓度的升高而依次增加。单独应用罗哌卡因时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吗啡与罗哌卡因联合应用时,高浓度吗啡组与罗哌卡因具有协同作用。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迁移情况:单独应用吗啡时,LM组、MM组、HM组均能够抑制细胞迁移率(P<0.05),迁移率随着吗啡浓度的升高而依次降低。单独应用罗哌卡因能够抑制细胞迁移率(P<0.05)。吗啡与罗哌卡因联合应用时,低浓度和中浓度吗啡组与罗哌卡因具有协同作用(P<0.05)。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侵袭情况:单独应用吗啡时,MM组、HM组均能够抑制细胞侵袭能力(P<0.05),并且侵袭能力随着吗啡浓度的升高而依次降低,单独应用罗哌卡因时能够抑制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吗啡与罗哌卡因联合应用时,中、高浓度组吗啡和罗哌卡因具有协同作用。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细胞周期情况:单独应用高浓度吗啡,能够抑制细胞进入G2/M期(P<0.05)。单独应用罗哌卡因,能够抑制细胞进入G2/M期(P<0.05),低浓度吗啡与罗哌卡因联合应用对于将细胞抑制在G0/G1期和S期具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 吗啡复合罗哌卡因能够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具有联合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8.
韦尼克脑病(WE)是临床上罕见的代谢性脑病,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鉴别诊断困难。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HS)合并非酒精性WE鲜有报道,两种疾病症状和体征重叠,使WE的鉴别诊断更加困难,更易漏诊。本文报道1例HHS合并非酒精性WE患者的诊疗经过,经WE诊断性治疗——硫胺素肌肉注射后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愈后良好。本文同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WE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降低WE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69.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及腹腔液TSA LS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了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及腹腔液总唾液酸(TSA)和脂质结合唾液酸(LSA)含量,并与正常女性及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比较。结果表明: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及腹腔液TSA、LS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及健康对照者(P〈0.01,P〈0.001),且血清及腹腔液TSA、LSA含量随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的加重而升高(P〈0.05,P〈0.01)。提示血清及腹腔液TSA、LSA含量的测定可用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