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TTV感染:病毒性肝炎研究的新热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12月日本学者Nishizawa等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从1例不明病原的输血后肝炎病人的血清中首次获得一个新的病毒基因克隆(N22)。经与基因库中已登记的序列比较,未发现相同或相似的基因序列。随后Okamoto等从1名转氨酶升高的献血员血标本  相似文献   
12.
13.
我们主要观察拉米夫定、膦甲酸钠及中药乙肝散抗病毒疗效及不良反应。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109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为我院1999年3月至2000年5月期间的住院患者,均符台第十届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l]。年龄18~52岁,男86例,女23例。轻度76例,中度33例。入选病例治疗前半年内ALT、AST异常;血清HBsAg、HBeAg及HBV DNA均为阳性,排除甲、丙、戊、丁等肝炎重叠感染,未用过抗病毒和免疫调节药物治疗。 2.治疗方法及观察指标:109例患者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大鼠TIMP1 miRNA慢病毒RNAi载体,并观察其转染HSC-T6细胞后对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BLOCK-iT Poll miR RNAi Expression System with EmGFP要求,应用在线miRNA设计工具http://maidesigner.invitrogen.com/maiexpress/,针对大鼠TIMP1基因(GenBank:U06179)的598位点设计、合成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后,与载体pcDNA TM^6.2-GW/EmGFP-miR连接,转化Top10感受态细胞,构建TIMP1 miRNA慢病毒RNAi载体。经PCR扩增及测序鉴定正确后,以脂质体Lipofectimine TM^2000介导转染经TGF-β1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24、48、72h后收集细胞,应用RT-PCR鉴定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经PCR及测序鉴定构建的TIMP1 miRNA慢病毒RNAi载体正确;将其转染经TGF-β1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48h即可见TIMP1 mRNA表达量下降,72h检测不到TIMP1 mRNA的表达,而未转染组及转染pLacZ-miR/GFP(阴性对照)组未见此改变。结论成功构建大鼠TIMP1 miR—NA慢病毒RNAi载体pTIMP1-miR/GFP;pTIMP1-miR/GFP使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TIMP1基因沉默。提示了RNA干扰可使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子TIMP1基因沉默,为RNA干扰技术进一步应用治疗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丙肝患者血清HCV-RNA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及肝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06例疑似HCV感染患者的血清HCV-RNA,ELISA法检测抗-HC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对部分患者行肝穿刺检查。结果:306例血清标本中,HCV-RNA和抗-HCV均阳性155例,HCV-RNA阳性而抗-HCV阴性36例,HCV-RNA阴性而抗-HCV阳性45例。在排除了甲型、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后,23例丙肝患者在HCV-RNA检测前后10d内,曾进行过肝脏病理检查,HCV-RNA含量和ALT浓度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相关性不显著。结论:HCV-RNA和抗-HCV的检测是诊断HCV-RNA感染的重要指标。但HCV-RNA含量和ALT浓度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由单核巨噬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多肽,目前被认为是参与多种生理与免疫过程的重要介质。1962年Omalley等首次证实经内毒素处理的鼠血清中含有一种促使肿瘤坏死的成分。1975年Carswell将卡介苗(BCG)及内毒素注射于小鼠,其血清中发现一种使小鼠肿瘤发生坏死的物质,称之为TNF,并提出此因子由内毒素激活的巨噬细胞(MG)所产生,不仅具有使肿瘤坏死化的作用,且参与抗感染、凝血、发热、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恶病质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Schleffenbaum研究表明,TNF对脂肪细胞内脂蛋白酶活性、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及肝细胞等功能均有影响。TNF与许多疾病有关,在疾病防治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就TNF与肝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人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株中父系表达基因10(PEG10)的遗传印记状态.方法 从40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15例正常肝组织、5株肝癌细胞(PLC/PRF/5、SMMC 7721、HepG2、Hep3B、SK-HEP-1)、2株正常肝细胞(changliver、HL7702)中提取基因组DNA,针对PEG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片段经测序分析基因型;从杂合样本中提取总RNA进行RT-PCR,对扩增产物测序以检测等位基因表达状态,同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PEG10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与方差分析;两组率的比较用x2检验.结果 40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16例呈杂合状态,15例正常肝组织中3例呈杂合状态,肝癌细胞HepG2扩增片段测序检测到一杂合突变位点,其余组织及细胞株均为纯合状态.杂合样本中,82.4%(14/17)肝癌样本(包括组织及肝癌细胞株)中PEG10基因呈双等位基因表达,发生印记丢失;17.6%(3/17)肝癌样本呈单等位基因表达,提示印记存在.PEG10在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发生印记丢失的肝癌组织与印记存在的肝癌组织相比,PEG10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1,P>0.05).结论 大多数肝癌组织中存在PEG10印记丢失现象,PEG 10印记状态与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18.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的方法。方法利用结核分枝杆菌水解FDA的特点,选用FDA作为荧光染料,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37Rv标准株,临床分离到的20株结核分枝杆菌对RFP、INH、SM和EMB的敏感性,根据细菌培养物在不同浓度药物作用后所检测到的平均荧光强度与阳性对照的比值,从而推断MIC值,并于传统的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株结核分枝杆菌的流式细胞术所得药敏试验结果与绝对浓度法基本一致。结论所建立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可以应用于临床,并有快速、准确、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软肝冲剂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机制是否与抑制TIMP-1的表达有关。方法:用CCl4诱导大鼠的肝纤维化模型(病理分期为0-Ⅴ期),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软肝冲剂和生理盐水治疗2个月后。对肝组织TIMP-1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并检测羟脯氨酸(Hyp)的量,同时检测血清中TIMP-1和TGF-β1的浓度。结果:软肝冲剂能够降低大鼠肝组织中TIMP-1mRNA的表达和胶原蛋白的含量,同时血清中TIMP-1和TGF-β1较CCl4诱导的模型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软肝冲剂治疗肝纤维化可能通过阻止TIMP-1的表达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并筛选出SLC7A11基因表达沉默的肝癌LM3细胞株,为研究SLC7A11基因的表达沉默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针对SLC7A11基因的不同部位合成3个siRNA的寡核苷酸片段,分别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 GPU6/GFP/Neo中。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质粒导入肝癌LM3细胞,24小时后观察细胞内GFP表达情况,并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比较各组细胞SLC7A1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然后用G418对转染细胞进行筛选培养。结果:经酶切分析及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了靶向沉默SLC7A1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 GPU6-SLC7A11-siRNA;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验证,成功筛选出SLC7A11基因表达沉默的肝癌LM3细胞株。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出SLC7A11基因表达沉默的肝癌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SLC7A11基因表达沉默对肝癌细胞发生发展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