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5篇
  1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中国医药科学》2017,(14):11-1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放术治疗直肠癌术后感染的致病菌分布情况以及对干扰素、白介素体内水平的影响。方法自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采取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中,择取43例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腹腔镜组,另择取43例开放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开放组中,统计两组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检测两组术后感染患者的致病菌以及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6.98%,开放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3.26%;两组感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腹腔镜组低于开放组(P0.05)。开放组共检出致病菌株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分布占比为66.67%,革兰阳性菌占比为33.33%;腹腔镜组共检出致病菌株1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分布占比为63.64%,革兰阳性菌占比为36.36%;腹腔镜组检出致病菌株数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IL-2、IL-10、IFN-γ的水平均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具有降低术后致病菌感染概率的优势,对于自身免疫功能的损伤较轻,有利于术后尽早恢复,与传统开放术相比优势更加明显,值得在直肠癌手术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重金属铅(Pb)和镉(Cd)对人胎盘绒毛癌细胞(JAR)中一组S100钙结合蛋白家族成员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实验分别检测乙酸铅(PbAc)和乙酸镉(CdAc)对JAR增殖活力的影响.再进一步采用小于半数致死量的不同浓度的PbAc和CdAc分别染毒JAR细胞24h和48 h,运用半定量RT-PCR检测各染毒组与对照组[金属硫蛋白(MT)为参照,β-actin为内参]S100钙结合蛋白家族成员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bAc (2.5 ~ 20μmol/L)和CdAc (2.5~ 10 μmol/L)染毒24h后对JAR细胞的相对存活率与染毒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且呈线性负相关(r依次为-0.992 4和-0.995 5,P均<0.05),半数致死浓度PbAc为23.15μmol/L,CdAc为8.30μmol/L.半定量RT-PCR检测9个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成员,仅发现S100A10、S100A11、S100A14和S100P有明显表达,其余的S100成员表达较弱或未能检出.染毒24h和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S100A10和S100A11mRNA的表达未发生明显变化,但S100A14 mRNA的表达(除10μmol/L PbAc染毒24 h外)明显上调(P<0.05或P<0.01).S100P的表达经2.5和5μmol/L PbAc染毒24 h后明显上调(P<0.05或P<0.01),但随PbAc浓度增高表达有降低的趋势.而经CdAc染毒24h后各实验组S100P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经染毒48 h后的表达进一步增加,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00P的表达与MT对照的结果相类似.结论:PbAc或CdAc染毒JAR细胞可引起S100A14和S100P mRNA的表达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S100P的变化规律与MT的表现类似,推测这两种钙结合蛋白在重金属毒作用过程中有参与保护细胞的重要作用,可作为细胞应激的分子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与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在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检,同时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及Ⅲ型前胶原(PC-III)、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结果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均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分别为-0.370和-0.356,P值分别为0.02和0.0003);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与PC-Ⅲ、C-Ⅳ、HA和LN均存在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414、0.390、0.419、0.393及0.426、0.375、0.548、0.343,P值均小于0.05)。结论血小板计数、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对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损伤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多指标组合指标法制定的代谢综合征(MS)多元医学参考值标准的应用.方法 以2008年6月至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健康体检的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体检相关数据,随机抽取资料完备的1204例,分别采用多元医学参考值标准、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防治指南)以及2005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修订版(ATP III)制定的MS诊断标准计算该人群MS的患病率,分析各定义下诊断MS的差异和一致性.结果 应用多元参考值、防治指南和ATPⅢ三种标准计算人群MS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9.9%、9.3%和14.8%(P<0.01);男性患病率(分别为10.5%、11.0%和15.1%)高于女性(分别为8.7%、5.8%和13.1%,P<0.01).多元参考值标准下该人群血压异常率为32.6%,低于防治指南和ATPⅢ标准的检出率(均为45.1%);在诊断为MS的人群中,多元参考值对肥胖的检出率最高(78.7%).多元参考值与防治指南以及ATPⅢ的检出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系数分别为0.759和0.715(P<0.01).结论 多元参考值标准分别提出了适合男性和女性MS的诊断标准,对MS各指标检出率有其特点,适用于该地区人群MS的诊断.
Abstract:
Objectt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ference value criterion for metabolic syndrome (MS)established by the multivariate combination indicatrixes method.Methods The data of participants was collected In the chronic disease monitoring site built by the First Afflicted Hospit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from June to December in 2008.One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four peopl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calculate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MS and its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these three criterions proposed by the multivariate combination indicatrixes method,guidelines of dyslipidemia of Chinese adult in 2007,and the Third Report of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NCEP-ATP III2005)in 2005,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and agreement rates between these criterions. Results According to multivariate reference value,guidelines and ATP III,the age-adjusted MS prevalence rates were 9.9%,9.3%and 14.8% respectively(P<0.01),and the prevalence rate in male was more than that in female(P<0.01).The prevalence rate of abnormal blood pressure according to multivariate reference value was 32.6%,which was less than the value of guideline and ATP III (45.1%).Among the MS patients,the detection ratio of obesity diagnosticed by multivariate reference value was 78.7%,which was the highest.The diagnostic agreement rate between multivariate and guidelines.multivariate and ATP Ⅲ(2005)was high and the Kappa value was 0.759 and 0.715 respectively(P<0.01).Condusions,The multivariate reference criterion for MS about male and female has been set up.The multivariate reference value criterion for MS is adaptable for enrolled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55.
二恶英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恶英类化合物是一类持久性环境有机污染物,由于其高毒性、难降解性、强脂溶性和生物蓄积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二恶英毒性作用研究主要涉及生长发育毒性、免疫毒性、内分泌毒性、生殖毒性、以及致癌性等多方面。目前二恶英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有许多,但是,二恶英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较少,本文就二恶英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重金属铅(Pb)和镉(Cd)对人胎盘绒毛癌细胞(JAR)中一组S100钙结合蛋白家族成员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实验分别检测乙酸铅(PbAc)和乙酸镉(CdAc)对JAR增殖活力的影响。再进一步采用小于半数致死量的不同浓度的PbAc和CdAc分别染毒JAR细胞24 h和48 h,运用半定量RT-PCR检测各染毒组与对照组[金属硫蛋白(MT)为参照,β-actin为内参]S100钙结合蛋白家族成员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bAc(2.5~20μmol/L)和CdAc(2.5~10μmol/L)染毒24 h后对JAR细胞的相对存活率与染毒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且呈线性负相关(r依次为-0.992 4和-0.995 5,P均0.05),半数致死浓度PbAc为23.15μmol/L,CdAc为8.30μmol/L。半定量RT-PCR检测9个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成员,仅发现S100A10、S100A11、S100A14和S100P有明显表达,其余的S100成员表达较弱或未能检出。染毒24 h和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S100A10和S100A11mRNA的表达未发生明显变化,但s100A14mRNA的表达(除10μmol/L PbAc染毒24 h外)明显上调(P0.05或P0.01)。S100P的表达经2.5和5μmol/L PbAc染毒24 h后明显上调(P0.05或P0.01),但随PbAc浓度增高表达有降低的趋势。而经CdAc染毒24 h后各实喻组S100P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经染毒48 h后的表达进一步增加,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00P的表达与MT对照的结果相类似。结论:PbAc或CdAc染毒JAR细胞可引起S100A14和S100P mRNA的表达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S100P的变化规律与MT的表现类似,推测这两种钙结合蛋白在重金属毒作用过程中有参与保护细胞的重要作用,可作为细胞应激的分子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57.
《预防医学复习题库》课件的使用效果及其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使临床医学本科生对预防医学的整体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应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方法:制作以选择题为主的《预防医学复习题库》软件。结果:将使用该题库2小时及以上的学生归为使用组,将使用题库不到2小时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对使用组及对照组学生《预防医学》结业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学生平均考试分数间的差别不显著(P=0.055);而两组学生选择题的平均成绩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组学生的选择题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预防医学复习题库》对学生掌握、巩固预防医学所授知识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抑郁症自杀行为的遗传度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应用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03例有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先证者)和103例非精神病患者以及他们的亲属资料进行研究,并对抑郁症自杀行为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先证者Ⅰ级亲属自杀行为发生率为4.56%,高于Ⅱ级亲属的1.60%(P <0.01),二者均高于非精神病患Ⅰ级亲属的0.26%(P <0.01);抑郁症自杀行为加权平均遗传度为(57.23±5.70)%;抑郁症自杀行为与阳性自杀家族史、绝望、自责、负性生活事件及妄想等因素有关.结论遗传因素在抑郁症自杀行为中起主导作用,社会心理因素是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59.
HIV辅助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助受体是HIV病毒感染人体所必需的,CCR5是HIV-1感染初期的主要辅助受体。本文主要讲述了CCR5的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多态性对HIV感染和AIDS病程进展的影响和作用原理,并讨论了CCR5与其他辅助受体和配体的相互作用,以及CCR5在治疗艾滋病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亚慢性低剂量2,3,7,8-四氯二苯-并-二(口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染毒对SD雄性成年大鼠海马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32只1月龄SPF级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玉米油)组和低(2 ng/kg)、中(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