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五脏俞麦粒灸治疗髓海不足型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将92例髓海不足型VCIND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组、电针组、西药组,麦粒灸组、电针组各脱落1例,有效纳入患者共90例,每组30例。主穴取心俞、肾俞,配穴取顶中线、额中线、顶旁1线、足三里、三阴交、悬钟、太溪。麦粒灸组与电针组于心俞、肾俞穴分别施麦粒灸法与电针法,余配穴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星期连续治疗5 d,4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西药组口服吡拉西坦片,每次0.4 g,每日3次,连续治疗8星期。8星期后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含量。结果麦粒灸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优于电针组63.3%(19/30)及西药组36.7%(11/30)(P0.05,P0.01)。3组患者治疗后Mo CA评分、ADL评分及血清Hcy和叶酸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麦粒灸组显著优于电针组和西药组(P0.05,P0.01),电针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五脏俞麦粒灸治疗髓海不足型VCIND疗效显著,其对髓海不足型VCIND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降低血Hcy水平及升高血叶酸含量实现。  相似文献   
102.
笔者从2006~2011年采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复合《妇产科学》[1]、《中国妇科学》[2]中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  相似文献   
103.
文章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产生原因:政府因素、医院因素、患者自身素质差异、社会媒体因素、医学人文精神的缺乏以及医患权利不平等.强调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总结了医患沟通的几种形式,重点提出医患沟通的努力方向: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医学人文精神角度定位医院,从主要以单向沟通为主,向双向互动沟通转变,开展健康专题讲座,推行科室出院随访,注重媒体报道的策略,理性报道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浙江余杭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谱的变化,探讨其与体格发育指标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患儿47例作为病例组,按1∶1比例与47名同性别、同身高、同年龄的正常儿童配对.同时测定两组儿童的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抽取静脉血进行血脂检测,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儿童肥胖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单纯性肥胖组儿童的体重、BMI指数、腰围(WC)、臀围(HC)和腰/臀指数(WH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同时血脂谱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P<0.05),但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载脂蛋白A(apoA)则较正常组儿童为低(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谱中的TC、TG、LDL-C分别与儿童W、BMI、WC和WHR指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HDL-C和apoA则与上述指标呈明显负相关(P<0.05);多因素配比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时期超重病史、出生巨大儿、运动时间少、喜食高脂肪、高热卡食物以及母亲、父亲肥胖以及家庭其他肥胖患者是儿童肥胖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浙江余杭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着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预示着单纯性肥胖儿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措施干预下哮喘患者在肺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哮喘患者20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全方位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100人,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改善状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的改善状况方面,观察组(全方位护理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的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在哮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全方位护理组)哮喘患者(99.00%)相比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88.00%)更具优势,程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哮喘患者在全方位护理措施干预下,肺功能状况得到良好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临床效果好,临床中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结石术后早期诊断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79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53例(观察组),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126例(对照组)。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24、48h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WBC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6、24、48h血清PC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清CRP、WBC在术后6h变化不明显(均P>0.05),24、48h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临界值为标准计算术后6h各项指标的阳性率,观察组血清PCT、CRP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WBC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感染监测指标CRP、WBC比较,血清PCT水平能更早提示全身感染情况,在感染性结石术后早期诊断脓毒血症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闭锁蛋白1(claudin1)和闭锁蛋白4(claudin4)的变化,分析其与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分别于发病24h、3d、7d及14d 4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 法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及血清claudin-1及claudin-4含量,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24h时血清DAO、ET含量及claudin-4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而血清claudin-1含量显著下降(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在3d、7d及14d时,患者组血清DAO、ET、claudin-4含量呈下降趋势,但仍持续高水平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24h时的患者组(P<0.05);患者组血清claudin-1含量呈上升趋势,至14d时,患者组血清claudin-1含量仍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较24小时的患者组有所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claudin-1含量与血清DAO、ET含量呈明显负相关(r=-0.678、-0.724,P<0.01);claudin-4含量与血清DAO、ET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634、0.828,P<0.01)。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患者存在明显的肠粘膜功能障碍,肠粘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4表达异常可能是发生肠粘膜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外加参麦注射液。记录Piper疲乏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检查生化指标。结果:实验组疲乏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降低癌症患者的疲乏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9.
大隐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的下肢血管性病变,临床表现为浅静脉曲张、肢体肿胀、足靴部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轻者妨碍生活和工作能力,重者可致不同程度病残。传统的手术方式因切口大、切口多,影响美容,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10.
氨苄西林钠是临床广泛选用的广谱抗生素 , 而甲硝唑注射液因其价格较低 , 是同等剂量替硝唑针的 1/3~ 1/2, 疗效确切 , 是目前抗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品 . 二者合用 , 特别适用于外科、妇产科的深部感染患者 . 但目前供临床参考使用的 < 256种注射液配伍变化检索表 > 却标明两者属配伍禁忌 , 给临床使用带来不便 . 本文通过对两者药剂学配伍后 , 不同时间段的含量及 pH值测定 , 考察两者药剂学配伍的可行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