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1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了解江苏省扬中市40~69岁高危人群食管癌发病情况。方法 2011-2017年运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扬中市食管癌高发区选取部分自然村,以其中40~69岁户籍居民作为目标人群,共筛查14 687人次,经内窥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食管癌。结果 筛查共发现341人患有食管癌前病变,检出率为2.32%(341/14 687),其中轻度异型增生234人(1.59%)、中度异型增生107人(0.73%)。食管癌阳性病例77人,检出率为0.52%,其中重度异型增生和(或)原位癌41人(0.28%)、早期癌19人(0.13%)、中晚期癌17人(0.12%)。筛查早诊率为77.92%(60/77),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食管各级病变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但男女性早期癌和中晚期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中晚期癌症外,各级食管病变检出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5),中晚期癌检出率在60~岁年龄组达到最高(0.39%,10/2 547),65~岁组略有下降。结论 食管癌筛查项目能够在高危人群中发现相当数量的癌症及癌前病变患者,对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意义重大。同时应当重视高危人群中的男性和老年群体,以此提高食管癌早期病例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镇江市户籍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分布变化情况,探讨此期间相关防控措施的实施及生活方式改变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26日—3月27日为镇江市新冠疫情防控一级、二级卫生应急响应期,选取2018—2020年同期镇江市户籍居民死亡数据,应用超额死亡理论中的事例分析法,对新冠疫情防控卫生应急响应期内超额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新冠疫情防控卫生应急响应期间,镇江市户籍居民死亡人数显著低于对照期水平(RR = 0.91,95%CI:0.87~0.95),超额死亡情况主要体现在男性(RR = 0.86,95%CI:0.81~0.92)和65岁及以上年龄组(RR = 0.91,95%CI:0.87~0.96)人群。分病种超额死亡情况分析显示,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显著低于对照期水平(RR = 0.88,95%CI:0.82~0.95),超额死亡情况主要体现在45~64岁(RR = 0.72,95%CI:0.53~0.98)和65岁及以上年龄组(RR = 0.85,95%CI:0.76~0.96)人群;急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显著低于对照期水平(RR = 0.52,95%CI:0.36~0.74)、(RR = 0.58,95%CI:0.49~0.68),超额死亡情况主要体现在65岁及以上年龄组(RR = 0.53,95%CI:0.36~0.77)、(RR = 0.57,95%CI:0.49~0.68);男性45~65岁年龄组伤害的死亡人数显著低于对照期水平(RR = 0.56,95%CI:0.35~0.88);女性45~65岁年龄组恶性肿瘤的死亡人数显著高于对照期水平(RR = 1.40,95%CI:1.05~1.86)。不同特征人群超额死亡情况对比分析显示,男性的超额死亡情况显著低于女性(RRR = 1.13,95%CI:1.04~1.22),与恶性肿瘤超额死亡情况相比,心脑血管疾病(RRR = 1.19,95%CI:1.09~1.30)、急性呼吸系统疾病(RRR = 2.04,95%CI:1.67~2.40)、慢性呼吸系统疾病(RRR = 1.82,95%CI:1.65~2.00)的超额死亡情况显著降低。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响应期间,相关防护措施及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了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3.
本文报道了在血吸虫病调查中发现1例缩小膜壳绦虫感染儿童,用吡喹酮治愈。  相似文献   
24.
大面积江滩药物灭螺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多年来,江滩灭螺受诸多因素影响,其力度已远不能控制钉螺扩散,造成了钉螺面积、阳性螺面积和疫情的回升。为遏制螺情和疫情增长势头,2004年春季灭螺时,我们选用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发的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和25%氯硝柳胺悬浮剂,以及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  相似文献   
25.
26.
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伍用治疗钩虫、鞭虫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伍用驱治钩虫和鞭虫感染的疗效。方法用伊维菌素6mg和12mg分别伍用阿苯达唑200mg顿服治疗钩虫感染者,伊维菌素12mg伍用阿苯达唑200mg顿服治疗鞭虫感染者;同时,用阿苯达唑400mg顿服分别治疗钩虫和鞭虫感染者。用虫卵阴转率评价疗效。结果6mg和12mg伊维菌素伍用阿苯达唑治疗钩虫感染者,其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3.3%和95.5%,12mg伊维菌素伍用阿苯达唑治疗鞭虫感染者,其虫卯阴转率为94.3%;而单用阿苯达唑治疗钩虫和鞭虫感染者,其虫卵阴转率分别为66.7%和47.1%。结论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伍用驱治钩虫和鞭虫感染的效果良好,两药有协同作用,而不良反应轻微、短暂。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伍用驱治钩虫和鞭虫感染的疗效。 方法 用伊维菌素 6mg和 12mg分别伍用阿苯达唑 2 0 0mg顿服治疗钩虫感染者 ,伊维菌素 12mg伍用阿苯达唑 2 0 0mg顿服治疗鞭虫感染者 ;同时 ,用阿苯达唑40 0mg顿服分别治疗钩虫和鞭虫感染者。用虫卵阴转率评价疗效。 结果  6mg和 12mg伊维菌素伍用阿苯达唑治疗钩虫感染者 ,其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93 .3 %和 95 .5 % ,12mg伊维菌素伍用阿苯达唑治疗鞭虫感染者 ,其虫卵阴转率为 94.3 % ;而单用阿苯达唑治疗钩虫和鞭虫感染者 ,其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66.7%和 47.1%。 结论 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伍用驱治钩虫和鞭虫感染的效果良好 ,两药有协同作用 ,而不良反应轻微、短暂。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IHA法用于检测健康人群血吸虫抗体的效果。方法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是检测血吸虫病人血清抗体的常用方法,即将可溶性血吸虫卵抗原(蛋白质分子)吸附于红细胞载体上,使其成为致敏红细胞,这种红细胞与病人血清中的抗体相遇时,在适宜条件下,由于红细胞表面吸附的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红细胞也被动地凝集起来,肉眼可见,为阳性反应。按照《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方案》要求,采用IHA法对所采血样进行血吸虫抗体检测,当受检者血清1∶10稀释出现"++"(50%的血球凝集)反应时作为阳性反应的起点。结果共检测血样503份,检出血吸虫抗体阳性人群30例,阳性率为5.96%,其中1∶10阳性反应9例,占阳性反应的30%;1∶20阳性反应18例,占阳性反应的60%;1∶40阳性反应3例,占阳性反应的10%。结论 IHA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结果易判断,在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2005年6月~8月,扬中市某小学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共发病28例,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概况1.1发病情况某小学共有21个班级931名学生,2005年6月~8月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28例,罹患率3.0%。其中6月10日~17日共发生14例,占总发病数的50.0%,6月17日~8月8日发生14例。1.  相似文献   
30.
了解扬中市暗娼人群基本情况,为艾滋病的防控措施、流行趋势的预测、卫生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市卫生监督所提供的资料,掌握2012年该市涉性娱乐场所分布及登记的暗娼人数;采用分层抽样实地考察涉性娱乐场所暗娼人数;应用普查法估算该市暗娼人群基数。结果该市涉性娱乐场所前期登记暗娼人数644人,按照普查法估算暗娼人数为717人,年龄主要集中在18~50岁,该人群占相应年龄段女性人口的比例为0.97%。高档场所前期登记的暗娼数与实际调查数不符现象最为严重,估算该类场所漏报的暗娼人数占前期登记数的30.18%。结论运用普查法估计暗娼人群简便可行。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娱乐场所尤其是高档场所的监管与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