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4篇
  免费   648篇
  国内免费   267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454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1298篇
内科学   612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232篇
特种医学   186篇
外科学   439篇
综合类   6387篇
预防医学   1026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787篇
  20篇
中国医学   1860篇
肿瘤学   190篇
  2024年   191篇
  2023年   700篇
  2022年   419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614篇
  2019年   521篇
  2018年   578篇
  2017年   408篇
  2016年   524篇
  2015年   530篇
  2014年   1091篇
  2013年   1457篇
  2012年   1787篇
  2011年   1899篇
  2010年   1486篇
  2009年   123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目的:观察枸杞复方颗粒制剂防治紫外线(UVB)诱导的黄褐斑小鼠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4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及中药组,每组10只。造模前1 d开始药物干预,阳性组灌胃100 mg/kg维生素C水溶液;中药组灌胃9.3 g/kg枸杞复方颗粒制剂水溶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连续干预15 d。药物干预第2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连续14 d照射UVB (每天2次,每次1 h)诱导小鼠形成黄褐斑。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皮肤黑色素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皮肤组织酪氨酸酶、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表现出皱纹和暗沉,表皮上皮细胞、炎症细胞及皮脂腺出现增生,皮肤组织中黑色素、酪氨酸酶和MDA水平增加(P<0.05);T-AOC、CAT和T-SOD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中药组小鼠皮肤损伤有所缓解;皮肤组织中黑色素、酪氨酸酶水平降...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抗结核药缓释涂层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体内的释药性能及组织分布特性。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体重3.00±0.25kg,通过椎体钻孔、浸注结核杆菌法构建并筛选脊柱结核模型120只,按"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和吡嗪酰胺(PZA,Z)"给药剂型及途径不同,将模型分为4组,每组各30只:A组,缓释材料组,病灶局部置入缓释抗结核药缓释涂层(300mg/kg)+自体髂骨;B组,局部给药组,病灶局部置入HRZ药物晶体(H,12.5mg/kg;R,12.5mg/kg;Z,25.0mg/kg);C组,灌喂给药组,每日固定时间灌喂给药(H,12.5mg/kg/d;R,12.5mg/kg/d;Z,25.0mg/kg/d);D组,假手术灌药组,每天固定时间给药(剂量:H,12.5mg/kg/d;R,12.5mg/kg/d;Z,25.0mg/kg/d)。四组单次给药剂量相同,其中A、B两组单次给药,C、D两组研究期间连续多次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7d、14d、28d、84d)各组静脉血、腰大肌以及骨组织(病灶椎体)中H、R及Z的药物浓度,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观察其释药性能及组织分布特性。结果:4组单次给药剂量相同,A、B两组HRZ各药的给药总剂量均显著小于C、D两组(P0.01)。A组术后(7d、14d、28d、84d)腰大肌及骨组织中H、R及Z的药物浓度均显著高于C、D两组(P0.01)。A组术后(7d、14d、28d、84d)静脉血中H、R及Z药物浓度均极低或检测不到(P0.05)。A组在腰大肌及骨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平缓,无突释现象出现。A组腰大肌H(14.22±1.07μg/ml)、R(12.66±1.12μg/ml)、Z(28.93±1.30μg/ml)的浓度和骨组织中H(12.46±0.29μg/ml)、R(10.34±0.32μg/ml)及Z(26.21±0.82μg/ml)的浓度在给药后第7d时最高,至给药后第84d时H、R及Z的浓度降至最低,此时病灶骨组织中H(6.69±1.42μg/ml)、R(6.28±0.77μg/ml)及Z(19.88±0.90μg/ml)的浓度在各检测时间点均≥10倍的最低抑菌浓度。B组术后7d时腰大肌H(8.19±1.98μg/ml)、R(16.87±3.03μg/ml)、Z(91.18±11.12μg/ml)及骨组织H(5.70±1.25μg/ml)、R(13.06±1.26μg/ml)、Z(79.00±8.68μg/ml)中的药物浓度较高,此后急剧下降,至术后28d时腰大肌及骨组织中已检测不到药物(H、R及Z)浓度。B组静脉血中的药物(H、R及Z)浓度极低或检测不到。C、D两组静脉血、腰大肌及骨组织在各检测时间点均可测得药物(H、R及Z)浓度。C组及D组骨组织中药物(H、R及Z)的浓度均维持在相对平稳的较低水平。结论:缓释HRZ材料在兔脊柱结核病灶局部释药性能满意,组织分布特征为病灶局部高药物浓度而外周低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究结核分枝杆菌Ag85B的真核表达质粒pcD-Ag85B经肌肉免疫后对小鼠结肠黏膜SIgA及菌群的影响。方法 以pcDNA3.1+为真核表达载体,将信号肽基因和编码Ag85B的Rv1886c基因共963 bp核苷酸序列连接到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Ag85B。通过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无误后,将pcD-Ag85B重组质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癌细胞(CHO)并验证其表达。采用微针注射法将pcD-Ag85B重组质粒经大腿肌肉免疫C57BL/6J小鼠;初免后42 d收集小鼠粪便及结肠黏液进行16S RNA高通量测序和菌群结构分析,并测定SIgA特异性抗体效价。结果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Ag85B并检测到Ag85B蛋白的特异性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5×10~3,与预期相符。一免疫后42 d,Ag85B组小鼠结肠厚壁菌门-乳杆菌属的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和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丰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均P<0.05);肠粘膜SlgA效价为1∶4500。结论 成功获得表达Ag85B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用该质粒免疫能诱导小鼠结肠粘膜产生体液免疫效应,改善结肠益生菌-乳酸杆菌群丰度。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特异性抗原Eg-00512的生物信息学特征。方法通过NCBI数据库获取Eg-0051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使用ProtParam在线软件分析Eg-00512蛋白的理化性质;采用SOMPA在线软件分析蛋白的二级结构;使用IEDB在线软件预测Eg-00512蛋白的亲水性、柔韧性、表面可及性、β-转角;应用SWISS-MODEL在线服务器分析蛋白氨基酸序列并组合模板和Eg-00512蛋白的三级结构;B细胞表位采用在线软件IEDB及BcePred综合预测,T细胞表位采用在线预测软件SYFPEITHI分析确定。结果Eg-00512蛋白由1254个氨基酸组成,理论pI值6.15;归类于稳定蛋白质,属于亲水性蛋白。Eg-00512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51.28%,延伸链占17.22%,β-转角占4.78%,无规卷曲占26.71%。Eg-00512蛋白B细胞表位数量各为8个;有13个CTL和14个Th细胞优势表位。结论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含有多个优势B、T细胞抗原表位,为包虫病的诊断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的:本研究针对福建省当前医养护理员的现状,基于医养结合背景下养老服务的需求,设计一个较为科学、系统、规范的医养护理员培训体系,为福建省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从而提高福建省医养护理员的整体素质。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结合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医疗护理员培训与规范服务和管理标准,并基于实地调查法和深入访谈法,对医养护理员现状进行调查,拟定医养护理员的培训体系框架。结果:教学系统设计(ISD)作为一种常用的培训体系设计模型,针对目前福建省医养护理员及其培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ISD模型的养老护理员培训体系。结论:基于ISD培训体系设计模型,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环节,构建了医养护理员培训体系,并详细介绍每个环节可操作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可根治性切除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术前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切除术胃印戒细胞癌的173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AFR)临界值,分为低AFR组(n=50)和高AFR组(n=123),对比2组临床病理资料及不同AFR表达水平总生存期(OS)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对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AFR预测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0.603(95%CI:0.512~0.695,P<0.05),最佳截断值为11.4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44和0.79(P<0.05)。AFR低水平组与AFR高水平组在患者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肿瘤T分期、TNM分期、Borrmann分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AFP组患者的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0.8%和40.3%,高AFR组患者的3年及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2.0%和65.3%,低AFR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高AFR组患者(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索居家步行锻炼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5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愿意坚持每天完成半小时的步行锻炼分为步行锻炼组和常规管理组,12周后分析2组患者管理前后心肺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步行锻炼组患者管理后的心肺运动试验指标VEmax、BR及Rmax较管理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管理组患者则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步行锻炼组和常规管理组患者管理前后VO2max/kg、AT、MET、Wmax、VO2/HR、HRmax、HRR及SPO2等心肺运动功能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的居家步行锻炼并不能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但坚持每日散步的生活习惯可能会改善COPD患者的通气功能,应积极鼓励稳定期COPD患者提高日常体力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联合Th1/Th2细胞因子等相关指标的特征,为早期识别脓毒症生物标志物变化及判断预后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脓毒症患者84例,根据疾病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同期选取1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T、CD8+T细胞、CD19+B细胞、NK细胞)及血清Th1/Th2细胞因子谱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NLR)等;全自动血浆蛋白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免疫层析法检测降钙素原(P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血气分析(氧分压、乳酸、二氧化碳分压等)。Pearson方法分析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指标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关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  相似文献   
59.
吴龙  赵鑫  刘莉  陆志东  李鹏 《宁夏医学杂志》2023,(5):420-423+384
目的 分析AI术前三维规划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预测假体型号及髋臼假体位置精准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术前使用AIHIP软件辅助完成初次THA的患者共148例,列为AI规划组;术前采用传统X线二维规划辅助完成THA的患者共87例,列为传统规划组。比较2组术前规划预测假体型号准确率,髋臼假体的外展角、前倾角及位于Lewinnek安全区、Callanan安全区的比例。结果 AI规划组预测假体型号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规划组(P<0.05);AI规划组与传统规划组术后髋臼杯假体的外展角、前倾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I规划组术后髋臼假体位于Lewinnek安全区及Callanan安全区的比例均高于传统规划组(P<0.05)。结论 AI术前三维规划在预测假体型号方面明显优于传统X线胶片模板二维规划,提高了髋臼假体植入的准确性及髋臼假体位于安全区内的比例。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预防性镇痛对肩关节镜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和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接受在侧卧牵引位下行择期单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GA组,n=30)和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NA组,n=30)。记录患者入室(T0)、切皮时(T1)、手术开始10 min(T2)、手术开始30 min(T3)、手术开始1 h(T4)、出室(T5)时间段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手术中输液量、尿量、出血量及冲洗液中肾上腺素使用量,术中及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其他麻醉药物的使用情况;记录手术时长、麻醉时长、拔管时间、恢复室恢复时间(PACU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记录拔管后5 min、术后1 h、术后4 h、术后8 h、术后16 h、术后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NA组患者在T1、T2、T3、T4、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