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6篇
内科学   16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786篇
预防医学   15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34篇
  1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在不同时间断蒂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6~30个月,按皮瓣断蒂时间分为四组。其中A组断蒂时间14~21d共33例,B组断蒂时间22~28d共27例,C组断蒂时间29—35d共22例,D组断蒂时间〉35d共23例。术后对皮瓣成活率、伤口感染率、肩关节功能恢复、手功能恢复、皮瓣质地、恢复伤前活动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四组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与手功能恢复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肩关节功能1周恢复率(97.0%,32/33)高、伤口感染率(39.4%,13/33)低、恢复伤前活动时间[(6.2±0.8)周]短,与B、C、D组的74.1%(20/27)、59.1%(13/22)、17.4%(4/23),63.0%(17/27)、81.8%(18/22)、100.0%(23/23),(8.1±1.6)、(9.7±2.2)、(10.5±1.6)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术后14-21d断蒂存活良好,合并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2.
93.
刘琼  邓小军  黄小英 《山东医药》2014,(24):108-109
肺结核咯血患者实施多支血管栓塞使止血成功率提高,术后复发减低,但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可能[1~4]。我院对15例多支血管参与供血的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多支血管栓塞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09~2012年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15例,均有支气管动脉之外的其他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男10例、女5例,  相似文献   
94.
95.
文题释义:骨诱导膜技术:包含体内形成诱导和诱导膜内植骨2个阶段,其中体内形成诱导膜首先行骨缺损部位彻底清创,依据骨折具体状况选取合适固定方式对骨折行稳定固定,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填充骨缺损部位,感染性骨缺损则依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或经验采用含敏感抗生素骨水泥。该术后6-8周纵行切开诱导膜结构,小心去除骨水泥,采用钻头或骨锉去除两侧骨端和髓腔硬化骨,促进植骨融合,于骨膜内填充自体松质骨,缝合诱导膜,预防移植骨重吸收。 Iliazarov外固定牵张成骨:经过应力牵拉刺激加速骨折断端间充质干/祖细胞分化增殖,加速生成新骨与肢体重建,在修复骨缺损时还可恢复肢体长度完成骨折断端加压愈合。但Iliazarov外固定牵张成骨需要长时间固定,技术操作复杂,治疗周期长,费时费力。 背景:采用膜诱导技术治疗长段骨缺损具有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等优势,既往研究多采用该技术治疗软组织条件较好的骨缺损患者,对于骨缺损且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大或者伴随感染等患者的研究较少。 目的:分析膜诱导技术联合皮瓣移植修复长段骨缺损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的长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15例,平均年龄(47.15±8.16)岁,创面软组织缺损面积5.1 cm×3.4 cm至21.8 cm×9.4 cm,骨缺损长度5.8-19.5 cm,平均(11.4±2.3) cm。对于创面轻度污染者行清创、骨折外固定、骨缺损区域骨水泥填塞,局部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覆盖皮肤创面;对于创面感染患者,先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再填充骨水泥及皮瓣手术。一期术后8-12周行二期植骨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试验获得南华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创面轻度污染的9例患者,清创后固定外固定架、填充骨水泥和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均未发生感染;②6例感染患者清创封闭式负压引流一二周完全控制感染后进行填充骨水泥和皮瓣手术,创面愈合;③15例患者在骨缺损二期植骨以后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在8-12个月间,平均(9.18±2.10)个月;④结果表明,膜诱导技术联合皮瓣移植可有效治疗长段骨缺损并软组织缺损。 ORCID: 0000-0002-6182-9993(陈彦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6.
97.
98.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同时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对两组病人进行健康评估、心理测评,对健康达标率、心理状况、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的健康评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手术前和手术后1个月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和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情绪疗法对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术后健康状况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减少心理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改善病人预后生活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介绍护理讨论会在临床带教中的运用,认为在临床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开展护理讨论会,有利于护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护生对知识的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能力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2014—2015年在普外科实习的160名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在传统基础上应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调查两组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护生的课堂兴趣、课堂气氛、教学形式满意度、自信力评分[(70.06±1.02)、(57.49±2.22)、(62.45±0.80)、(75.75±6.41)分与(84.34±0.72)、(70.56±0.65)、(79.95±0.74)、(88.80±6.6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应急事件处理、健康教育评分[(70.91±11.53)、(82.92±5.22)、(73.45±6.50)、(76.25±6.43)分,(86.58±8.40)、(91.86±3.60)、(86.90±6.48)、(89.09±6.8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标准化病人在临场实习带教中具有行之有效的作用,能明显提高培训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