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的:对乌兰浩特地区防风直播生产田、育苗田、移栽生产田的不同播种量或移栽密度进行对比研究,筛选出不同生产田的适宜播种量或移栽密度以指导生产实践。方法:测量和比较不同播种量及移栽密度下药材的亩产量、根粗、鲜根重、根条数。结果:药材生产田随着播种量或移栽密度的增大,药材亩产量增加,但根部各指标值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育苗田的播种量仅对样方内株数影响较大,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但是当密度增加到19 g·m~(-2)时,其余指标值及亩产量明显较低。结论:直播田适宜播种量为3 g·m~(-2),播种密度为16株·m~(-2),垄上单行播种;育苗田适宜播种密度为15 g·m~(-2);移栽田适宜移栽密度为17株·m~(-2),株距10 cm。  相似文献   
62.
目的:以层次分析法和正交设计法优选甘草总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总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甘草粉末以20倍量水,90℃,提取2次,每次提取1.5 h。结论:基于AHP法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提取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该提取工艺简便、快捷,可用于甘草总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同时提取,为甘草资源综合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在大专二年级护生中应用中文版照顾临终病人态度量表,根据临终关怀授课前后的变化分析量表的性能,并为临终关怀课程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文版在照顾临终病人态度量表对110名大专二年级护生在开课前后进行测量。[结果]中文版照顾临终病人态度量表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3;去除任一项,量表的稳定性均在0.790~0.810;课程前后量表的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条目4、条目10、条目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照顾临终病人态度量表在大专护生中应用性能较好;护生照顾临终病人的态度受临终关怀课程影响,但总体正性影响较小,提示应深化临终关怀教育,需在内容、学时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64.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失眠症近年来在我国各个地区分布越来越广泛,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本文对有关失眠症治疗的文献进行总结,探讨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5.
心为神明之主,心包络代其行令而受邪,故在温病中邪气作用于人体所致心经之病变与心包络之变动最为显著的影响体现在神明之变,故多以神昏、神志异常为其主要的征象。邪入心包络与心经热邪二者虽有相似的病机和相同的临床证候,但亦有不同之处。中医讲求审症求因、辨证论治,故其治法也不唯一。  相似文献   
66.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有关动物类中药抗血栓作用文献,总结动物类中药抗血栓的药物情况、有效成分及分离提取方法、抗血栓机制,为科研机构及临床继续开发动物类中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中药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L.)Kitam.]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等手段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5,7,4’-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5,7,4’-trihy-droxy-6-methoxy-flavanone,1),对羟基苯乙酮(4’-Hydroxyacetophenone,2),原儿茶酸甲酯(protoeatechuic-acid-methyl-ester,3),胡萝卜苷(daucosterol,4),L-2-O-甲基-手-肌醇(L-2-O-methyl-chiro-inositol,5)间苯三酚(phloroglucinol,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线叶菊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8.
刘巧娟  张国骏  徐玲 《辽宁中医杂志》2014,(6):1150+1152-1152
《伤寒杂病论》分列伤寒和杂病两类不同疾病而辨证论治,"热病"和"有相对稳定的特征性症状之病"两大体系的不同辨治方法最后落实于方证之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六经辨证方法体系应用于"热病"辨治,更是对机体抗邪一般规律的辨治;通过对仲景论"烦热"七方证之辨,探讨用六经辨证思维论治"烦热"。临证时六经辨证有助于方证之辨,于复杂病证举纲则目易张;亦拓宽思维,结合病家体质、自身中毒等方面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69.
"先后分治"思想在《伤寒论》中体现颇多,本文对"先后分治"思想作初步探讨。在解析第104条的基础上,提出人体抗病机能和抗病趋向在辨治中的重要性;据此,在疗疾中,运用"先后分治"思想,因机能之强弱,因趋向而利导,循序治疗。并列举《伤寒论》原文及古今医案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0.
目的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为李东垣创制的著名方剂,临床涉及病种甚多,主要有两大作用: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痊愈;二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专门治疗"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不任风寒乃生寒热"的脾胃之气不足诸证。方法通过失音案、经行眩晕、漏证、低烧等病例验证该方的临床应用范围。结果 4个临床验案均有效,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补中益气汤在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只要病机相关,辨证准确,灵活运用该方可以治疗多种病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