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8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Li D  Song YM  Zhan Q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4):3156-3159
目的 探讨长片段非编码RNA--肝癌高表达基因(HULC)RNA在不同的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其邻近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在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系中检测HULC RNA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 寻找与其邻近的基因,再通过实时PCR技术检测HULC对邻近基因的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 在检测的8株细胞系:人胚肾细胞系293T,食管癌细胞系EC9706、KYSE150,结肠癌细胞系HCT116,肝癌细胞系SMMC7721、HepG2以及肺癌细胞系H446、H1229中,非编码RNA HULC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量特异性升高.HULC基因的附近(<1000 bp)没有编码基因存在,与其距离最近的基因是SLC35B3,且间距在约200 000 bp.与HULC RNA表达量较低的SMMC-7721细胞相比,内源性高表达HULC RNA的HepG2细胞中SLC35B3的转录更高[(0.477±0.040)%比(0.129±0.004)%,P<0.01].在SMMC7721细胞中转染pcDNA3.1-HULC质粒后,其邻近基因SLC35B3表达略微升高.而通过RNA干扰的方法 敲降HULC RNA后,SLC35B3基因的表达也随之下降.HepG2细胞转染2条小干扰RNA(siRNA)后,SLC35B3基因的表达分别为[(0.283±0.007)%和(0.387±0.015)%],并且第1条siRNA转染后与阴性对照[(0.477±0.0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癌细胞HepG2中特异性高表达的非编码RNA HULC对其邻近基因SLC35B3的表达有一定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两种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和乳腺浸润性癌(简称乳腺癌)中stomatin like protein-2(SLP-2)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46对喉癌及喉正常上皮组织中SLP-2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其中10对标本的SLP-2蛋白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了104例喉癌组织芯片和263例乳腺癌组织芯片中SLP-2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SLP-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RT-PCR结果显示SLP-2基因在46例喉癌中的38例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升高(83%,38/46),喉正常上皮组织中表达阴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有7例喉癌组织中SLP-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应的喉正常上皮组织.喉癌组织芯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全部20例喉正常上皮组织的阴性表达(0/20)相比,SLP-2蛋白染色在104例喉癌组织中有36例出现了过表达(34.6%,36/104;P=0.000).与喉正常上皮表达相比,喉癌组织中SLP-2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升高.SLP-2蛋白过表达与喉癌患者的临床分期较晚(P<0.01)和淋巴结发生转移(P=0.003)密切相关.乳腺癌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阴性表达(0/10)相比,SLP-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呈现过表达(52.5%,138/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该蛋白的过表达与乳腺肿物的大小(P=0.020)、淋巴结转移(P<0.01)、临床分期Ⅲ期(P<0.01)以及发生远处转移(P=0.002)密切相关.此外,还与HER2/neu蛋白的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37),生存分析表明,SLP-2蛋白过表达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显著降低.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HER2/neu蛋白表达和SLP-2蛋白表达可能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 SLP-2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喉癌和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密切相关,并可能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3.
<正>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是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群体,它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是形成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和肿瘤不断扩大的源泉。现有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是针对肿瘤组织内的大多数细胞,而不是肿瘤干细胞。即使99.99%的肿瘤细胞被杀死,但只要有0.01%的肿瘤干细胞存在,仍然会造成肿瘤的复  相似文献   
94.
目的:检测分析抗肺癌单克隆抗体40E11识别的靶抗原在肺癌细胞系及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单克隆抗体40E11体内外抑瘤功能,并初步鉴定其识别的抗原蛋白,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候选抗体药物及靶标.方法: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单克隆抗体40E11所识别的靶抗原在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定位,免疫组化检测其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CCK-8法检测分析40E11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裸鼠体内治疗实验研究40E11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ing鉴定该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的分子量.结果:单克隆抗体40E11识别的抗原在人肺腺癌细胞(A549、GLC-82、ANIP-973)、人肺鳞癌细胞(GLC-P)的胞内及胞膜均有表达;该抗原在84.6%的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上调;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40E11明显抑制肺癌细胞体外生长;抗体治疗实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40E11明显抑制体内肺癌细胞生长,其抑制率达64.4%,P<0.05;蛋白质印迹法显示40E11识别的抗原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0×103.结论:抗肺癌单克隆抗体40E11在体内外能显著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候选抗体药物.  相似文献   
95.
目的:筛选识别肝癌干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并研究其体外的抗肿瘤作用,为肝癌干细胞靶向治疗提供候选抗体药物。方法:无血清悬浮培养及PKH26染色分析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中是否存在肝癌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H-CC97H细胞及其成球细胞中7种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以及MHCC97H细胞中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D90和不同杂交瘤单抗3G7、4F11、11C9、15B7、15D2识别抗原的共表达情况。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和CCK8法检测单抗4F11对MHCC97H细胞及其成球细胞自我更新和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单抗4F11对MHCC97H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结果:PKH26染色实验显示,MHCC97H细胞球体由单个肝癌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MHCC97H细胞球中CD90+MHCC97H细胞比例较亲本MHCC97H细胞显著增加[(18.0±7.5)%vs(2.3±1.0)%,P<0.05]。杂交瘤单抗4F11、3G7、11C9、15B7、15D2均能识别MHCC97H细胞中CD90+MHCC97H细胞,其中单抗4F11对CD90+MHCC97H细胞的识别比例为(47.2±4.4)%,其对MHCC97H成球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远大于对亲本MHCC97H细胞增殖的抑制率[(29.4±3.8)%vs(12.0±2.2)%,P<0.05]。单抗4F11抑制MHCC97H细胞成球,抑制率达(58.0±20.8)%。单抗4F11能显著抑制MHCC97H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抑制率分别为(48.6±5.1)%和(47.6±3.6)%。结论:杂交瘤单抗4F11能特异性识别CD90+肝癌干细胞,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可作为肝癌干细胞靶向治疗的候选抗体药物。  相似文献   
96.
细胞增生主要通过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与分裂形成两个与起始细胞相似的子代细胞的形式进行,这一理论的建立最终成为细胞生物学的理论基石[1].  相似文献   
97.
单核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系细胞在血液中循环并最终迁移到组织中,它们在组织中进一步成熟并发挥免疫防御等多种功能。近年来,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这些细胞的表面标志分子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了相应的细胞亚群。国际免疫学会命名委员会(由英国莱斯特大学免疫学研究所Loems Ziegler-Heitbrock教授为首的18位科学家组成)对这些细胞进行了统一命名,将人和小鼠血液单核细胞分为三种类型:经典型(classical monocytes)、中间型(intermediate monocytes)和非经典型单核细胞(non-classical monocytes);将人和小鼠血液树突状细胞也分为三种类型:浆细胞样(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和两类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目前该分类及其命名已被国际免疫学会批准,该命名将更好地促进科学家之间甚至是学科之间更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硒蛋白P(selenoprotein P,Sel 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胰腺癌病人36例,分别切取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胰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Sel P在各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Sel P在胰腺癌组织的表达率为55.6%,低于其在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率86.1%(P0.05)。另外,Sel P在TNMⅠ、Ⅱ期病人中表达率为60.9%,而在Ⅲ期病人中表达率为53.8%(P>0.05)。结论:Sel 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尚未发现Sel P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99.
郭建宾  段华  钱海利  张颖 《癌症进展》2017,15(12):1380-1382,1388
靶定免疫检查点的治疗为恶性肿瘤尤其是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领域,其中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免疫治疗在包括子宫内膜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展现出极大优势.本文针对PD-1/PD-L1的作用机制及抗PD-1/PD-L1免疫治疗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食管癌KYSE410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超速离心法分离食管癌KYSE410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采用透射电镜及Western blotting观察所获得的外泌体的形态及其标志物;共聚焦显微镜观察KYSE410、KYSE510和YES2细胞摄取荧光染料标记的KYSE410外泌体;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分析3种食管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以及KYSE410外泌体对3种食管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β-catenin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透射电镜下观察KYSE410外泌体具有膜结构,直径分布在30~100nm;3种食管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KYSE410、KYSE510、YES2;KYSE410外泌体能够促进KYSE410、KYSE510、YES2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并增强3种食管癌细胞中β-catenin和p-Akt的表达.结论 来源于高迁移及侵袭能力的食管癌KYSE410细胞的外泌体能够促进自身和低迁移及侵袭能力的食管癌KYSE510、YES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且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和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