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8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鼻咽癌第7版与第8版UICC/AJCC(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分期,对流行病学和结局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 Program,SEER)人群的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验证和比较两版分期系统对鼻咽癌人群,特别是Ⅲ期人群的分期效果。[方法]纳入SEER数据库2010—2019年鼻咽癌患者,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总生存情况,用Log-rank检验检测组间生存差异,Cox回归分析总生存相关预后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为风险比及P值。用时间依赖ROC曲线、AUC值评估变量对于生存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对于总分期,第7版、第8版2年生存率AUC值分别为0.65、0.75,T分期分别为0.65、0.72,N分期分别为0.53、0.57。对于Ⅲ期人群,第7版分期组内存在生存差异(P<0.05),而第8版分期除T1N2M  相似文献   
2.
肿瘤的运动限制了放疗准确性的进一步提高。肿瘤位置的实时监测与追踪是提高肿瘤放疗精度的一种新兴技术。根据所使用的方法大致分为基于非辐射的系统和基于辐射的系统。前者有超声引导、磁共振引导、电磁追踪、光学影像引导、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后者有千伏级、兆伏级X线成像系统和基于CT的引导系统等。本综述回顾了目前放疗中肿瘤实时监测与追踪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各自优缺点以及目前在临床上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探讨GINS2基因对鼻咽癌5-8F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靶向GINS2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感染5-8F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感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INS2 mRNA表达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GINS2蛋白表达的改变;Celigo细胞成像分析、噻唑盐(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 GINS2-shRNA慢病毒载体成功感染5-8F细胞,shGINS2组细胞中GINS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eligo细胞计数结果显示,shGINS2组细胞生长受抑制;MTT结果显示,shGINS2组细胞增殖受抑制;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shGINS2组细胞克隆形成数减少;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shGINS2组细胞凋亡率增高。[结论] 下调5-8F细胞GINS2的水平可抑制细胞生长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探讨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联合顺铂(cisplatin,DDP)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机制。[方法] 采用BALB/c小鼠构建三阴性乳腺癌模型,观察IFN-γ联合DDP的治疗效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UALCAN 和 Kaplan-Meier Plotter 数据平台分析目的基因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治疗组小鼠原位肿瘤体积均显著性缩小(P<0.05),而IFN-γ与DDP联合治疗组小鼠肺转移灶数目显著减少(P<0.01)。 IFN-γ联合DDP促进小鼠三阴性乳腺癌细胞4T1凋亡(P<0.001),并显著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P<0.001)。成纤维细胞L929上清能促进4T1细胞增殖(P<0.01),且该作用被IFN-γ抑制(P<0.01)。谷胱甘肽促进4T1细胞增殖(P<0.001),并且消除了IFN-γ对L929上清促肿瘤增殖的抑制作用(P<0.01)。qRT-PCR结果显示,L929中胱氨酸/谷氨酸反转运体x(xCT) mRNA表达水平显著性下调(P<0.05)。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的xCT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1),xCT高表达与较差的无远处转移生存期存在显著性相关(P<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发生肺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xCT表达水平显著性高于未发生肺转移者(P<0.001)。 [结论] IFN-γ联合DDP可能通过抑制L929 xCT的表达减少谷胱甘肽分泌,从而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研究有望为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 探讨linc01376在鼻咽癌组织与细胞内的表达特征,分析其可能的调控机制。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T-PCR)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织和细胞中linc01376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克隆平板形成实验、流式细胞学检测、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等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测定分子蛋白水平,探索linc01376的下游调控机制。[结果] qT-PCR结果表明,linc01376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鼻咽组织(20.230±1.815 vs 1.281±0.454,P<0.01)。linc01376表达越高,患者分期越晚(χ2=7.670,P<0.05),肿瘤负荷越大(χ2=6.312,P<0.05)。细胞功能学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沉默linc01376明显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5-8F:2.248±0.055 vs 1.790±0.041,t=6.675,P<0.01;CNE2:1.502±0.046 vs 1.012±0.068,t=5.994,P<0.01)、迁移和侵袭能力(5-8F:182.00±8.60 vs 92.67±6.24,t=11.89,P<0.01;CNE2:166.67±8.18 vs 90.67±3.68,t=11.98,P<0.01)。机制研究发现linc01376可通过影响miR-4757调控下游IGF1的表达,最终激活AKT/p-AKT信号通路发挥促进肿瘤进程作用。[结论] linc01376在鼻咽癌进展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可能成为鼻咽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在多种肿瘤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circRNA在鼻咽癌中的异常表达和生物学功能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hsa_circ_0012779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正常人鼻咽上皮细胞NP69及鼻咽癌细胞系CNE2、5-8F、HNE1、SUNE1中hsa_circ_0012779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hsa_circ_0012779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sa_circ_0012779对ELAV样蛋白1(ELAV like protein 1,ELAVL1)表达的影响,通过RNA下拉实验验证hsa_circ_0012779与ELAVL1的直接结合。结果:hsa_c...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探讨对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受累的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患者行全室管膜下区预防性放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纳入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81例HGG患者,入组患者在初诊时影像学上均累及SVZ。入组患者根据放疗范围分为常规放疗+全SVZ放疗组24例及常规放疗组57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分析常规放疗+全SVZ放疗组与常规放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病理分级、病灶位置、病灶数及是否联合SVZ放疗与HGG患者PFS和OS均无相关性(P均>0.05)。年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大于50岁的患者中,常规放疗+全SVZ放疗对比常规放疗中位PFS分别为37个月vs 19个月(P=0.033 ),中位OS分别为25个月vs 21个月(P=0.097);而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中,常规放疗+全SVZ放疗对比常规放疗中位PFS 分别为5个月vs 15个月(P=0.024 ),中位OS分别为15个月vs 32个月 (P=0.202)。[结论]对于年龄大于50岁伴SVZ受累的HGG患者行SVZ预防性放疗可带来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区(SVZ)放疗对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作用,并分析影响GBM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2例GBM患者,根据同侧或对侧SVZ剂量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差异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17.1个月(95%CI为12.4~30.7),中位总生存(OS)期38.3个月(95%CI为20.4~44.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是否累及SVZ、切除程度、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是PFS的影响因素(P=0.039、0.009、0.039)。年龄、卡诺夫斯凯计分(KPS)、肿瘤是否累及SVZ、切除程度以及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是OS的影响因素(P=0.018、0.043、0.038、0.020、0.019)。将SVZ剂量作为连续变量分析显示,SVZ剂量是PFS的影响因素(P<0.05),而不是OS的影响因素(P≥0.05)。无论肿瘤是否累及SVZ,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生存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是否累及SVZ、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样也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5)。而SVZ剂量相关变量在多因素分析中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累及SVZ的患者预后更差。增加同侧或对侧SVZ剂量并不能改善患者生存。SVZ放疗是否影响患者生存仍需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摘 要:调强放疗时代,远处转移是鼻咽癌综合治疗后的主要失败模式。寡转移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转移性鼻咽癌的预后有了新的认识。单器官转移或转移灶少于5个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明显优于多器官转移者。手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手段联合全身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不仅提高了鼻咽癌寡转移灶的局部控制、延长患者生存期,甚至有望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10.
许恬  杨露  袁芳琴  何侠  尹丽 《肿瘤防治研究》2021,48(11):999-1005
目的 探讨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患者治疗前EBV DNA载量、治疗前血清EA-IgA及VCA-IgA抗体水平与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78例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治疗前EBV DNA、VCA-IgA、EA-IgA阳性率分别为43.6%、20.5%、14.1%。EBV DNA与Ann Arbor分期、原发部位、PTI、治疗后未获得CR显著相关(均P<0.05)。VCA-IgA、EA-IgA滴度分别与EBV DNA、治疗后未获得CR显著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EBV DNA、治疗后未获得CR为早期ENKTCL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年龄、EBV DNA、原发鼻腔外上呼吸消化道、治疗后未获得CR(均P<0.05)则为早期ENKTCL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治疗前EBV DNA阳性与较晚的Ann Arbor分期、PTI、原发鼻腔外上呼吸消化道、治疗反应差有关。EA-IgA、VCA-IgA水平升高与EBVDNA阳性、治疗反应差有关。治疗前EBV DNA可用于ENKTCL的风险分层及预后预测,而EA-IgA、VCA-IgA对于ENKTCL的预后指导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