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吸入液态氧对海拔3 700m高原人体运动血乳酸及血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吸入液氧对高原人体力竭运动血乳酸及血氨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 700m高原3个月的10名健康青年在吸入液氧(吸氧组,4L/min)和不吸液氧(对照组)的条件下,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并在安静时、运动后测定血中血乳酸(BLA)、血氨(Ammo)的变化.结果与安静时比较,对照组和吸氧组运动后BLA、Ammo均增高显著(P<0.05或P<0.01);运动后吸氧组较对照组BLA、Ammo降低显著(P<0.05或P<0.01).结论吸入液氧能延长供氧时间,是提高高原人体运动能力和抗疲劳的理想措施.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采用神经心理测验方法探讨验证维康片对高原移居者大脑记忆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移居海拔 370 0m 6个月的 4 0名健康青年 ,随机分为甲、乙二组 ,各组2 0人 ,甲组 (服药组 )口服高原维康片 ,乙组 (对照组 )口服炒面胶囊 ,两组均在服药前后及运动前后采用DDX - 2 0 0型电脑多项心理生理测试仪检测服药前运动前 (A)、服药前运动后 (B) ,服药 1 0d运动前 (C) ,服药 1 0d运动后 (D) ,停药 1 0d运动前 (E) ,停药 1 0d运动后 (F)的左右手敲击动作频率和数字记忆广度倒背数六个阶段的二项测验。应用EGM型自行车进行负荷运动 [负荷指标 :W 2 5 0P(1 75~ 1 80 )次 /分 ]。进行甲、乙两组六个阶段的测验结果对比。结果 :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测验 ,甲组服药 1 0d运动前、后及停药 1 0d运动前较乙组同阶段测验结果比较 ,错误次数显著减少 (P <0 .0 1 ) ,甲组自身比较 ,服药 1 0d运动前后及停药 1 0d运动前 ,较服药前运动前、后 ,错误次数显著减少 (P <0 .0 1 )。数字记忆广度倒背数测验 ,甲组服药 1 0d运动前、后及停药 1 0d运动前、后 ,自身比较及与乙组同阶段比较得分数显著增高 (P <0 .0 1 )。结论 :口服高原维康片能显著提高和善高原移居者记忆功能与肢体运动能力 ,停药 1 0d后运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手术中硬脊膜损伤及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0年6月至2010年8月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49例患者。采用修复硬脊膜裂口、严密缝合切口各层、卧床休息、伤口加压包扎和深层缝合漏口等综合措施处理。观察并记录处理疗效。结果经过术中处理及术后积极治疗,脑脊液外漏停止,切口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未发现脑脊液囊肿,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通过术中积极修补破裂硬脊膜,严密缝合切口,扩大深层缝合漏口,术后体位降低局部脑脊液压力等治疗,可有效治疗脊柱手术后脑脊液外漏。  相似文献   
104.
带臂外侧下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带臂外侧下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2侧经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 ,对臂外侧下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结果 :臂外侧下皮神经的营养血管分别来源于桡侧副动脉肌间隔皮支、肱动脉肌皮支或肌间隔皮支 ,起点外径分别为 0 .7± 0 .2 mm、0 .6± 0 .3mm。除与周围的皮动脉存在丰富的吻合外 :下端还分别与肱动脉末端的肌皮支、直接肌皮支和桡侧返动脉的肌皮支构成吻合。结论 :带臂外侧下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可视受区需要设计成游离瓣或旋转瓣 ,用于修复邻近部位、手或颌面部缺损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建立了利用免疫亲合柱纯化CD34+细胞的方法。将亲合素交联于聚丙烯酰胺凝胶Bio Gel上 ,装于塑料柱制成免疫亲合柱 ;将脐血单个核细胞与生物素化抗CD34单克隆抗体作用后 ,加到该免疫亲合柱上进行纯化 ,得到纯化的CD34+细胞。纯化后CD34+细胞纯度达 48 8%± 18 2 % ,细胞回收率为 5 5 6 %± 14 5 % ,台盼蓝染色法显示活细胞达 98%。利用该方法纯化CD34+细胞具有纯度高、回收率高、细胞活性好等优点 ,是一种方便有效的细胞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6.
解剖型矩形髓内钉的生物力学评价及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矩形髓内钉在胫骨骨折中的应用,克服其操作时容易交叉,对胫骨上段骨折固定力学性能较差等不足,作者设计了胫骨解剖型可屈性矩形髓内钉,并将其与原矩形髓内钉进行生物力学比较后初步应用于临床。方法:将新鲜成人胫骨标本制造胫骨上1/3 与中1/2 横断骨折模型,分别用2 种矩形髓内钉进行固定,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对胫骨上1/3 骨折,解剖型矩形髓内钉的抗弯能力是普通矩形髓内钉的2-5 倍( 冠状面) 和4-3 倍( 矢状面) ,抗扭能力是后者的3-9 倍;对胫骨中段骨折,解剖型矩形髓内钉的抗弯能力是后者的1-8 倍( 冠状面) 和1-5 倍( 矢状面) ,抗扭能力为1-6 倍。结论:解剖型矩形髓内钉是在研究胫骨髓腔解剖学特点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其生物力学特性优良,初步临床应用已取得了较好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病人血浆内NO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进行了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浆内NO、cGMP及SOD浓度的测定观察分析。结果 急性期NO(5.05±0.40μmo/L)浓度明显高于恢复期(2.81±0.39μmol/L),同时cGMP、SOD亦有相应动态改变。结论 NO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中风急性期病人外周血象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105例急性期中风病人按出血与梗塞分为两组,于入院时及病程第10天测定外周血象及红细胞与血小板电泳时,并与正常医学参考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外周血象均有明显改变,尤以白细胞计数、粒细胞百分率,红细胞及血小板电泳时更为显著。结论 急性期中风病人外周血象均有显著的动态改变,提示整个血液系统均参与了中风急性期病理衍变,而不是单纯限于血液的高凝状态而已,故本组资料有助对血液系统在中风急性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认识,同时其动态变化规律,亦具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与预后评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9.
腰椎乳突与椎弓根螺钉入钉点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腰椎乳突结节投影与椎弓根位置关系研究,探讨一种新的腰椎弓根螺钉进钉点方法。方法:观察20套(100枚)人腰椎干骨标本,并采用X线测量方法,研究腰椎乳突结节投影与椎弓根管的位置关系,探讨新的椎弓根螺钉入点和方法。结果:腰椎的乳突位于上关节突背面的基底部,它的最低点投影位于椎弓根管的投影的中央区域范围内,对于设定椎弓根螺钉的入钉点具有定位意义。结论:乳突结节作为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参考点是一种置入椎弓根螺钉简便易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明确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在透明晶状体及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及前囊膜的表达及分布,并初步探讨AQP1在老年性白内障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52例老年性白内障及10例正常透明晶状体前囊膜,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QP1的表达。结果老年性白内障及正常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均可见AQP1的表达,透明晶状体组中AQP1的阳性细胞表达率(100%)显著高于老年性白内障组(53.8%)(P<0.05)。而在晶状体纤维中未见表达。结论晶状体上皮细胞是晶状体代谢最活跃的部位,终身进行有丝分裂,并移行至赤道部分化成晶状体纤维。晶状体上皮细胞有AQP1的活性表达,这对于维持晶状体上皮细胞一定的增殖潜能,保证晶状体的生理动态平衡和晶状体的透明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示AQP1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及上皮细胞中的异常表达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密切相关,具体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