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中药形成产业链长且行业跨度大,横跨一、二、三产业,药物成分经过多环节的传递与变化,最终体内的效应成分与原料药中原有成分的构成已大不相同,因此,中药质量控制应着眼于中药形成的全过程,而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应用价值在于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针对目前中药质量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中药Q-Marker为核心,从质量要素的传递与溯源"的基本研究模式,以中药形成的全过程及质量要素的传递规律为基础,为经典名方的质量控制及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有利于提升中药产品质量,为中药标准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消痔丸对巴豆油诱导大鼠肛门肿胀模型的药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消痔丸低、中、高剂量(0.81、1.62、3.24 g/kg)组和柑橘黄酮片(0.27 g/kg)组和痔炎消片(0.86 g/kg)组,每组20只,连续ig给药7 d,于给药第4天,采用巴豆油涂抹肛管诱发肛门肿胀至72 h,通过测量肛门肿胀面积初步评估各给药组治疗效果;通过采集大鼠血液、肛门直肠组织进行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等检测,评价消痔丸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消痔丸组大鼠肛周肿胀、黏液溢出、便秘等症状明显减轻,肛肠指数和血管通透性均显著降低(P<0.001),肛门直肠组织鳞状上皮细胞缺失、炎性细胞浸润、水肿等现象明显减少;血中白细胞数量及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0.001),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血清及肛门直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基于功能模型对痹祺胶囊进行拆方研究,阐明痹祺胶囊的配伍规律,揭示痹祺胶囊配伍的合理性。方法 在各功能实验中,动物分组分别为空白组(抗炎实验和扭体实验除外),模型组(热板实验除外),阳性药组,痹祺胶囊组,益气养血组,活血通络组,抗炎止痛组。益气养血功能实验中,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大鼠免疫低下模型,测定各给药组对模型大鼠外周血细胞数量、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含量、脾脏指数及脾脏CD4+/CD8+细胞比例的影响。活血通络功能实验中,采用iv高分子右旋糖苷建立大鼠血循环障碍模型,测定并对比各组肠系膜微循环毛细血管体积流量、全血黏度、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的影响。在抗炎功能实验中,采用巴豆油建立小鼠耳肿模型,测定各组耳肿胀度及耳肿胀抑制率。在中枢镇痛功能实验中,采用小鼠热板致痛实验法,测定并对比各组末次给药后60、90 min时小鼠舔足反应时间。在外周镇痛功能实验中,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法,测定并对比各组发生扭体反应的次数。结果 痹祺胶囊与益气养血组可增加气血两虚模型大鼠外周血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量(P<0.01),...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痹祺胶囊全方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大鼠气血两虚模型和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痹祺胶囊的益气养血和活血化瘀作用;采用小鼠急性耳肿模型观察痹祺胶囊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模型观察痹祺胶囊的镇痛作用。各功能研究用动物分别分为空白组(扭体实验除外)、模型组(热板实验除外)、阳性药组、痹祺胶囊低剂量组(相当于临床用量)、中剂量组(相当于临床2倍用量)、高剂量组(相当于临床4倍用量)。末次给药1 h后取材,检测全血中外周血细胞数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CD4+/CD8+比例,用于初步评价痹祺胶囊的益气养血作用;采集大鼠肠系膜毛细血管流速,对全血进行黏度分析,采用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试剂盒对血清进行凝血时间分析,用于初步评价痹祺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痹祺胶囊低剂量组(相当于临床剂量)具有显著的益气养血及抗炎镇痛作用(P<0.05、0.01),活血化瘀作用不明显;痹祺胶囊中剂量(相当于2倍临床剂量)表现出显著的抗炎及镇痛作用(P<0....  相似文献   
35.
目的明确疏风解毒胶囊发挥疏风解表作用的潜在物质基础。方法利用LC-MS建立疏风解毒胶囊22个不同中材配比样品的MS谱库;采用与疏风解表相关的M3型乙酰胆碱受体高表达的中国仓鼠卵巢癌细胞CHO-K1/M3为体外中效筛选模型,检测22个样品对M3受体的激动活性;以22个样品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为自变量,以对M3受体的激动率为因变量,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谱-效关联分析。结果通过建立的最佳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得到16个特征峰与疏风解毒胶囊对M3受体的激动活性显著相关。结论通过谱效研究,推测疏风解毒胶囊发挥疏风解表的中效物质基础可能为包括二氢败酱苷、大黄素、大黄酸、连翘苷、连翘酯苷E、柴胡皂苷d、虎杖苷、毛蕊花糖苷等在内的16个化合物,为其质量标志物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究痹祺胶囊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功能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通过建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体外炎症模型、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stimulating factor,M-CSF)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建立破骨细胞分化模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HFLS增殖模型,分别探讨痹祺胶囊发挥抗炎活性、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抑制RA-HFLS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TRAP染色法检测破骨细胞分化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qPCR法检测细胞中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采用G蛋白偶联受体及酶活检测实验方法,探究痹祺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关键靶点的调节作用,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与抑制滑膜炎症相关的靶点[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趋化因子受体4(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CR4)],与抑制血管翳生成相关的靶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KDR)],与抑制基质降解相关的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以及与活血相关的靶点[凝血酶、磷酸二酯酶(cGMP-inhibited 3′,5′-cyclic phosphodiesterase,PDE3A)、肾上腺素受体α1(alpha-1A adrenergic receptor,ADRA1A)]为研究载体,通过胞内钙离子荧光和酶抑制剂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8.
五味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中药五味理论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由于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药学思维方式和认识途径存在差异,导致人们对于中药五味药性理论的认识不尽相同。从中药五味的源流,哲学思想对五味属性的推演以及四气、归经、升降浮沉、功效与五味的联系对中药五味药性理论的脉络进行梳理,进一步从真实滋味和功效属性两方面对中药五味药性的现代研究进行探讨,通过探究五味的真实滋味的标定及五味物质基础与功效的关联关系,对其进行客观的描述,以期寻求一种更加科学化的现代方法阐明中药五味药性理论。  相似文献   
39.
姚鹏飞  韩彦琪  张祥麟  许浚  王磊  李新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23,54(23):7638-7647
目的 利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s,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II型胶原蛋白诱导的RA大鼠模型,并给予痹祺胶囊进行干预,取对照组(C)、模型组(M)、痹祺胶囊0.4 g/kg给药组(BQ)的左膝关节组织,采用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鉴定各组大鼠膝关节组织中的蛋白,以表达差异倍数≥1.2或差异倍数≤0.83且P<0.05筛选M vs C、BQ vs M、BQ vs C差异表达蛋白,并分析经痹祺胶囊干预后有回调趋势的差异表达蛋白。最后通过GeneCards、OMIN数据库检索RA疾病靶点,与回调蛋白进行交集分析得到与RA疾病相关的回调蛋白,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明晰痹祺胶囊对RA的作用机制。结果 经痹祺胶囊干预后有121个差异蛋白具有回调趋势,其中38个与RA疾病相关,如β2整合素(integr...  相似文献   
40.
刘全国  盖晓红  陈金鹏  刘毅  任涛  田成旺  陈常青 《中草药》2023,54(22):7489-7494
目的 评价小儿麻龙止咳平喘颗粒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豚鼠过敏性咳嗽、小鼠氨水引咳及豚鼠枸橼酸引咳实验模型,考察药物的止咳作用;以豚鼠组胺引喘及豚鼠离体气管实验模型,考察药物的平喘作用;以小鼠酚红实验模型,考察药物的祛痰作用;以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实验模型,考察药物的抗过敏作用。结果 9.0、18.0 g/kg小儿麻龙止咳平喘颗粒连续给药7 d,明显延长过敏性咳嗽豚鼠的咳嗽潜伏期(P<0.05、0.01),明显减少咳嗽次数(P<0.05、0.01);7.50、15.00、30.00 g/kg小儿麻龙止咳平喘颗粒连续给药3 d,均明显减少氨水致小鼠的咳嗽次数(P<0.01);9.0、18.0 g/kg小儿麻龙止咳平喘颗粒连续给药3 d,明显延长枸椽酸致豚鼠的咳嗽潜伏期(P<0.05),明显减少咳嗽次数(P<0.05、0.01),明显延长组胺引喘致豚鼠跌倒的潜伏期(P<0.05、0.01);拮抗组胺致豚鼠离体气管条痉挛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为0.123 g/kg。7.50、15.00 g/kg小儿麻龙止咳平喘颗粒连续给药3 d,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P<0.05、0.01);5.0、10.0 g/kg小儿麻龙止咳平喘颗粒连续给药7 d,剂量明显减小大鼠皮肤蓝斑直径(P<0.05),降低吸光度(P<0.05、0.01)。结论 小儿麻龙止咳平喘颗粒具有明显的止咳、平喘、祛痰及抗过敏作用,对过敏性咳嗽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