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 探讨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呼吸科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1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控制肺部感染的治疗措施,治疗组除了常规的控制肺部感染的治疗措施,还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进行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pH、PaO2、PaCO2、SpO2、MAP(mmHg)、H(次/min)、气道阻力(cmHg)、抗生素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患者的显效,有效,无效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pH、PaO2、PaCO2、SpO2、MAP(mmHg)、H(次/min)、气道阻力(cmHg)、抗生素应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的治疗后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3.6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对比,对照组:显效18例(22.5%),有效34例(42.5%),无效28例(35.0%),总有效率52例(65.0%);治疗组:显效30例(37.5%),有效46例(57.5%),无效4例(5.0%),总有效率76例(95.0%),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是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改善患者的通气质量,提高血氧饱和度,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2.
彭爱民  杨林  夏敬彪 《安徽医药》2008,12(11):1077-1079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血浆置换(PE)抢救蜂螫伤致急性重度溶血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对13例蜂螫伤致急性重度溶血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量甲泼尼龙联合血液灌流组(HP组)和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血浆置换组(PE组),观察其疗效。结果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血浆置换组比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量甲泼尼龙组疗效好,溶血控制迅速,并发症减少,死亡率下降。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阻断蜂毒素对红细胞的破坏,抑制体内的炎症反应;血浆置换(PE)能有效清除蜂毒素及红细胞溶解产物,二者联合运用能从不同环节阻碍溶血过程的进行,从而发挥了很好的协同治疗效果,保护脏器功能,是抢救蜂螫伤危重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该院进行腹膜透析的10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抽取100例健康体检人作为对照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价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病例组SAS、SDS得分为(36.6±7.3)分、(39.4±8.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分别是(41.12±6.32)分、(24.93±3.59)分、(10.50±3.31)分、(6.93±2.84)分,均高于病例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均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焦虑、家庭状况、工作状况对社会支持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P〈0.05)。结论焦虑、抑郁是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重要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多角度措施改善其负性情绪来提高其社会支持程度。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带涤纶套透析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以带涤纶套透析导管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内瘘为血管通路的透析患者为对照,对比分析带涤纶套透析导管的相关并发症以及以尿素清除率(Kt/V)为代表的透析充分性的客观评价指标。结果:留置长期带涤纶套导管术102例次,成功101次,成功率99%;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60月2例,48-60月10例,36-48月19例,24-36月28例,6-24月23例,<6个月20例。共21例次退出,退出时间为2-40月。导管功能良好;血流量均在200-250ml/min,导管透析充分性良好,导管组尿素下降率(URR)=70.42±6.59,Kt/V=1.42±3.48;内瘘组URR=68.66±5.52,Kt/V=1.34±0.1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结论:带涤纶套的血液透析导管可保留数月至数年,可以达到充分透析;良好的置管技术及严格的管理,可提高导管的有效使用寿命,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5.
皮名芳  陈春  林雷  王顶鸣  唐万英  侯俊 《西部医学》2013,(11):1694-1695,1698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在麻醉恢复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预防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拔管期躁动、寒战、恶心、呕吐发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及盆腔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50例.A组在苏醒拔管前静脉缓慢输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输注时间>10分钟;B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全麻术后苏醒拔管期躁动、寒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各时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苏醒期躁动、寒战、恶心明显少于B组(P<0.05);且拔管时、拔管后2、5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也明显低于B组(P<0.05),但与拔管前的MAP、H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B组拔管时、拔管后2、5min的MAP、HR与拔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各时段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有效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寒战、恶心等不良反应,并能维持苏醒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了解血液净化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CRBSI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肾病科血液净化室,2008年1月-2010年12月所有新增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32例半永久留置、105例临时留置CRBSI患者发生率分别为1.09次/1000导管日、5.19次/1000导管日,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时导管留置时间>45、<45 d患者的CRBSI发生率分别为6.73次/1000导管日、2.28次/1000导管日;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患者的CRBSI发生率分别为2.43次/1000导管日、6.95次/1000导管日,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是常见病原菌.结论 置管方式、部位、留置时间是CRBSI的危险因素,留置导管的CRBSI应根据本中心的经验及药敏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7.
用MALDI-TOF质谱成像技术分析羊痒病感染因子22L毒株感染BALB/c模型小鼠脑多肽的差异表达。22L感染后引起脑组织21个多肽表达下降,其中m/z 758.7725 和m/z 5432.2069下降最为明显,提示这两个多肽可能是朊蛋白病的分子标记物,并与朊蛋白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8.
皮名芳  陈春  侯俊  唐万英  王锋 《四川医学》2011,32(8):1250-125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合复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42例,所有患者全麻诱导方法相同,麻醉维持采用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顺式阿曲库胺0.1mg/(kg.h)持续吸入七氟醚(1.5%~2%),根据生命体征调整瑞芬太尼泵注速度和七氟醚吸入浓度。记录麻醉诱导前1min(T1)、诱导后1min(T2)、插管时(T3)、置弹簧圈(T4)、手术结束(T5)和拔管时(T6)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清醒拔管时间。结果在停药后30min内均能清醒拔管,与T1的血压、心率相比,T2和T4有所降低(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T6血压、心率均有一过性升高(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9.
赵云云  王俊  李海涛 《当代医学》2011,17(14):120-121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肝动脉造影高压注射器参数设置的影响与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17例肝动脉造影图像,分别从病情、插管技术等因素分析造成图像优劣的原因。结果 117例病例中,因肝硬化和血管本身原因导致血管显示不满意者27例,因肝内病变原因导致肝动脉血管显示不满意者占20例,因导管原因导致肝动脉血管显示不满意者占61例,在117例的肝动脉造影中全部肝动脉造影显示满意者仅占9例。结论在肝脏疾病介入治疗中,高压注射器参数在肝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是受诸多因素制约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不同阶段血清脂联素(A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将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SDM)、微量白蛋白尿组(NA)、大量蛋白尿组(MA).另设正常对照组(NC).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DN患者血清APN、VEGF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①DN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DN患者各组间比较,大量蛋白尿组的血清APN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在NA、MA组明显高于SDM组和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NC组比较,SOD活性及GSH-Px水平在糖尿病各组明显下降(P<0.01),MDA水平在NA组、MA组明显升高(P<0.01).③糖尿病患者血清APN与UAER、MDA、VEGF浓度呈负相关(P<0.05),与SOD、GSH-Px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VEGF浓度与病程、HbAlc、UAER、MDA的升高呈正相关(P<0.05),与SOD、GSH-Px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DN患者血清APN、VEGF水平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低APN血症是2型糖尿病及DN发生的危险因素,VEGF升高可能是D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