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回顾近年来飞行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诊疗情况及医学鉴定,以期提高航医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21例OSAHS飞行员,所有患者均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组制定的OSAHS诊治指南(草案)进行病情分度,按不同病情程度组收集临床资料及医学鉴定结果。结果21例OSAHS患者中,轻度患者8例,均无临床主诉及症状,未经治疗,医学鉴定结果为合格。中度患者3例,重度患者10例。13例中、重度患者中,4例因睡眠异常为主诉入院;3例经过短期无创通气(NIV)治疗,6例行腭咽腔成形术(UPPP)治疗;5例医学鉴定为合格,4例为暂不合格,4例为不合格。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可能损害飞行操作能力,出现飞行隐患。各级航卫部门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并提出医学鉴定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供者应用G CSF与受者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与霉酚酸酯 (MMF)HLA单倍体相合未去T细胞骨髓移植的可行性 ,对 1 7例白血病病人进行HLA 2 - 3个位点不匹配的相关供者的骨髓移植。 1 7例病人中 1 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R2 6例 ,>CR2 4例 ,复发状态 1例 ) ,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CR1 1例 ,CR21例 ) ,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期 2例 ,加速期 2例 )。预处理方案是阿糖胞苷 3 0 g/m2 ,2次 /日 ,连用 3天 (于移植前 7至 5天 )、环磷酰胺 45mg/ (kg·d) ,连用 2天 (于移植前 5天和移植前 4天 )和全身照射 1 0Gy ,分 2次 (于移植前 2天和移植前 1天进行 )。供者应用G CSF 2 50 μg/d ,连用 7日后采髓 ;预防GVHD除应用CSA和MTX外 ,在移植前 4至 1天应用ATG 5mg/ (kg·d) ,移植后 7天开始每天加用霉酚酸酯 1 0 g ,连用 1 0 0天。结果表明 :1 7例移植后均取得植入 ,中性粒细胞 >0 5× 1 0 9/L的中位天数是 1 8(1 3 - 2 3)天 ,血小板 >1 0× 1 0 9/L的中位天数是 2 0 (1 6 - 32 )天。Ⅱ -Ⅳ度急性GVHD病人 5例 (2 9 4% ) ,其中 2例肠道Ⅱ度急性GVHD ,2例肠道Ⅲ度急性GVHD ,1例肝和肠道Ⅳ度GVHD。可评价的慢性GVHD病例 9例 ,均发生慢性局限性GVHD。未发生移植方案相关Ⅲ级以上的毒性。中位随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估骨髓移植术后肺部弥漫性病变诊断中纤维支气管镜检(fibroptic bronchoscopy,FB)的应用价值,对2003年11月-2006年3月间18例骨髓移植术后出现肺部弥漫性病变、短期经验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行FB,并做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及刷检涂片,其中3例条件许可者加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结果发现,18例骨髓移植术后患者10例为肺部感染,8例为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10例肺部感染患者9例通过FB明确诊断,包括细菌性肺炎3例,真菌感染2例,卡氏肺囊虫3例,病毒性肺炎1例。1例接受2次BAL,无阳性结果,开胸肺活检确诊为结核。8例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患者中2例通过TBLB明确诊断。结论:FB特别是BA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白血病骨髓移植后肺部并发症尤其感染性肺部并发症的诊断率高;奈件许可者应尽可能行TBLB,以提高移植后非感染并发症诊断,减少开胸肺活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达利珠单抗预防未去T淋巴细胞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效果。方法9例白血病患者接受单倍体相合的骨髓移植,HLA有2~3个抗原错配,移植骨髓未去除T淋巴细胞,对受者除采取环孢素A、甲氨蝶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霉酚酸酯联合应用等综合措施外,还分别在移植前2h和移植后第4d加用达利珠单抗预防GVHD。结果9例均获造血重建,骨髓植活直接证据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无一例发生Ⅱ度以上急性GVHD,除1例因巨细胞病毒感染于移植后3个月死亡外,其余患者存活均超过1年,8例均发生局限性慢性GVHD,现无病存活者7例,1例在移植后14个月因原发病复发死亡。结论达利珠单抗联合其它免疫抑制措施对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后的GVHD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HDPSC)经矿化液诱导后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的表达、细胞生物学变化以及对人DMP1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体外培养的HDPSC体外矿化诱导模型,运用RT-PCR、组织染色等方法检测矿化诱导后细胞DMP1 mRNA表达、细胞形态和矿化能力的变化以及对两个DMP1基因启动子重组报告基因载体pGL3-P-193~ 86和pGL3-P-505~ 86活性的影响。结果:HDPSC经矿化液诱导后,能够向成牙本质细胞方向分化,出现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表型。与对照组相比较,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增强,较早的出现了矿化结节,说明在诱导液作用后细胞矿化能力升高。诱导后的细胞出现了DMP1 mRNA表达水平增高,pGL3-P-193~ 86和pGL3-P-505~ 86活性均出现增强的趋势,尤其以pGL3-P-505~ 86活性增强更明显。结论:矿化液可诱导HDPSC向成牙本质细胞方向分化,诱导后的细胞矿化能力增强,DMP1表达和转录活性也随之增强,提示DMP1可能参与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激光诱发荧光与大肠癌的诊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激光诱发荧光(LIF)技术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并对LIF光谱产生的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 1.以氮分子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采用OAMⅢ对体外60例标本及体内83例患者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LIF光谱进行记录、分析。2、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组织各层荧光强度。结果 1.根据体内,外LIF光谱的特点,选择主峰强度、1400nm/1530nm(x2)和集成光强度(350 ̄600nm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人心肌肥大时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表达的意义 ,采用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心肌间质纤维化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组织和培养心肌细胞TGF β1 表达。结果显示 :人体心肌肥大组织心肌间质纤维化及TGF β1 表达均显著升高。cAMP不仅可刺激培养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增加 ,还可诱导TGF β1 表达。说明心肌细胞TGF β1 表达、旁分泌可能参与了人类心肌纤维化。cAMP可诱导 ,而cGMP可抑制心肌细胞TGF β1 表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抗菌药物致药疹22例,其中40岁以上者12例;p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疹18例;药疹类型以发疹型(6例)和多形红斑型(6例)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RGDPe(Ac-Arg-Gly-Asp-NHCH2CH2C6H5)抗老年人血小板功能的生物活性.方法研究对象为老年人,主要指标和方法包括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用ADP和高剪切速率诱导);免疫荧光标记后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表面结合纤维蛋白原(fgn)含量.并与RGDs和生理盐水比较其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RGDPe在老年人群中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和竞争性抑制fgn与血小板fgn受体(GPⅡ/Ⅲ a)结合的生物活性,其生物活性高于RGDS(P<0.01);其IC50明显低于RGDs(P<0.01);与青年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RGDPe无论在老年人或青年人均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的生物活性,是通过抑制fgn与血小板GPⅡ/Ⅲa的结合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飞行变压性眩晕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建立变压性眩晕的动物模型,观察前庭功能和前庭终器形态学的变化。方法20只健康豚鼠描记前庭功能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5只动物。A组行右鼓膜造孔,B组行左咽鼓管阻塞,C组行右鼓膜造孔并左咽鼓管阻塞,D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动物建模后和对照组动物置于低压舱内,反复升降3次,观察动物躯体反应和自发性眼震,出舱后即刻复查前庭功能,最后行前庭终器的形态学观察。结果①在低压舱上升时,实验组动物均出现了前庭躯体异常反应;15只动物中有12只(A组3只,B组4只,C组5只)出现了快相向左的水平性眼震,持续数十余秒到数分钟;出舱后即刻复查前庭功能,A组正弦摆动实验4只动物左右向眼震不对称比大于正常,B组和C组正弦摆动实验和旋转急停实验5只动物不对称比均大于正常。②光镜和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动物前庭终器毛细胞胞浆及线粒体空泡样变,扫描电镜示毛细胞纤毛局限性倒伏、缺失(C组最明显,B组于A组和C组之间)。结论双侧中耳不平衡压力及中耳相对高压,引起了前庭功能变化和前庭终器的形态学改变。本设计可作为深入研究变压性眩晕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