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7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目的对髋臼骨折ABC分类系统进行可信度评价。方法于已行手术治疗的1 122例髋臼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库中按ABC分类系统3个亚型中每种亚型随机抽取20例,再分为2组: 平片组30例(提供骨盆正位、髂骨斜位、闭孔斜位X线片)及平片+CT组30例(提供X线片、二维CT)。抽取1~5年资、5~10年资、10~15年资各3位骨科专业医生,对平片组和平片+CT组影像资料进行读片并根据ABC分类系统做出诊断;每位观察者只读片而不知晓其他临床资料。于第1次读片(第1阶段)3个月后将相同的病例资料打乱顺序,再次请原3组人员进行读片(第2阶段)。对两次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Kappa值进行一致性检验,以评估观察者间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结果不同观察者间在第1和第2两个阶段的一致性分别为: 平片组0.66、0.71,平片+CT组0.67、0.72;同一观察者前后两次读片可重复性分别为: 平片组0.75,平片+CT组0.78;高年资组医生诊断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相对较高。结论以ABC分类系统对髋臼骨折进行分类诊断时,可以获得一致度较高的诊断结果;CT虽然对于髋臼骨折的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并不能明显提高对髋臼骨折分类诊断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2.
We report a case of capillary hemangiomsa that involved the entire middle ear space,external auditory canal(EAC)and tympanic antrum.Symptoms in the case included ear fullness,hearing loss,otalgia and otorrhea.The case was misdiagnosed as recurrent chronic otitis media with granulation preoperatively.A diagnosis of capillary hemangioma was established by postoperative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The management of capillary hemangioma of the middle ear and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is discussed,wit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Because of its variable and sometimes misleading clinical presentation,hemangioma can initially be misdiagnosed as other lesions.Therefore,a high index of suspicion is necessary for early and accurate diagnosis.  相似文献   
93.
《中国美容医学》2020,(4):170-173
随着年龄增长,面部皮肤、软组织、骨骼以及支撑结构会发生改变,共同导致面部老化。自体脂肪组织由于具有独特的优点,被公认是目前最理想的填充材料,广泛应用于面部年轻化。面部脂肪室的最新研究成果为面部精细脂肪移植提供了解剖学依据,提高了脂肪移植的远期效果。恰当的脂肪移植量有助于提高脂肪存活率、改善面部皮肤质地和面部轮廓。但是,如何把握移植的具体数量以确保移植存活率,从而实现面部年轻化是至今仍无定论的问题。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就自体脂肪移植量对脂肪存活率及脂肪移植远期效果影响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4.
大肠癌中端粒长度与DCC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端粒长度及DCC基因mRNA表达在大肠癌及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ourthern印迹杂交及RT-PCR技术,分别检测46例大肠腺瘤及6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端粒限制性片段(TRF)长度及DCCmRNA表达状态并观察它们与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在大肠癌及大肠腺瘤中,TRF长度较正常组织明显缩短,其缩短者占53.2%和41.3%,而延长者仅占6.5%和4.4%,结肠癌的TRF长度也较直肠癌的TRF长度明显缩短,DCCmRNA表达缺失率在大肠癌及大肠腺瘤中则分别达62.9%和34.8%,显著高于正常组织(1.6%);同时,大肠癌患者的平均TRF长度还随患者年龄的增长而缩短,DCCmRNA表达缺失率则随肿瘤的分化程度下降及临床阶段的进展而升高,但DCCmRNA表达缺失与TRF长度缩短在大肠癌中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端粒缩短与DCCmRNA表达缺失与TRF长度缩短在大肠癌中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端粒缩短与DCCmRNA表达缺失可能是大肠腺瘤恶变及大肠癌形成过程中较具特征表现的生物学异常行为。  相似文献   
95.
可控性回盲肠膀胱2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后可控性膀胱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观察。方法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对23例膀胱癌患者施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后采用回盲升结肠形成贮尿囊,进行尿流改道。结果随访4月到4年均获得满意的疗效。贮尿囊容量达300~550ml,最大压力40cmH2O,阑尾流出道的压力为54cmH2O,4-5小时导尿1次,无尿外溢,无高氯性酸中毒。有2例术后因肿瘤转移死亡。结论回盲肠袋做贮尿囊,阑尾做流出道,可控性好,并发症少,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理想的尿流改道术式。  相似文献   
96.
HPLC测定藏药螃蟹甲中8-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甲酯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藏药螃蟹甲中8-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甲酯的HPLC测定方法,为进一步控制螃蟹甲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6:94),HAe调pH=4.50,流速0.8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34nm。结果8.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甲酯浓度在0.787~14.7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9.21%(RSO=1.68%)。螃蟹甲药材中8-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甲酯平均含量为(0.62±0.19)mg·g^-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螃蟹甲药材中8-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甲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患者不同组织中K-ras基因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原发灶组织100例、转移淋巴结组织64例、远处转移灶13例、腺瘤组织19例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结直肠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组织、远处转移灶、腺瘤组织的K-ras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92.2%、92.3%、89.5%;K-ras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9.0%、30.5%、33.3%、17.6%。主要突变基因第12编码子34位 G>T, G>A, G>C, 35位 G>A, G>T, G>C;第13编码子 37位 G>C, 38位 G>A等8种基因发生突变。结论 结直肠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组织、远处转移灶的K-ras基因突变率基本一致, 而腺瘤组织K-ras基因突变率明显低于原发灶、转移淋巴结组织、远处转移灶组织。K-ras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这对结直肠癌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抗切除卵巢大鼠发生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 6月龄Wistar雌性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淫羊藿苷组(I)和白藜芦醇组(R)。I组给予25 mg/(kg·d)的淫羊藿苷灌胃,R组给予8.4 mg/(kg·d)的白藜芦醇灌胃,Sham和OVX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根据体质量每两周进行一次灌胃剂量调整。8周后待各组间骨密度出现显著性差异后立即处死,统计大鼠体质量并计算大鼠器官指数,检测离体骨密度、骨生物力学、血清生化指标,观察骨组织形态并测量分析骨小梁相关静态参数。结果各组大鼠体质量并未出现统计学差异,除子宫系数外其他器官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OVX组的子宫指数显著低于Sham组(P0.05),I组和R组子宫指数显著高于OVX组(P0.05);与OVX组相比,I组和R组的骨密度、最大载荷、弹性模量、骨形成指标OC以及Tb.N、BV/TV均显著升高(P0.05),而骨吸收指标TRACP-5b含量和Tb.SP均显著降低(P0.01);骨组织形态观察结果也显示I组和R组骨小梁网状结构呈致密性增加,骨小梁数目明显变多。R组与I组相比,其各指标平均值略低于I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增加骨密度、提高骨强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骨质量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能够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这是一个肿瘤联合治疗的时代。联合治疗策略包括免疫治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微生物治疗实现肿瘤个体化治疗、细胞周期联合治疗、不同靶向药物的联合和化疗联合治疗。多种系统治疗方法的联合也是肿瘤治疗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00.
化疗不仅限于细胞毒性作用,也能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化疗通过释放肿瘤细胞抗原、调节T细胞功能、重构免疫微环境和减少免疫抑制细胞等机制激活免疫反应,临床研究支持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抗肿瘤效果。系统化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可能成为二代肿瘤化疗的标准模式。本文对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和模式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