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橘荔散结丸有效部位对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橘荔散结丸有效部位对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子宫肌瘤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子宫肌瘤细胞;将不同浓度的橘荔散结丸各提取部位组作用于子宫肌瘤细胞24h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原代培养的子宫肌瘤细胞纯度接近100%;基质组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P>0.05),而不同浓度的橘荔散结丸提取部位组能显著降低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活力(P<0.05),且呈浓度依赖关系(P<0.05);橘荔散结丸醇提物组则能提高其凋亡率(P<0.05)。结论?橘荔散结丸的各提取部位组通过降低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其醇提物组能诱导子宫肌瘤细胞凋亡而使子宫肌瘤自然缩小或消退,可能是橘荔散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胃脘痛血瘀证与血栓素(TXB2)、前列腺素(6-keto-PGFlα)、血液流变学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观察胃脘痛血瘀证及脾虚证患者各31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TXB2和6-keto-PGF1α,尿素酶法检测HP感染,樵板式粘度计测定血液流变学。结果胃脘痛血瘀证TXB2、TXB2/6-keto-PGF1α水平明显高于脾虚证组和正常对照组,脾虚证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证PGFla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病种血瘀证和脾虚证比较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并发现TXB2升高与血液流变相关。HP检测发现,胃脘痛血瘀证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脾虚证组。结论TXB2、TXB2/6-keto-PGFla升高可作为胃脘痛血瘀证一项辅助诊断指标。HP感染在血瘀证的形成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郭翔  欧明  黄菱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8):494-495
报告了给大鼠肌注甲状腺素造成甲亢类阴虚病理模型,其肛温、耗氧率、体重、饮食、活动及一般情况和血中T3,T4等指标均发生明显改变,由生地、麦冬和太子参组成的养阴益气中药合剂对此具有纠正和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中药溃结灵颗粒配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探讨渍结灵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活动期UC(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溃结灵颗粒+SASP)和对照组(SASP),观察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病变、主要症状积分变化。采用常规免疫组化S-P法检测治疗前后肠黏膜组织内的Toll-1ike受体4(TLR4)、CD14、核因子-KBp65(NF—KBp65)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改善腹泻、腹痛、腹胀、脓血便、黏液便、里急后重症状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治疗组在改善腹泻、腹痛、腹胀、里急后重方面较对照组作用明显(P〈0.01,P〈0.05)。TLR4、CD14、NF-KBp65的IA值在UC病理分级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TLR4、CD14、NF—KBp65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P〈0.05)。2组TLR4、CD14与NF—KBp65蛋白表达治疗后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溃结灵颗粒配合SASP有确切的治疗uc的作用,效果显著。很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和CD14蛋白表达、阻断其受体蛋白,磷酸化激活KB的功能减弱,使损伤的内皮细胞得以修复,继而达到治疗UC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溃结灵颗粒配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将活动期UC(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予(溃结灵和SASP)和对照组(予SASP),以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病变、主要症状积分作为观察指标;采用常规免疫组化S-P法检测治疗前后肠黏膜组织内的Toll-like受体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腹泻、腹痛、腹胀、脓血便、黏液便、里急后重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多项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随着病变组分级程度的增高,患者TLR2的蛋白表达逐渐增强,治疗组治疗后TLR2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溃结灵配合SASP有确切的治疗UC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止TLR4和CD14蛋白表达,减弱CD14和TLR2的协同作用,抑止TLR2依赖的脂蛋白(BLP)信号转导,进而磷酸化激活κB的功能减弱,使损伤的内皮细胞得以修复。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结合以问题为先导的启发式教学在骨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以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骨科专业医学生56名,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研究组采用情景模拟结合以问题为先导的启发式教学.观察分析两组自主学习情况和课堂氛围、教学成绩以及...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分析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寒湿阻肺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等获取寒湿阻肺方的有效成分和靶点,使用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冠状病毒肺炎的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和分析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开展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寒湿阻肺方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48个有效成分和48个潜在作用靶点;GO富集主要集中在脂多糖反应、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条目;KEGG主要涉及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7(IL-17)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柚皮素等多个有效成分与刺突糖蛋白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亲和力高于参考药物。结论寒湿阻肺方治疗COVID-19主要通过调控AGE-RAGE、TNF、IL-17等信号通路,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