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6 毫秒
71.
目的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的患者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反应,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可以清除各种炎性递质,文中通过观察ECMO联合CRRT对健康小猪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程度,以期为临床生命支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4只雌雄不限杂交健康小猪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ECMO组、ECMO+CRRT组,每组6只,分别在实验前1 h、实验后2 h、6 h、12 h、24 h采集血标本,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8、IL-10水平变化。结果各组实验前1 h TNF-α、IL-1β、IL-6、IL-8、IL-10无明显差异。实验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各细胞因子无明显变化;ECMO及ECMO+CRRT组促炎因子均呈明显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P<0.05),但ECMO+CRRT组各观察点升高水平均低于ECMO组。ECMO组抗炎因子IL-10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24 h接近对照组及假手术组;ECMO+CRRT组抗炎因子IL-10呈升高趋势,12 h后有回落,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24 h与ECMO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MO能使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释放增加,抗炎因子IL-10先升高后下降,导致组织损害及免疫内稳态失衡;ECMO联合CRRT治疗可减缓促炎细胞因子增加水平,同时提高IL-10水平。  相似文献   
72.
微管是由微管蛋白及微管辅助蛋白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在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肿瘤的发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大多数肿瘤细胞中某些微管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引起微管动态系统的失衡,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因而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文中就微管相关蛋白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3.
目的肿瘤的转移涉及多种基因及其产物的参与,其中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1,MTA1)基因是最近被发现的一个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文中拟探讨MTA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判断NSCLC患者转移潜能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96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NSCLC组织标本中MTA1蛋白的表达,同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其与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NSCLC组织中,MTA1蛋白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肿瘤直径(d)(d≤3 cm 54.5%、3 cm5 cm 81.8%,χ2=13.898,P=0.001)、TNM分期(Ⅰ期53.8%、Ⅱ期46.7%、Ⅲ期89.1%与Ⅳ期81.8%,χ2=15.348 P=0.002)、分化程度(高中分化61.5%,低未分化81.4%,χ2=4.117 P=0.042)、淋巴结转移与否(59.1%与81.1%,χ2=4.501 P=0.034)间有明显差异。生存曲线分析表明MTA1高表达的NSCLC患者的2年的无疾病进展(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发生率为8.2%,低表达者2年PFS发生率为30.4%(P=0.007)。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TA1蛋白的高表达、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MTA1蛋白在NSCL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肺癌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4.
肿瘤骨转移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并发症。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technetium-99m methylene diphosphonate,99Tcm-MDP)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hpy,SPECT)骨显像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评价肿瘤骨转移的方法。随着PET/CT的普及,18F-脱氧葡萄糖(18F-2-fluoro-2-deoxy-D-glucose,18F-FDG)PET/CT显像对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比较两者的诊断价值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75.
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显像目前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价,但某些炎症细胞和肉芽肿组织亦可摄取18F-FDG呈假阳性,以致错误诊断。反映细胞增殖的示踪剂18氟-氟胸腺嘧啶(18F-flu-orothymidine,18F-FLT)可以弥补18F-FDG的不足。文中综述18F-FDG、18F-FLT双示踪剂在肿瘤显像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6.
随着牙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如何选取理想的种子细胞已成为组织修复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牙周组织工程中应用包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和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s)。它们的种子细胞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文中就近年来牙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应用现状及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7.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原因,约44%接受透析的患者首发诊断为DM。DM合并CKD患者的血糖控制对预后有重要影响,同时此类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CKD早期即可出现胰岛素抵抗,增加了发生高血糖的风险;CKD晚期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清除延迟,导致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增高。因此,DM合并CKD的患者面临着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双重风险,对此类患者实行严格的血糖控制并根据肾功能情况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将对不同分期的CKD及特殊治疗阶段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血糖控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8.
目的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是当前脊柱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而椎前腹部血管损伤(动静脉撕裂、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是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此种并发症有多种治疗方法。文中回顾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椎前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文献,总结其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所有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椎前血管损伤并发症的英文文献,结合临床1例分析该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相关解剖因素。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26篇,共报告23例患者出现椎前血管损伤,损伤类型包括血管撕裂、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血管撕裂主要通过手术修复损伤的血管,修复方式包括缝补、结扎、断端吻合等,而动静脉瘘及假性动脉瘤则主要通过腔内血管移植治疗。结论腰椎间盘手术椎前血管损伤属医源性损伤,虽然发生率不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当出现血循环显著改变、腹部异常及剧烈疼痛等症状时,应考虑到血管损伤的可能,及时处置。  相似文献   
79.
肺癌是绝大多数国家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是早期治疗的重要条件。以胸部X片、螺旋CT、支气管内镜、痰细胞学等检查手段作为肺癌筛检手段进行早期诊断已有许多报道,但上述检查手段的敏感性、特异性、适用度等均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肺癌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受到重视并已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本文拟就该领域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0.
"全合一"营养液自提出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技术水平不足及人工操作误差等原因,"全合一"营养液面临着稳定性与污染等方面问题,使其临床应用面临着挑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计算机应用于"全合一"营养液配制、使用过程中可大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避免了人为失误导致的不良结果,为"全合一"营养液在临床上准确配制和安全使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