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31.
陆锐  刘肆仁  田颖  董蕾 《中国医药》2007,2(7):389-390
目的探讨使用较小直径(5F)共用型造影导管经桡动脉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对入选485例患者按其造影时选用可供左、右冠状动脉插管的5F共用型造影导管类型分为共用型导管组267例,5F非共用型导管组218例。比较2组间手术成功率、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平均手术操作时间。结果①共用型导管组和非共用型导管组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分别为98.5%和95.4%,共用型导管组高于非共用型导管组(P〈0.05)。②共用型导管组的冠状动脉造影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17.9±5.8)min,而非共用型导管组为(21.1±7.2)min,明显长于前组(P〈0.05)。结论使用较小直径的共用型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损伤小,活动早,术程短,X线照射时间短,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合理选择适于桡动脉径路的造影导管对提高手术操作的便捷性、安全性以及保证造影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第六医院2010年-2012年诊治的60例急性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组(对照A组)15例、纳洛酮治疗组(对照B组)15例和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组(实验组)30例。各组均治疗7 d,对其治疗前后血氨浓度、肝功能(AST、TBIL)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同时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A组和对照B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相比,其血氨及AST、TBI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63.33%,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肝性脑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静注地尔硫对心功能的影响,了解其临床安全性。方法123例病人分为两组:Ⅰ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90例,Ⅱ组不稳定心绞痛33例。分别静脉注射地尔硫03mg·kg-1·min-1(Ⅰ组)和02mg·kg-1·min-1(Ⅱ组)。分别在给药前,后进行心电图、血压监测及观察临床表现。并对Ⅰ组30例,Ⅱ组6例,心功能Ⅱ~Ⅲ级患者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给药前及给药后30、120分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给药后心室率下降最大效应时间为15分钟。Ⅰ组临床心悸等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为15分钟,Ⅱ组心绞痛缓解平均为20分钟。心室率平均下降幅度:Ⅰ组为34次/分(P<0.05),Ⅱ组为26次/分(P<0.05)。血流动力学:除Ⅰ组心输出量平均增加056L/min(P<0.05)外,其它参数指标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注地尔硫02~0.3mg·kg-1·5min-1,能快速有效地控制心房颤动心室率,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及不稳定心绞痛,且不会引起或加重心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4.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获取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参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30例,对照组20例。经胸采集心尖全容积三维图像,应用三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测量两组病例左室整体长轴应变值(GLS)、整体圆周应变值(GCS)、整体径向应变值(GRS)及整体面积应变值(GAS)。分析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并对各参数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GRS、GCS、GLS、GA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1;t=2.73,P<0.01;t=3.70,P<0.001;t=3.40,P<0.001)。ROC曲线分析GRS、GCS、GLS、GAS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65.7%、63.2%、75.6%、83.9%,特异性分别为62.3%、64.2%、69.1%、75.8%,GAS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GLS、GCS、GAS与LVEF之间呈负相关。r分别为-0.632、-0.671、-0.656,均为P<0.001;GRS与LVEF之间呈正相关,r为0.629,P<0.001。结论3D-STI技术测量的面积应变等参数能较敏感地评价冠心病患者早期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98年10月至2008年9月期间住院的3 489例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糖尿病组501例,非糖尿病组2 988例。比较两组心律失常类型和危险因素的构成比。结果单变量分析表明,糖尿病与心房颤动(P=0.01)、房室传导阻滞(P<0.01)有关。多变量分析表明,心律失常与下列因素呈独立相关:冠心病[相对危险度比值比(OR):1.46;95%的可信区间(CI):1.08~1.98;P=0.01]、高血压(OR:2.50;95%CI:1.96~3.20;P<0.01)、甲状腺功能减低症(OR:3.06;95%CI:1.56~6.02;P<0.01)、胃炎(或消化性溃疡)(OR:0.60;95%CI:0.37~0.97;P=0.04)、自身免疫性疾病(OR:2.99;95%CI:1.32~6.77;P<0.01)、年龄≥65(OR:1.56;95%CI:0.22~2.00;P<0.01)及血糖升高(OR:2.18;95%CI:2.01~2.37;P<0.01)。结论糖尿病与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有关。非糖尿病组发生心律失常主要与高龄及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胃炎(或消化性溃疡)、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合并症有关;而糖尿病组年龄较轻,其心律失常主要与血糖升高等代谢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6.
冠状动脉狭窄及病变支数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ing XH  Xiang XP  Lu N  Zhang YX  Wang WJ  Liu Y  Zhou Z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8):1267-1269
目的 研究分析冠状动脉狭窄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年龄、体重、尿酸、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CCU病区2005年1月到2007年6月根据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后有冠状动脉狭窄的286例患者(男206例,女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3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组3组,记录患者年龄、体重、尿酸、CRP、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与上述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3组间年龄、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两两分析显示,3支或左主干病变组年龄[(62±10)岁]和LDL-C[(3.0±0.7)mmoL/L]水平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59±11)岁、(2.8±0.6)mmol/L,均P<0.05].年龄、L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相关性(r=0.163、0.149,P<0.05).结论 年龄、LDL-C水平越高越易发生冠状动脉狭窄,且年龄越大,LDL-C水平越高,越易发生3支或左主干病变.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脉搏波速度(PWV)升高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后大动脉弹性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且测量PWV大于1400cm/s的患者共779例,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14例)、伴有1个危险因素组(262例)、伴有2个危险因素组(255例)及伴有3个危险因素组(148例),给予硝酸甘油0.5mg含化后2min重新测定血压及PWV,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后收缩压由(149±15)mmHg下降至(135±20)mmHg,脉压由(59±12)mmHg下降至(50±11)mmHg,PWV由(1688±378)cm/s下降至(1329±288)cm/s,服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36、2.473、3.885,均P〈0.05);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含服硝酸甘油后大动脉弹性改善程度减小;单纯高血压组、伴有1个危险因素组、伴有2个危险因素组、伴有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组PWV改善率分别为89.1%、74.3%、72.6%和44.0%。结论收缩压及脉压水平与大动脉弹性明显相关,含硝酸甘油后由于收缩压及脉压水平下降致大动脉僵硬度有所改善;高血压伴危险因素越多者血管弹性越差,且对硝酸甘油敏感性越差。  相似文献   
38.
2003年至2006年在我院门诊、住院及所管辖社区的5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福辛普利组260例(10~20mg,17欠/d),苯磺酸氨氯地平组300例(5~10mg,1次/d),2组疗程均为12个月。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6个月、12个月采用VP-1000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进行四肢血压、脉搏波速度(baPWV)的检查。结果示服药后福辛普利组平均血压(136/85mmHg,1mmHg=0.133kPa)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132/76mmHg);福辛普利组平均baPWV(1310cm/s)小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1400cm/s);福辛普利组平均咏压(52mmHg)小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56mmHg)。均P〈0.01。提示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幅度大于福辛普利,福辛普利对大动脉弹性的改善强于苯磺酸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39.
为了考察恶性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重症肺炎的临床变化及疗效,观察了肺炎后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肺部X线表现,痰培养的情况,评价了其临床疗效转归。结果表明:经抗生素或抗生素 抗病毒药或抗生素 抗病毒药 糖皮质激素,以及机械换气后,17例肺部病变完全消失,1例死亡。结论:移植后重症肺炎,若能早期给予正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死亡率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家庭自测血压对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212例门诊高血压病人经过家庭自测血压培训,进行规定的家庭血压监测,持续3个月,观察监测前后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结果:与监测前相比,监测3个月后24h收缩压、白天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均有明显降低(P<0.05);在监测3个月后白天平均压和24h平均压也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规律的家庭自测血压,可使患者整体血压水平降低,从而有利于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和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