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5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78篇
口腔科学   71篇
临床医学   520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41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09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67篇
  1篇
中国医学   243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绞痛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9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关系。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心肌缺血总负荷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其心肌缺血总负荷高于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其心肌缺血总负荷也明显高于血同型半胱氨酸正常者(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增加有关联。  相似文献   
42.
目的验证在大鼠节段性骨缺损模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结合肽(BMP Binding Peptide,BBP)对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e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骨诱导作用的影响。方法 70只缺损大鼠分别分成7组,每组不同剂量的rhBMP-2+/-1000 gBBP,4w和8w后分别摄片,动物8w后处死,股骨样本分别手工评估,采用uCT测量骨容积,随后分别采用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高剂量(10 g)rhBMP-2组术后8w可见骨愈合,骨缺损处骨完全覆盖和桥接,但低剂量(5 g和2 g)rhBMP-2组术后8w骨愈合欠佳。与单独应用rhBMP-2相比,使用低剂量的rhBMP-2复合一定量的BBP可以取得更满意的骨形成量。BBP增强rhBMP-2的骨形成活性发生于4~8w时,而在术后早期并无明显作用。单纯应用BBP仅可见骨缺损处局部的钙化,未见骨愈合。结论 BBP能显著增强rhBMP-2的骨形成活性,这种增强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来产生效果;其活性发生于术后4~8w时,在术后早期并无明显作用。而且BBP本身并没有骨诱导潜力,仅仅能增强rhBMP-2的骨形成活性。BBP起到缓释作用,与rhBMP-2紧密结合后,让rhBMP-2缓慢而持久的释放。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估双侧唇裂患儿术中设计的前唇宽度以及鼻部生长在术后2年间的变化。方法:选择86例3~18个月双侧唇裂患儿,术中设计前唇上部宽3mm;前唇下部宽4mm的手术切口,术后进行2年的宽度改变临床观察测量,并在术中术后测量鼻底宽度;上唇高度;鼻翼唇峰距,将各组不同时间段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所有双侧唇裂患儿术后6、12、24个月时前唇宽度进行性增加,按上3mm,下4mm设计前唇手术切口,术后外形较接近正常的人中形态。同时,鼻底宽度;上唇高度及鼻翼唇峰距均有所改变。结论:在行双侧唇裂修复术时,在不影响血供的情况下,前唇宽度设计应足够狭窄,同时前唇长度设计不可过长并尽量维持术前鼻唇角的角度,以期达到术后良好的外形效果。  相似文献   
44.
Antimony selenide (Sb2Se3) as a simple, low toxicity, low-cost p-type semiconductor material with broad absorbance ranging from the UV to the NIR region has many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photovoltaic, thermoelectric, and phase-change memory devices. Owing to these excellent properties, Sb2Se3 nanorods were firstly synthesized with triphenylantimony and dibenzyldiselenide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the Sb2Se3 nanorods,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was coated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Sb2Se3 nanorods to form PVP-coated Sb2Se3 nanorods. The cell viability of PVP-coated Sb2Se3 nanorods toward Hep-2 cells was assessed for 24 h using a Cell Counting Kit-8 (CCK-8) 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p-2 cells treated with PVP-coated Sb2Se3 nanorods were alive at a concentration as high as 100 μg mL−1 in the absence of NIR irradiation. In vivo assessment confirmed that PVP-coated Sb2Se3 nanorods exhibited excellent photoacoustic imaging and PTT performance, which yielded complete ablation of tumors after laser irradiation (808 nm or 980 nm) in the NIR-I bio-window.

Herein we reported a biocompatible PVP-coated Sb2Se3 nanorods as PTT nanotheranostic agent, which is responsive to the light (808 and 980 nm) in NIR-I bio-windows and effective for photoacoustic imaging and photothermal destruction of cancer cell.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肝肿瘤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的MRI表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9例接受经皮RFA的肝肿瘤患者(82个病灶),其中36例术前接受MR检查,回顾性分析其MRI资料,分析病灶大小、信号及强化方式等变化特点。结果 RFA治疗后2个月内病灶完全坏死区呈等或稍短T1短T2信号,偶呈稍长或长T2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2个月后完全坏死区呈短T2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残存病灶呈长T2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复发病灶消融区范围较前增大,呈长T2信号。富血供病灶动脉期可见厚薄不均、环状或不规则结节状强化,乏血供病灶消融区边缘不光整。结论肝肿瘤RFA术后具有特征性MRI表现,能有效判断肿瘤残存和(或)复发,对于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金属细针对射频消融(RFA)离体猪肝热场的影响,探索利用金属细针引导产生适形消融范围的新方法。方法对11个离体家猪肝脏行RFA,以射频电极为对称轴,在射频针一侧按不同距离插入多根22GChiba针作为实验组,对称一侧正常肝脏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所有Chiba针均进行针体绝缘处理,以针尾连接回路电极板的Chiba针组为A亚组,不连接回路电极板的Chiba针组为B亚组。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消融范围进行大体标本测量和光镜组织学分析,比较其差别。结果Chiba针与射频电极距离≤2.5cm时,A亚组的消融范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B亚组的消融范围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hiba针与射频针距离〉2.5cm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消融范围基本一致(P均〉0.05)。结论与回路电极板形成直接电流回路的金属细针在与射频电极一定距离内可增强射频消融热效应,不形成直接电流回路的金属细针不会对射频消融造成明显热影响。  相似文献   
47.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年轻未育女性的耻骨内脏肌宽度及肛提肌裂孔大小,探讨女性盆底的形态及功能。方法对100例18~31岁年轻未育女性在安静状态下、最大瓦氏动作及提肛动作时采集盆底经会阴三维超声图像,脱机分析,分别测量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及耻骨内脏肌的宽度,并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评估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肛提肌裂孔呈菱形,两侧耻骨内脏肌基本对称,呈带状高回声,在肛直肠角后方形成U型襻。安静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11.15±1.70)cm2,最大瓦氏动作时增大至(14.35±2.43)cm2,而提肛动作时缩小至(9.20±1.46)cm2。两名观察者测量安静状态及提肛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大小及不同状态下耻骨内脏肌宽度一致性较好,但在最大瓦氏动作时测量肛提肌裂孔大小的一致性稍差。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能直观观察盆底耻骨内脏肌的宽度及肛提肌裂孔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80 m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5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电图改善和血清细胞因子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95%、9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83.33%、97.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不同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中盆底腹膜关闭与否,将采用未实施盆底腹膜关闭的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未关闭组,采用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联合盆底腹膜关闭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关闭组。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以(x±s)表示,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关闭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未关闭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未关闭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关闭组,GQOLI-74评分高于未关闭组(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盆腔腹膜关闭能够降低低位宜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小脑血管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或枕下后正中入路进行手术。结果72例病人均手术全切病灶。术后病理结果:动静脉畸形(AVM)67例,海绵状血管瘤(CM)3例,静脉畸形(VM)2例。术后GOS评分:5分64例,4分4例,3分1例,2分1例,1分2例。随访4个月~13年,恢复良好64例,轻残4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2例。无复发病例。术前GCS评分≥8分的AVM病人,其术后GOS评分较GCS评分〈8分者高(P〈0.05)。结论小脑血管畸形应尽早行手术切除治疗,术中采用合适的手术入路、适当的手术技巧,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AVM病人术前GCS评分≥8分的病人恢复好,〈8分病人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