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170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有效解决医院“三长一短”现象,提高门诊运作效率,利用医院现有HIS系统与银行业务进行整合并推出“银医一卡通”系统。该系统可把银行卡作为患者在笔者所在医院使用的诊疗卡,并可于本院自助终端机上实现自助挂号、缴费等多项业务,减少患者等候时间,优化就诊流程。“银医一卡通”系统是优化医院门诊流程,提高门诊运作效率,方便患者就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2.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致盲性眼病.手术治疗是先天性白内障治疗的主要方式.由于其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管理都较老年性白内障困难而且手术效果欠佳.因此,日益引起白内障专科医师及儿童眼科医师的高度关注.我们对近年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回顾,以探索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Müller细胞致伤后早期细胞发生的一系列损伤性变化和发生反应性胶质化的规律。方法:新生SD大鼠视网膜进行体外Müller细胞的培养并建立高压气体冲击损伤模型,检测细胞致伤后早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化,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致伤后3h左右GFAP的表达量明显增强,以后24h内持续性高表达,并与损伤强度呈正比(P<0.05);LDH的释放增加主要出现在损伤后30min内;损伤后30min各组致伤细胞凋亡率呈非显著性差异(P>0.05),3h后细胞凋亡率增高,6h后细胞凋亡率最高。结论:Müller细胞形态的改变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是触发GFAP 表达增强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4.
林惠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937-5938
目的:分析2002~2011年广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总数。呼吸道感染及呼吸道感染合并营养不良变化趋势,总结诊疗发展,惠泽儿童健康。方法:通过电脑机存统计结合手工查案逐年度统计汇总。结果:10年间呼吸道感染患病住院占全院儿童住院百分比逐年下降即2002~2011年每年百分比为(48.81,42.12,41.55,41.13,40.98,38.57,31.04,29.38,28.36,26.70)呈下降态势,儿童营养不良住院百分比从2002~2011年分别为(0.608,0.826,0.713,0.463,0.594,0.558,0.663,0.578,0.356,0.321)呈逐年下降态势。呼吸道感染合并营养不良10年间两病并存占全年总住院患儿百分比2002~2011年分别是0.86,1.84,1.46,1.06,1.22,1.29,1.61,1.54,0.92,1.09,10年间各年度间无特征性变化。结论:广州近10年城市化进程加快,空气质量、环境卫生、居住条件、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因而儿童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病人数逐年减少,但一旦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或营养不良经久不愈俩病易合并存在且10年间无明显变化。因此加强儿童保健,指导家长特殊儿童喂养营养指导疾病防止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5.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晚期导致孕妇血小板及凝血检测结果异常的原因、发生频率以及检测方法上要注意的问题。方法:以2008年9月~2009年8月间的住院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妊娠并发症分类,以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作为对照,分析血小板参数、凝血常规四项(PT、APTT、TT、FIB)。结果: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组和妊娠糖尿病(GDM)组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值高于对照组;②妊高征组血小板降低、MPV升高、凝血指标未见明显异常。③妊娠糖尿病组的PT、APTT、FIB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④妊娠晚期孕妇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以妊娠生理性原因和重度妊高征为主(58.4%和20.7%),其他原因还包括:双胎妊娠、母儿血型不合、EDTA依赖性假性PLT减少。结论:多种妊娠相关性疾病可引起妊娠晚期孕妇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参数异常,同时需要注意鉴别EDTA依赖性假性PLT减少,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孕晚期孕妇膳食结构,为孕期营养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3月~9月120例产检孕妇进行膳食营养调查,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连续调查7天。结果:孕晚期孕妇每天摄取的食物基本包括五大类食物,食物种类在10~15种的孕妇占61.6%,食物种类<10种孕妇占38.4%,其中蛋类、豆类、蔬菜类、水产类摄入量不足;三餐的热能分布不平衡,早、中餐供能比偏低,晚餐供能比偏高;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比较合理;孕妇每日总能量、蛋白质摄入量不足。结论:孕晚期孕妇应重视能量的摄入、三餐能量的分配、膳食结构调节,增加豆类、蛋类、蔬菜和水产品的摄入量,做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保障孕期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7.
乳腺X线机是目前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率最基本的影像检查方法。回顾了乳腺X线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其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并着重论述了乳腺X线机核心部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78.
背景:采用胎牛血清扩增培养及冷冻保存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风险。目的:探讨以脐血血浆替代胎牛血清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及冷冻保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符合广州脐血库供者合格性筛选标准的脐血,收集脐血干细胞制备过程中去除的血浆,经病原学及微生物检测合格,多份混合用于细胞培养。采用酶消化法从健康足月分娩新生儿的脐带组织分离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为两组,分别以DMEM/F12为基础培养基,添加胎牛血清或混合脐血血浆,经培养扩增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并进行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鉴定。在含有10%二甲基亚砜的DMEM/F12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体积分数为20%的胎牛血清或混合脐血血浆作为冷冻保存液,对扩增至第3代的细胞冷冻保存至6个月以上,观察复苏后细胞的活率、贴壁情况、增殖、免疫表型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结果与结论:两种培养体系下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均呈现典型的梭形漩涡状生长,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表型的表达谱系基本无差异,均具有成骨、成脂分化的能力,但脐血血浆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增殖速度显著高于胎牛血清。冻存复苏后的细胞可正常贴壁,且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采用脐血血浆冻存的细胞具有更高的贴壁效率及扩增能力。上述结果表明,脐血血浆可以替代胎牛血清用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扩增培养及冷冻保存,并维持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是大量扩增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较为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79.
目的:建立奶粉和液态奶中三聚氰酸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LC-MS/MS)。方法:样品加水混匀后加乙腈超声波提取,经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负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和内标法定量。结果:本法线性范围为0μg/kg~500μg/kg,定量限为200μg/kg,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92.1%~104.3%,精密度(RSD%)为3.22%~7.61%。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于奶粉和液态奶中三聚氰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80.
目的:建立食品中黄色2G、奶油黄和柑橘红2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法定性。方法:样品中的黄色2G、奶油黄和柑橘红2用正己烷提取,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离,以甲醇和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定量。结果:黄色2G、奶油黄和柑橘红2标准曲线范围为0.5 mg/L~10.0 mg/L,回收率范围为80.3%~95.8%,相对标准偏差为1.51%~5.75%。结论:该法准确度高,分离效果好,结果稳定可靠,适合于食品中黄色2G、奶油黄和柑橘红2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