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1.
目的 建立3种不同基原的土牛膝的性状及显微鉴别方法。方法 在植物分类学鉴定基础上,对不同基原的土牛膝进行鉴定,并使用性状和显微研究方法,对采集的土牛膝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3种土牛膝可以通过横切面显微特征区分,粉末显微特征区别不明显。结论 土牛膝不同基原可以通过性状、显微进行鉴别,通过对二者性状、显微的细致研究,为相关的标准修订与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 腹壁疝修补术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全球每年有200万例左右的腹壁疝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术优势明显。然而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与腹腔镜下腹膜外补片修补术(ESR)这两种腔镜术式的优缺点及疗效如何,尚无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证实。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ESR与IPOM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壁疝的近远期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湖南省11家医疗机构收治的157例行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4例行ESR(ESR组),33例行IPOM(IPOM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术后近远期效果。结果 全组无中转开腹病例或围术期死亡病例。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BMI、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例疝环横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疝环闭合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网片固定方式ESR组以自固定和缝线固定为主(91.1%),而IPOM组以钉枪固定为主(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IPOM组(2.4±0.8 vs. 2.8±1.0,P<0.05),住院费用明显低于IPOM组(21 001元vs. 38 437元,P<0.05)。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10.3个月,ESR组无复发病例,IPOM组2例复发(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R是湖南地区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的主流术式之一。由于固定方式和网片选择的不同,ESR较之IPOM而言,术后疼痛更轻微、费用更低、复发率更低,且并不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和术后近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9例SPID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及康妇炎胶囊模拟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妇炎胶囊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子宫活动受限压痛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2组各项主要症状及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子宫活动受限压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湿热瘀阻型SPID疼痛疗效显著,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相关症状和体征,尤其在改善子宫活动受限及压痛方面优势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MRI动态增强(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结合在乳腺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80例。手术前后均行DWI和DCE-MRI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 作为金标准,分析DWI、DCE-MRI以及联合检查与病理结果 的Kappa一致性。比较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前后、左右、上下直径和肿瘤体积以及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曲线的类型例数。结果 8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恶性肿瘤患者16例,良性肿瘤患者64例。以手术病理结果 作为金标准,DWI检查乳腺良恶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0%、71.88%,Kappa值=0.432;DCE-MRI检查乳腺良恶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25%、75.00%,Kappa值=0.431。DWI+DCE-MRI联合乳腺良恶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5%、71.88%,Kappa值=0.469。化疗后,肿瘤前后、左右、上下直径和体积明显小于化疗前(P<0.05)。化疗前后,肿瘤ADC值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建立良好的抑郁症动物模型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抗抑郁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抑郁症动物模型中,药物诱导抑郁动物模型因操作简便、节省时间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本文通过系统查阅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两大数据库,对自建库起至2021年7月1日以来关于药物诱导的抑郁症动物模型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综述了六种常用的药物诱导抑郁动物模型的使用频次、造模动物选择、药物注射剂量和注射方式、模型的评价指标以及优缺点等方面,以期为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制备及相应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颈椎病患者的诊疗情况及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互联网线上问卷调查,对全国多个省市疫情以前正在接受治疗或准备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在疫情期间的就诊状态及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并对统计结果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结果 此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408份,出现治疗延迟或中断有258例(63.24%),并对治疗延迟中断的时间进一步分析发现,53.68%患者治疗延迟>4周。在疫情以前,颈椎病患者多以门诊和医院就诊为主,占69.12%;疫情期间门诊、医院就诊率明显下降23.29%,但网络医疗平台使用率仅上调6.38%。参与调查的颈椎病人群中有218例(53.43%)患者焦虑≥50分,≥60分达到需要进行相应心理干预或口服抗焦虑抑郁药物的程度,高达32.6%,治疗延迟和中断人群中焦虑患者(58.14%)与非治疗延迟或中断人群焦虑患者(41.61%)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部分颈椎病患者正常诊疗和复查、随诊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延迟或中断。此外,颈椎病患者因疫情导致治疗延迟或中断造成焦虑心理状态明显增高。在疫情期间颈椎病患者除了提供便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纤维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聚集体激活NLRP3炎症小体诱导神经炎症的机制。方法 构建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采用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刺激BV-2小胶质细胞,检测白介素(IL)-1β、IL-18、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炎症因子和NLRP3、caspase-1、ASC等蛋白的表达和mRNA水平评价NLRP3炎症小体激活;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LDH)实验检测细胞焦亡的发生。机制研究部分,检测Toll样受体(TLR)2和TLR4的激活,并分别加入TLR2和TLR4抑制剂C29和TAK-242检测对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入核情况。结果 Westernblot和硫黄素T染色实验结果显示,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成功制备。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刺激BV-2小胶质细胞24 h后可激活NLRP3炎症小体,表现为IL-1β释放增加,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表达升高,N LR P3、ASC和I L-1β的m R NA...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湖南省胸、腹腔积液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正确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各成员单位上报数据,细菌耐药监测方法参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技术方案执行,应用WHONET 5.6软件对胸、腹腔积液分离细菌及药敏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胸、腹腔积液标本共分离细菌28 934株,其中胸腔积液分离菌株5 752株、腹腔积液分离23 182株。胸腔积液分离率居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907株,15.8%)、金黄色葡萄球菌(535株,9.3%)、肺炎克雷伯菌(369株,6.4%)、表皮葡萄球菌(452,7.9%)、溶血葡萄球菌(285株,5.0%)。胸腔积液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24.3%~39.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为58.8%~77.1%。腹腔积液分离率居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8 264株,35.6%)、肺炎克雷伯菌(2 074株,9.0%)、屎肠球菌(1 458株,6.3%)、表皮葡萄球菌(1 38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中医证型类型分为痰瘀互阻26例、心血瘀阻22例、气虚血瘀18例、气阴两虚16例、气滞血瘀14例。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sICAM-1,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清RDW。比较不同证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IL-18、sICAM-1、RDW,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IL-18、sICAM-1、RDW与不同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IL-18水平比较痰瘀互阻>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清sICAM-1水平比较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互阻>气阴两虚,血清RDW比较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阻(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8、sICAM-1与痰瘀互阻呈正相关,血清IL-18、sICAM-1、RDW与心血瘀阻、气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提取物湘A 1号(HNA-1)对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恒河猴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利用HNA-1治疗SIV感染恒河猴,同时对不同时间点的冻存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进行幼稚型细胞、中央型记忆细胞和效应型记忆细胞的分类和计数,并检测血浆病毒载量,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低剂量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治疗8周后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P<0.05),且停药后较快回落.高剂量组治疗8周和16周后幼稚型CD4+T淋巴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长(P<0.05),低剂量组治疗8周和16周后也出现了明显增长(P<0.05).转换成细胞绝对数后,高、低剂量组幼稚型CD4+T淋巴细胞分别从治疗前的(364±342)个/μl、(309±216)个/μl,增至治疗8周后的(699±319)个/μl、(639±337)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病毒载量改变不明显.结论 中药能有效增加SIV感染恒河猴的外周幼稚型CD4+T淋巴细胞,HNA-1可能会延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发生,有望作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辅助药物加快免疫重建,值得更长期、全面地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