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57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81.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髓过氧化物酶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和临床预后。方法618例经冠脉造影术后患者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于入院当天抽血测MPO含量。随访6个月,分别在第1、3、6个月记录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中MPO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中,当肌钙蛋白Ⅰ〈0.05μg/L,MPO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测显著高于肌钙蛋白I和C反应蛋白。(3)卡卜兰-迈尔图显示,MPO水平≥62.9AUU/L组的6个月随访终点事件的累计发生率显著高于MPO水平〈62.9AUU/L。结论MP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及危险分层是一个新颖的指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在没有急性心肌缺血和坏死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比较肝炎肝硬化患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一般病情资料、症状、体征进行采集,并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均以淡红舌(33.55%、30.00%)、白苔(60.70%、60.08%)、薄苔(72.44%、58.09%)、润苔(78.07%、74.09%)的出现率为高。②暗红舌、老舌、胖舌、舌下络脉增粗、迂曲,舌上瘀点/瘀斑、厚苔、腐腻苔、剥脱苔等舌象在两期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以失代偿期的比例为高。结论舌象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轻重。  相似文献   
83.
研究利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探索实现医院与所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到上级医院就诊提供惠民的“绿色通道”.分析了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现状,详细介绍了医院与所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实现,包括关键技术实现和系统功能,阐述了医院与所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取得的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4.
柔肝熄风汤对中风先兆症患者高危因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治疗中风先兆经验方柔肝熄风汤干预中风先兆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 ,将60例中风先兆症患者随机分为柔肝熄风汤治疗组和天麻钩藤饮对照组,给药4周后,观察两组给药前后中医证候、血压、脉搏、心率、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切变率200、30、5mPa*s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 结论 柔肝熄风汤不仅能够明显改善中风先兆症患者临床症状,且对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压、血糖等指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春季服用柔肝熄风汤以平熄风阳,对中风先兆症的发生发展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运用隐结构法提取寻常型银屑病常见证候要素及其对应症状。方法用统一制定的临床信息采集表收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症状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的录入与预处理,用隐结构法分析数据,并结合中医专业知识对获得的隐结构模型进行诠释。结果寻常型银屑病隐结构模型中共计有43个隐变量和111个隐类,经结合专业知识诠释,初步获取寻常型银屑病涉及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血分、肝、肾、脾,病性类证候要素为:血热、血瘀、血虚、血燥、阳虚、气虚、阴虚、湿、火(热)。结论通过隐结构法分析寻常型银屑病的前瞻性无监督数据发现,隐结构法的模型构建与中医理论有相似之处,且比有监督的数据分析有更好的客观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建立寻常型银屑病的症候诊断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
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中医药治疗AIDS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中医药可以稳定和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特别对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作用.本文对中医药治疗AIDS的现状和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7.
论述了基于WORD2003文件形式存储的电子病历数据追溯与统计的程序设计,通过对WORD2003文件的遍历和读取,实现数据元的匹配,并实现患者与科室文件名称、文件路径和数据元统计信息的对应,便于实现数据信息的追溯。此程序的设计实现,操作较灵活,可以针对WORD2003任意路径、多数据元同时统计,并按格式显示和输出,便于使用者对基于WORD形成的历史病历数据实现二次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及结肠组织α1-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A1AT)水平与肺损害的相关性,探讨UC肺损害的发生机制。方法将90例确诊为UC的患者,按病变范围、活动度、病情分期及病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病变范围、活动度、病情分期及病程的UC患者血清A1AT水平;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UC组及对照组血清肝、肾功能水平及肺功能,并比较两组间肝、肾功能,肺功能及血清A1AT水平的差异。分析UC患者各肺功能指标与血清A1AT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UC患者及10名健康志愿者结肠组织A1AT含量。结果 90例UC患者中,伴有肺功能异常者54例(60.0%),伴有其他UC肠外表现者24例(26.7%)。与对照组比较,UC组血清A1AT水平明显下降(P<0.05);病变范围为远端结肠及广泛结肠者血清A1AT水平较病变范围局限在直肠者明显下降(P<0.05);病程≥5年者血清A1AT水平较病程<5年者明显下降(P<0.05);病变范围为远端结肠及广泛结肠者肺功能通气指标中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肺容量指标中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功能残气量(function residual volume,FRV)及肺弥散指标中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 of lung,DLCO)较病变范围局限在直肠患者均明显下降(P<0.05);UC患者病程与用力肺活量FVC呈直线负相关(r=-0.23,P=0.018);UC患者血清A1AT水平与峰流速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呈正相关(r=0.22,P=0.03)。UC患者结肠A1A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UC患者结肠A1AT水平较轻中度患者下降(P<0.05)。UC患者结肠A1AT水平高于远端结肠炎及广泛结肠炎患者(P<0.05)。结论 UC患者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高于UC其他肠外表现,肺功能检测有助于提前筛查UC肺损害。UC患者血清及结肠组织中A1AT水平均明显下降,提示UC患者的肺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与A1AT水平下降相关的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及阻塞性改变。  相似文献   
89.
在本文中,结合项目实践,对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在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应用项目管理的思路。通过对项目阶段划分、工作任务分解、责任矩阵构建以及项目管理规范体系的探讨,以期加强对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的认识,指导项目管理和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90.
从研究中医证候的发生规律入手,发现了中医证候内蕴的拓扑结构,形成了挖掘中医证候结构的拓扑学方法。这一方法学的优势体现在,可以实现中医证候信息完整保留基础上的分析运算,使证候结构拓扑分析结果的自然性与病机演变规律相吻合。运用拓扑学的方法,可以破解出中医证候的复杂结构,阐释中医证候判定标准的科学内涵,建立中医证候的判定诊断标准,形成"四特征五阶段"新辨证方法,并为探索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提供理论依据;可以阐释中医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规律,建立中医辨证论治过程的可视化系统,形成辨证论治水平的评价体系;可以还原中医诊疗原型的基本结构,阐释中医诊疗原型系统,建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随着中医证候复杂结构的破解和释译,找到了中医证候理论的数学科学基础,使中医证候理论与现代科学有了对话与交流的结合点,有希望开启中医理论发展与临床实践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