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纳米药物的靶向作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米药物的靶向作用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由第一作者以"纳米药物,纳米微粒,药物载体,靶向作用,不良反应"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1/2009)中,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进行文献检索,语言设定为中文.纳入主题内容与纳米药物的靶向作用及不良反应联系紧密的文章,排除Meta分析、与主题无关的文章及重复性研究.共纳入18篇文章,归纳总结纳米药物靶向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结果:纳米药物与普通制剂的药物相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较强的化学活性、较快的吸收速度,在通过生物体的各种屏障、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设定药物的靶向性等许多方面,纳米药物都具有一般药物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结论:靶向性纳米药物制剂与以往药物剂型比较,最突出的优点是具有明显的靶向性,也就是说它能将药按设计途径输送到药物的靶位.不仅可提高疗效,而且可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纳米药物作为崭新的一类制剂,为治疗一些难治性疾病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给医药界带来了观念性变革.但一些纳米材料显示出毒性特征,特别是纳米材料与人体或环境相互作用的后果还不清楚.因此在纳米材料被加工成商业化产品之前,应充分研究其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及其毒性的消除措施,为合理利用纳米材料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2.
三七总皂甙对缺血再灌注兔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NS)对脑缺血后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家兔18只,随机分3组(每组6只)。戊巴比妥钠麻醉,机械通气,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合并放血降压,使脑完全性缺血20分钟后,松开阻断的动脉,快速回输放出的血液,制成兔完全性缺血再灌注脑模型。再灌注5分钟时,PNS组静注PNS150mg/kg;假手术组与缺血对照组均静注等量平衡液。结果:再灌注后1,2和3小时,缺血对照组动脉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PNS组(P<0.05和<0.01);再灌注3小时后的大脑皮层MDA和游离脂肪酸含量,PNS组〔分别为(2.57±0.50)μmol/g和(19.78±0.78)mmol/g〕均显著低于缺血对照组〔分别为(4.49±0.30)μmol/g和(27.36±0.84)mmol/g〕,P均<0.01。结论:PNS可通过抗氧自由基对缺血再灌注脑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3.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rinary albumin concentration (UAC) in a morning urine sample and medical risk factors was evaluated i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451 type II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ic patients. The following four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reated according to their urinary albumin levels: A) normal (<12.5 mg/L); B) high normal (12.5–30 mg/L); C) microalbuminuria, ie, incipient nephropathy (31–299 mg/L); and D) clinical nephropathy (≥300 mg/L). The patients with high normal levels had higher HbA1c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levels than patients with values within normal limits. The prevalence of incipient and clinical diabetic nephropathy was 20 and 7%, respectively. Incipient nephropathy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blood pressures and body weights.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ephropathy had even further increases in these parameters, were older, and had longer duration of diabetes. In both groups of nephropathy, men were preponderant. Thirty six percent of all patients and 73%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ephropathy were treated for hypertension; 55% were treated with insulin. The insulin-treated patients had poorer metabolic control, but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blood pressure or serum creatinine levels a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atients not receiving insulin treatment.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retinopathy increased with the degree of albuminuria, although 22% of the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ephropathy continued to be nonretinopathic.  相似文献   
104.
王平 《临床眼科杂志》2002,10(3):214-216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non- penet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9例 (36只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术后 3天开始按摩眼球 ,持续 7~ 8周 ,观察视力、眼压、视野变化。结果 随访 4~ 9.5个月 ,平均 6 .41± 2 .5 3个月。术前平均眼压 2 8.14± 8.4m m Hg(1mm Hg=0 .133k Pa) ,术后 4个月平均眼压 14.9± 2 .3mm 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所有病例术前、术后视力视野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术后前房出血 1只眼 ,浅前房 2只眼 ;无炎症、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NPTS是一种治疗 POAG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小剂量放射治疗对血管弹性蛋白及弹性蛋白酶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 0、7、14和 2 8Gy6 0 Coγ射线照射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用逆转录 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观察照射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弹性蛋白和弹性蛋白酶mRNA水平。结果  7Gy照射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弹性蛋白和弹性蛋白酶mRNA的表达无影响 ,14和 2 8Gy照射后细胞弹性蛋白mRNA水平较对照组增加了 80 7%及 10 2 3% (P <0 0 5 ) ,细胞弹性蛋白酶mRNA水平较对照组减少了 2 5 3%及 5 0 1% (P <0 0 5 )。结论 提示 14和 2 8Gy6 0 Coγ射线照射通过抑制弹性蛋白酶及增加弹性蛋白合成而影响血管细胞外基质的代谢。  相似文献   
106.
白藜芦醇抑制高糖诱导的肾脏系膜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脏系膜细胞HBZY-1 cell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RSV组。各组细胞培养48 h后,利用MTT检测各组HBZY-1细胞增殖;RT-PCR检测Wnt、β-catenin、Collagen-Ⅳ、TNF-α、IL-6 和MCP-1基因表达;ELISA检测TNF-α、IL-6 和MCP-1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β-catenin和Collagen-Ⅳ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增殖率、Wnt、β-catenin、Collagen-Ⅳ、TNF-α、IL-6 和MCP-1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与高糖组相比,RSV组细胞增殖率、Wnt、β-catenin、p-p65、Collagen-Ⅳ、TNF-α、IL-6和MCP-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RSV可通过抑制炎症而减轻高糖诱导的肾脏系膜细胞增殖,其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p65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结扎左侧肾动脉45 min同时去除右肾,再灌注24 h构建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EGCG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EGCG组于造模前45 min腹腔注射EGCG 10,20,40,80 mg·kg-1。通过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肾脏Wnt、β-catenin、p53、p21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以及肾脏和血清白介素6(IL-6)、干扰素(inteferon gamma,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评估EGCG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结果 EGCG可改变肾组织病理,减轻肾脏损伤以及Wnt、β-catenin、p53、p21、MDA、IL-6、IFN-γ和TNF-α表达,增加CAT、GPX和SOD表达。结论 EGCG预处理可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p53介导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相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延迟愈合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行交锁髓内钉手术后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13例病例的原因分析,得出其共性及个性特征,以指导临床处理。结果经过积极的处理,大多数髓内钉术后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患者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只有充分认识交锁髓内钉的生物力学性能,正确地选择交锁髓内钉固定方式,才能趋利避害,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和评价股动脉穿刺位置的高低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无高血压拟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术前仅服用拜阿斯匹林,共317例,随机分为3组,采用Seldinger’s技术,进行股动脉高位、中位、或低位穿刺(血管穿刺内口至腹股沟韧带距离分别为0.1~1.5cm、1.6~2.5cm、〉2.5cm),穿刺后测量证实穿刺位置,分析穿刺位置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与股动脉高位穿刺相比,中位和低位穿刺显著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随年龄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操作手法正确时,术中穿刺次数增加并不显著增加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股动脉穿刺的位置过低和年龄显著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5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及免疫组化确诊。免疫组化示:vim-entin阳性率100%(25/25),CD34阳性率100%(25/25),Ki-67阳性率60%(15/25),SMA阳性率32%(8/25),actin阳性率40%(10/25),CD68、S-100、FⅧa及CK均阴性。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容易误诊,需多做切片寻找典型结构和免疫组化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