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163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在转录组中的差异基因,建立基因互作网络,以期筛选出关键基因并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CRC转录组数据集,采用edgeR包筛选其差异基因。使用DAVID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互作网络,运用Cytoscape进行关键子网提取并构建KEGG通路-基因互作网络,最后结合生存分析等筛选并验证CRC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对转录组数据集分析筛选出5 037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 571个、下调基因3 466个,从5 037个差异基因中提取到1 781个lncRNA。GO富集分析表明CRC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钙离子结合、受体结合及结构分子活性等功能。KEGG富集分析表明其主要参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等通路。使用Cytoscape软件提取出6个关键子网,通过各互作网络共筛选出288个关键基因,结合Kaplan Meier预后分析最终筛选发现67个CRC潜在调控基因(其中已有报道证实22个mRNA和7个lncRNA)具有预后价值,并采用ONCOMINE数据库进行了CRC临床样本验证。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67个潜在调控基因可作为CRC潜在生物标志物,为研究者创新CRC药物及治疗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西南医院肝胆外科采用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的29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3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10.3%,26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切除部位例数分别为:Ⅰ段3例、Ⅱ段2例、Ⅲ段3例、Ⅳ段4例、Ⅴ段6例、Ⅵ段7例、Ⅶ段2例、Ⅷ段2例.手术时间(220.17±61.56) min,术中出血量(311.72±127.70) mL,围手术期输血率3.44%,肿瘤直径(3.66±1.14)cm,切缘(2.11 ±0.87) cm,术后开始进食时间(1.69 ±0.71)d,术后住院时间(8.72±2.95)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肝细胞肝癌,其中高分化癌6例、中分化癌20例、低分化癌3例.2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8%、81.7%,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5%、71.7%.将本研究病例按切除部位分为左前下段组(Ⅱ/Ⅲ/Ⅳb/Ⅴ/Ⅵ段)(19例)与后上段组(Ⅰ/Ⅳa/Ⅶ/Ⅷ段)(10例),对比提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肝门阻断率、肝门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围手术期输血率、中转开腹率、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切缘、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年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选择性病例中,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安全、可行,近期效果好、早期复发率低,且初步证实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不仅适用于左前下段肝癌的治疗,亦可运用于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的后上段肝癌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3.
4.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女尸标本中,去除皮肤及浅筋膜及深层肌肉后,暴露冈上窝深层骨面,发现其双侧肩胛上动脉走行出现变异。正常情况,肩胛上动脉起始于甲状颈干或锁骨下动脉,向后走行于肩胛上横韧带的下方,经肩胛切迹行于冈上肌、冈下肌与肩胛骨之间,并与旋肩胛动脉形成吻合支[1]。肩胛上神经起自臂丛的上干,向后走行经肩胛上切迹进入冈上窝,继而伴随肩胛上动脉转入冈下窝,分布于冈上肌、冈下肌和肩关节[2]。此变异现象较为少见,为积累解剖资料,提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用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术后预防性抗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71例年龄超过50岁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2组,A组41例术后口服利伐沙班,B组30例不予利伐沙班口服,评估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引流量、出血事件和静脉血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显著降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同时,并未增加出血风险,是目前腰椎术后较理想的一种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6.
2017年至2020年,对新疆尼勒克县的荒漠草原进行地面监测,通过分析鲜草产量、草群平均高度、盖度3个生产性能指标,以及各生产性能指标与不同时期降雨量的相关性,探讨荒漠草原的生产性能与降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鲜草产量和草群平均高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两者的年际变化基本一致,2017年显著高于其它3个年份,2018年和2019年相接近、差异不显著,2020年显著低于其它3个年份.盖度与鲜草产量、草群平均高度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4个年度间的盖度差异不显著.牧草生长季4月至7月的总降雨量对鲜草产量、草群平均高度的影响最大,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其它10组不同时期的降雨量与鲜草产量、草群平均高度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盖度与11组降雨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直接抽吸首次通过技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echnique,ADAPT)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采用ADAPT技术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脑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TICI)分级评估闭塞血管再通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评估病人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术后90 d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估病人的独立生活情况。结果本组平均使用ADAPT(2.0±1.8)次,发病至股动脉穿刺的平均间隔时间(360.8±170.9)min,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平均时间(133.1±43.2)min。术后即刻获得有效再通(TICI 2b~3级)11例,其中TICI 3级7例,2b级4例;TICI 2a级1例。手术前后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2例。10例病人术后90 d随访mRS评分1分5例,3分2例,4分1例,5分2例。结论ADAPT技术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靶向沉默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基因对膀胱癌T24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将特异性c-Met siRNA1和c-Met siRNA2转染至膀胱癌T24细胞,设为si-c-Met1组和si-c-Met2组,转染非特异性c-Met siRNA的T24细胞设为NC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Blank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T24细胞c-Met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放射后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放射对细胞中剪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 (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si-c-Met1组和si-c-Met2组细胞中c-Met mRNA和蛋白表达较Blank组明显降低(P0.05),转染c-Met siRNA2干扰效果更好。靶向沉默c-Met基因对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影响。si-c-Met2组细胞克隆形成数、D0值和SF2值均低于Blank组(P0.05)。放射后si-c-Met2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Blank组(P0.05)。放射后si-c-Met2组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表达显著高于Blank组(P0.05),PI3K和p-AKT的表达显著低于Blank组(P0.05)。NC组和Blank组间以上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靶向沉默c-Met基因可增加膀胱癌T24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新源县不同草地类草地的合理载畜量和经济价值,落实草畜平衡措施,2016年至2020年,连续5年对新源县的8个草地类草地进行野外地面调查,并结合室内分析,探讨8个草地类草地的地上生物量、载畜量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源县8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和合理载畜量差异较大,温性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合理载畜量居于前列,载畜能力强,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荒漠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合理载畜量低,承载能力弱.山地草甸类草地面积大、合理载畜量高,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温性荒漠草原类和温性荒漠类草地产草量低、载畜能力弱、经济效益低,但生态价值不容忽视,且修复难度大,建议通过发展人工草地进行土地置换,减少利用,促进其自然恢复,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小腿骨间膜上端裂孔的形态结构,为临床深入了解小腿骨间膜的功能,重建和避免胫前血管损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常规福尔马林固定小腿骨间膜标本40侧,观测胫、腓骨长度;骨间膜结构;骨间膜上端裂孔的形态;裂孔长轴腓侧近端至外踝的距离,计算骨间膜上端裂孔长轴腓侧近端至外踝距离与腓骨长的相关性。结果 :骨间膜由膜性部和腱性部2部分组成。腱性部是一条斜型粗纤维束,位于骨间膜下1/2处,由走行一致的多条细小纤维构成,厚(0. 32±0.12)cm,长(11.1±0.21)cm,与腓骨成角(20. 60°±1.00°)。上端裂孔成椭圆形,上端裂孔长轴长(2.71±1.35)cm、上端裂孔短轴长(1.91±0.21)cm、长轴近端腓侧至外踝最远处距离为(31.21±2.35)cm。胫骨长(34.21±2.36)cm、腓骨长(34.3±2.12)cm。骨间膜上端裂孔长轴腓侧近端至外踝距离与腓骨长正相关。结论:骨间膜对维持胫、腓骨轴向稳定,应力传递和防止小腿损伤后胫、腓骨移位具有重要作用。骨间膜上端裂孔的位置可由腓骨长推算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