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0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16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9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766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331篇
  8篇
中国医学   1292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微针刀配合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微针刀配合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微针刀配合拔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微针刀配合复位手法治疗组30例中,痊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6.7%,其疗效明显优于微针刀加拔罐对照组(80.0%)。结论:微针刀配合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微针刀加拔罐治疗。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寿胎丸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蛋白质组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寿胎丸安胎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雌性CBA/J小鼠分别与20只雄性DBA/2和5只雄性BALB/C小鼠按2∶1合笼交配,建立复发性流产模型40只与正常妊娠模型10只.将复发性流产CBA/J×DBA/2孕鼠按妊娠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寿胎丸低剂量组(10只,3g·kg·d-1)、寿胎丸中剂量组(10只,6g·kg·d-1)和寿胎丸高剂量组(10只,12g·kg·d-1),从妊娠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至孕14 d处死小鼠,计算各组胚胎丢失率.采用双向电泳结合质谱技术分离和鉴定各组小鼠蜕膜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资源对所鉴定蛋白质的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寿胎丸高、中剂量组胚胎丢失率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寿胎丸低剂量组胚胎丢失率有所降低,但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立了模型组、正常组、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蜕膜组织的2-DE图谱,通过比较各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的差异,发现并鉴定了30个可能与复发性流产及寿胎丸干预相关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涉及绒毛外滋养细胞的侵袭、蜕膜组织血管的重建及蜕膜细胞的凋亡等.结论:寿胎丸能够降低复发性流产小鼠胚胎丢失率,具有显著的安胎作用;复发性流产是由多种蛋白质参与的复杂过程,寿胎丸可调节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组织多种蛋白质的表达,该复方具有多靶点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超微四神丸治疗泄泻的免疫学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组,制备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各组给予不同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2及IL-4的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TNF-α含量升高,IL-2和IL-4含量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四神丸汤剂组和超微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且超微组IL-2、IL-4的降低程度优于汤剂组(P<0.05).结论:超微四神丸对泄泻大鼠的作用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清心开窍方及其挥发油对Aβ25-35杏仁核注射诱导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皮层及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3-淀粉样蛋白(β-amy-Ioid,A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雄性SD大鼠,采用杏仁核注射Aβ25-35诱导AD大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盐酸多奈哌齐片,1.67mg/kg]、清心开窍方组(中药组,清心开窍方煎液12.67mL/kg)和挥发油组(挥发油,3.33mL/kg),另选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双蒸水灌胃,各组每天干预1次,连续2周。给药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记录各组大鼠水迷宫测试期间第1~5天逃避潜伏期及跨越平台次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与海马区GFAP、Aβ、6APP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第3~5天逃避潜伏期均缩短,皮层与海马区GFAP、Ap、βAPP及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跨越平台次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皮层及海马区Aβ表达水平降低、βAPP升高,挥发油组皮层及海马区GFAP、βAPP及Caspase.3均升高,挥发油组第3~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平台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清心开窍方能明显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皮层及海马区GFAP、Aβ、βAPP及Caspase-3的表达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江西、湖南、贵州等地的广东紫珠及其不同部位茎枝、叶、果实中的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进行含量测定.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进样量分别在0.106~3.18,0.1052~3.156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1%,100.13%,RSD分别为1.2%,0.9%.广东紫珠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含量以产地江西萍乡芦溪的较高,江西萍乡芦溪地区三年生广东紫珠茎枝叶果实部位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含量,叶>茎枝>果实.测定结果为广东紫珠药材质量评价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6.
藏药甘青乌头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甘青乌头Aconitum tanguticum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应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制备HPLC等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甘青乌头乙醇总提取物经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后的剩余水溶液经AB-8大孔吸附树脂,依次用水,30%,60%,95%乙醇洗脱,合并回收溶剂分别得到各洗脱部分。从30%,60%乙醇洗脱部分共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丁香苷(1),香草酸4-O-β-D-阿洛糖苷(2),阿魏酸4-O-β-D-阿洛糖苷(3),阿魏酸4-O-β-D-葡萄糖苷(4),芥子酸4-O-β-D-葡萄糖苷(5),4-羟基-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α-L-鼠李糖基-(1→2)-[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7-O-α-L-鼠李糖苷(7),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2)-[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7-O-α-L-鼠李糖苷(8),槲皮素-3-O-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7-O-α-L-鼠李糖苷(9),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1→3)-(4-O-反式-对香豆酰基)]-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7-O-α-L-鼠李糖苷(10),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1→3)-(4-O-反式-对香豆酰基)]-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7-O-α-L-鼠李糖苷(11),红景天苷(12),2-(3,4-二羟基苯基)乙醇 1-O-β-D-葡萄糖苷(13),(7S,8R)-去氢二松柏醇-9'-O-β-D-葡萄糖苷(14),citrusin B (15),异叶乌头碱(16),tanaconitine(17),山栀苷甲酯(18)和淫羊藿次苷B1(19)。除化合物 4,13,1617 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甘青乌头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7.
不同产地初加工方式处理杜仲叶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瑞娟  张水寒  罗跃龙  蔡萍  肖娟  万丹 《中草药》2013,44(15):2085-2091
目的 对不同产地初加工方式处理杜仲叶进行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阐明不同初加工方式对杜仲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杜仲叶的产地初加工方式.方法 对所采集的杜仲鲜叶以不同的产地初加工方式进行加工处理,并采用HPLC法,建立用以评价初加工方式优劣的指纹图谱体系.色谱条件:以Promosil C18 (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扫描波长200~400 nm,检测波长208 nm,柱温25℃,体积流量0.8 mL/min.结果 系统研究了杜仲叶的不同产地初加工方式,并建立了评价其优劣的杜仲叶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2个主要共有峰,但是各共有峰峰面积相差较大,绿原酸、京尼平苷酸等主要有效成分的量有明显差异.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可同时用于有效成分的定量测定,该方法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可较全面地反映不同产地初加工方式处理的杜仲叶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优选补阳还五汤总苷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和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补阳还五汤总苷胶囊的水提取工艺.采用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三氯甲烷萃取和DA-201型大孔树脂对补阳还五汤中总苷类物质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优选该制剂的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10,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h.选择乳糖为吸湿剂,80%乙醇为润湿剂,生产环境相对湿度应<60%,1.02 g颗粒应分装入6粒2号胶囊中.结论:优选的提取、成型工艺条件合理可行,为补阳还五汤总苷胶囊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分析香附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与药理效应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BP神经网络模型(BP-ANN)对香附不同炮制品中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的峰面积与调经止痛药理效应进行关联,筛选香附主要效应成分。 方法: 采用PLS进行数据处理,通过MATLAB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BP-ANN模型,计算出各个因素的平均影响值(MIV),根据MIV大小列出各因素对应变量(药理效应)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顺位,筛选香附治疗痛经的有效成分。 结果: 11组香附样品中存在16个共有峰,假设各峰的成分分别为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香附对缩宫素所致小鼠痛经模型的扭体反应抑制率影响的主要效应成分排序为X13>X15>X7>X16;对缩宫素诱导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性收缩模型的肌张力抑制率影响的主要效应成分排序为X15>X13>X5>X16。 结论: 通过应用PLS和BP-ANN模型进行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与药理效应关联性分析,可进行香附主要效应成分的筛选。  相似文献   
1000.
林色奇  卫晓红  刘育英  赵娜  王传社  刘红宁  韩晶岩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21-23,30,101,7,10,1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CP)预给药对缺血30min再灌注24h后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模型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给药(0.1g/Kg、0.4g/Kg、0.8g/Kg)组(各12只),结扎模型组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解除结扎再灌注24h,建立缺血再灌注(I/R)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给药各组在手术前90min分别一次性灌胃给予CP(0.1g/Kg、0.4g/Kg和0.8g/Kg)后,行模型组相同手术和操作。各组大鼠均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测定心脏表面血流量;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脏表面血流量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凋亡心肌细胞数增多。三个CP剂量组都能增加心脏表面血流量、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结论:CP具有改善I/R24h大鼠心脏血流量和心肌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