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综述肝豆状核变性(HLD)肝纤维化的主要发病机制、发病特征、诊断技术及中西医研究进展。HLD肝纤维化以“铜毒内蕴,肝失疏泄”为病因病机,呈现出“以虚为主,因虚致实,虚实并见”的病机演变特点,治疗上当以“疏肝利胆、通腑利尿”为先,倡导分型论治该病证,形成了肝豆汤、肝豆灵片、肝豆扶木汤、清热利胆解毒方、补肾化痰祛瘀方等行之有效的中医方药。研究表明,中医药疗法可有效逆转HLD肝纤维化和部分肝硬化进程,在改善病人临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有助于指导孕妇孕期体重控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在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成功分娩的608例孕前正常体重的单胎产妇,按孕期增重率R值分组,比较各组的年龄、妊娠结局和新生胎儿体重指数,观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孕前正常体重的孕妇中,孕期增重率R值为20~40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孕期增重率R值低于20或高于40。结论:合理控制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率能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新风胶囊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大鼠肺功能的作用,及其对TGF-β1-ER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模型组(MC)和羟氯喹(HCQ)组、白芍总苷(TGP)组、新风胶囊(XFC)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完全弗氏佐剂(CFA)+同种鼠颌下腺抗原诱导方法,在每只大鼠两后足跖部注射与弗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后的颌下腺蛋白混合抗原0.2 mL,诱发干燥综合征大鼠,检测各组大鼠饮水量及体重的变化,肺功能,ERK1,TGF-β1蛋白的表达及血清细胞因子(IL-17、IL-4)的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MC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血清IL-4明显降低,饮水量、颌下腺/肺指数、颌下腺病理评分、ERK1、TGF-β1积分及IL-17升高(P<0.01或P<0.05),肺功能参数降低(P<0.01或P<0.05);与MC组比较,XFC组体质量、肺功能参数FEF50、MMF升高,IL-4表达升高,饮水量、颌下腺/肺指数、颌下腺病理评分、血清IL-17表达、ERK1、TGF-β1积分降低(P<0.01或P<0.05);与HCQ组相比,XFC组体质量、IL-17明显降低(P<0.01),FEF25、FEF75、MMF升高(P<0.01或P<0.05);与TGP组比较,XFC组肺指数、IL-17降低(P<0.01或P<0.05)。结论:干燥综合症大鼠存在肺功能下降,表达且与TGF-β1-ERK1信号通路活化密切相关。中药XFC能够下调TGF-β1表达,抑制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从而抑制ERK1磷酸化活化增殖,降低免疫炎症反应,改善干燥综合症,进而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豆汤治疗湿热内蕴型Wilson病(WD)伴快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RBD)的疗效。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3年8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入院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热内蕴型WD伴RBD患者62例,由计算机分发器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驱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肝豆汤治疗。8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RBD筛查问卷(RBDSQ)评分、RBD筛查问卷香港版(RBDQ-HK)评分、多导睡眠图(PSG)参数、24 h尿铜(24 h U-Cu)水平和游离铜(NCC)水平,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最终完成试验病例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资料具有可比性。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侯积分、RBDSQ和RBDQ-HK评分明显降低,24 h U-Cu水平明显增高,NCC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中医证侯积分、RBDSQ、RBDQ-HK评分和NCC水平观察组改善更优(P<0.05,P<0.01)。与本组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清络通痹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A)B细胞亚群、B细胞活化因子(BAFF)、骨侵蚀及骨形成指标以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本方调控RA“免疫-骨侵蚀”的机制。方法 将64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32例/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研究组口服清络通痹方,两组疗程均为12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外周血CD3-CD19+B细胞亚群、CD19+CD27+B细胞亚群和CD19+BAFFR+B细胞亚群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BAFF、RANKL、RANK、OPG水平,ELISA法检测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水平,DXEA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细胞实验:以RAW264.7细胞作为破骨细胞,分成空白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肝豆灵结合基础支持治疗肝豆状核变性骨代谢障碍的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共有44例肝豆状核变性骨代谢障碍病患入选,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划分成两组,18例为肝豆灵组,26例为对照组,两组都提供基础支持,肝豆灵组加用肝豆灵组方。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Ca、1,25-(OH)_2D_3、BGP、BAP、IL-4、IL-10、TNF-α、IGF-1指标变化。采用24 h尿铜值、UWD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评定总体疗效。结果入组的WD患者血Ca、1,25-(OH)_2D_3、IL-10、IGF-1、IL-4、BGP、BAP、TNF-α较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豆灵组经过治疗之后TNF-α、BGP、IGF-1、BAP、1,25-(OH)_2D_3、血Ca、IL-4各项指标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豆灵组疗后24 h尿铜值、中医证候积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豆灵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率为11.11%,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3.07%,前者概率显著低于后者。结论肝豆灵联合基础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血Ca、1,25-(OH)_2D_3、IGF-1、IL-4、BGP、BAP、TNF-α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参与骨代谢的细胞因子,促进铜排出,减轻骨代谢紊乱,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督脉对APPswe/PS1de9(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自噬功能和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督脉改善AD小鼠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A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西药Ⅰ组、西药Ⅱ组,同龄同背景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0只。艾灸组小鼠隔附子饼灸"百会",温和灸"风府""大椎",每次20min,1次/d,治疗2周;西药Ⅰ组腹腔注射雷帕霉素,2mg·kg-1·d-1,治疗2周;西药Ⅱ组在艾灸治疗的同时腹腔注射3-甲基腺嘌呤,1.5mg·kg-1·d-1,治疗2周。各组小鼠分别于治疗前后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治疗结束后,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大脑海马中自噬体的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皮层和海马区Aβ1-42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sequestosome-1(SQSTM1/p62)、磷酸化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p-P70S6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P0.01);艾灸组和西药Ⅰ组与模型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海马区神经元出现变形、不规则或萎缩,核膜粗糙不完整、双层结构模糊,胞质内自噬泡减少;艾灸组神经元仍有部分不规则变形、萎缩,胞质内可见自噬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脑皮层和海马区Aβ1-42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0.01),并可见较多的老年斑;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西药Ⅰ组大脑皮层和海马区Aβ1-42阳性细胞表达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区中LC3-Ⅰ、p62、p-P70S6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西药Ⅰ组海马区中LC3-Ⅰ、p62、p-P70S6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Ⅰ明显升高(P0.01)。结论:艾灸督脉改善AD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认知功能的作用,可能与上调细胞自噬水平,加速Aβ1-42清除,进而减少Aβ1-42沉积导致的神经细胞毒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机体在遭受手术、创伤、烧伤、感染等严重应激状况下,经历缺血-再灌注等病理过程后,肠黏膜上皮细胞受损,黏膜免疫细胞遭受损伤,导致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下降。现代医学一直致力于肠内营养来保护受损的肠黏膜屏障,而中医药的介入又开辟了一条道路来保护肠黏膜免疫屏障。近几年的研究证明,中医药在保护肠黏膜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在临床观察研究以及动物实验研究中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尿α- 肌动蛋白- 4(α- actinin- 4)、突触孔蛋白(Synaptopodin)水平的变化及糖肾康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DKD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糖肾康组、对照组各35例。最终实际完成64例,其中糖肾康组33例,对照组31例,并另设正常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糖肾康组同时予以糖肾康颗粒冲服,疗程均为8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e rate,eGF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our urine protein,24hUP)、尿α- actinin- 4、尿Synaptopodi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 hour plasma glucose,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并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值的变化。结果 糖肾康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证候积分值均随疗程增加而降低(P<0.05),且糖肾康组积分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ACR、24hUP均显著下降(P<0.05),且糖肾康组均较同期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eGFR、FPG、2hP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α- actinin- 4、Synaptopodin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糖肾康组尿α- actinin- 4、Synaptopodin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尿α- actinin- 4、Synaptopodi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肾康颗粒可明显改善DKD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尿α- actinin- 4、Synaptopodin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多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会进展为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并贯穿心力衰竭疾病的全过程,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