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应用计算机血液流变学可视化技术(MC-FAN)观察血脂异常患者血液流动性,探讨血脂异常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动性与中医血瘀证之间的关系。方法:98例血脂异常患者,按照中医辩证分型分为血瘀证组(n=50)和非血瘀证组(n=48),另设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29)。平行测定各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表观粘度(BV)、血浆粘度(PV)、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PTGT)和血小板黏附率(PAdT),并利用MC-FAN观察血液流动时间(T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患者各血脂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但两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患者(25μl、50μl、75μl、100μl)血液的TT分别为21.48±7.19s,52.92±18.72s,94.11±33.00s和164.60±65.20s,较非血瘀证组患者(17.70±4.14s、40.84±14.88s、69.90±27.76s、110.06±47.24s)均显著延长(P0.01)。三组间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流动时间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国围绝经期女性认知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干预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2018年全国调查数据,选取年龄45~60岁的围绝经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估围绝经期女性的认知功能,采用相关性分析及普通最小二乘(Ordinary Least Squares, OLS)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认知功能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围绝经期女性4 220名,围绝经期妇女认知能力总得分的M(P25,P75)为16.00(19.00,20.00)。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t=19.588,P<0.001)、居住于城镇地区(t=2.272,P=0.023)、有配偶(t=3.871,P<0.001)、有社交活动(t=6.375,P<0.001)对围绝经期女性认知功能有正向影...  相似文献   
13.
以青黛提取物中靛玉红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回流提取法、水提法靛玉红的提取率,并结合氨水引咳小鼠模型、枸橼酸引咳豚鼠模型的止咳药效学实验研究进行君药青黛提取方法和全方提取工艺的优选。药学工艺部分所得醇提制剂中靛玉红提取率为51.89%,水提制剂中未检测到靛玉红。在药效学实验中,2种不同工艺制剂的儿童清肺止嗽糖浆均能有效延长咳嗽潜伏期,抑制咳嗽次数。在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2种工艺样品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在减少咳嗽次数方面,青黛等5味醇提、生石膏等3味水提样品高剂量在枸橼酸引咳豚鼠实验中止咳效果优于其他工艺制剂(P<0.05)。醇提工艺制备的儿童清肺止嗽糖浆中靛玉红的提取率高于水提工艺,止咳药效学研究中2种制剂均有较好的止咳效果,其中青黛等5味醇提、生石膏等3味水提制备的儿童清肺止嗽糖浆在枸橼酸引咳豚鼠模型实验中的止咳效果优于全方水提。综合以上2种方式所得结论,此工艺方药可利用度高,药效更佳,最终选择青黛等5味醇提、生石膏等3味水提为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4.
王清任是清代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家,前后历经12年写出了<医林改错>,其载有33个处方,对中医的气血理论加以发挥,丰富和发展了血淤学说.本文从王氏的气血相关理论和用药特点两个方面探讨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5.
周明学  徐浩  陈可冀  潘琳  郭艳茹  文川 《中医杂志》2008,49(11):1024-1027
目的 以中药提取物为切入点,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70只ApoE-/-小鼠高脂喂养13周,随机分为活血组(丹参酮),益气组(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化痰组(瓜萎提取物)、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予药物治疗13周后,采用形态学方法 ,利用易损指数综合评价药物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3个中药组小鼠斑块易损指数均有所降低,纤维帽长度/斑块内膜比值均有所增加,瓜蒌提取物组埋藏纤维帽数目显著减少.结论 活血、益气、化痰中药有效部位均可通过改善斑块内部成分稳定斑块,化痰中药瓜篓提取物在减少斑块破裂次数方面可能更有优势,其具体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泽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泽泻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利用Gene Cards、OMIM、TTD等数据库检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关靶点,最后得到泽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靶点,并进行GO生物进程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泽泻的10个主要活性成分和327个潜在靶点,可能通过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白细胞介素(IL)、表皮生长因子等相关蛋白及PI3K-Akt、IL-17、AGE-RAGE等信号通路影响脂质代谢、类固醇代谢、炎症反应,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提示泽泻醇B、泽泻醇C、泽泻醇A与核心靶点蛋白结合活性更显著。结论:泽泻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抗炎、抗氧化应激、调节内皮功能等反应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药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麻醉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AMI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1)模型对照组(AMI组):蒸馏水(5ml/kg/天)灌胃;(2)阿司匹林组(AMI+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9mg/kg/天)灌胃;(3)氯吡格雷组(AMI+氯吡格雷组):氯吡格雷(6.75mg/kg/天)灌胃;(4)双联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组(AMI+双联抗组):阿司匹林(9mg/kg/天)和氯吡格雷(6.75mg/kg/天)混悬液灌胃;另设假手术组(只穿刺不结扎冠脉,其余处理方法同模型对照组)作为对照。每组12只,雌雄各半。连续灌胃28天,次日麻醉后剖腹暴露胃黏膜,采用微循环观测系统观察恒温状态下各组大鼠胃黏膜微循环的毛细血管管径、数量、血流状态。同时取腹主动脉血,放射免疫法测定其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_(1α))和血栓烷B_2(TXB_2)含量。之后处死大鼠摘取胃体,解剖显微镜下计数胃黏膜出血点并行Guth评分,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形态并行Whittle评分评价胃黏膜损伤程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MI+阿司匹林组大鼠胃黏膜损伤程度明显,胃黏膜微循环受累,血管扩张,管壁变薄,排列紊乱(P<0.05);AMI+双联抗组胃黏膜损伤程度加重,胃黏膜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交集数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胃黏膜毛细血管数量增加(P<0.05)。与AMI组比较,AMI+阿司匹林组、AMI+双联抗组大鼠胃黏膜集合毛细血管管径显著增加(P<0.01),AMI+双联抗组毛细血管交集数减少(P<0.05)、毛细血管数量显著增加(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大鼠6-keto-PGF_(1α)水平显著下降(P<0.01),AMI+双联抗组、AMI+阿司匹林组和AMI+氯吡格雷组6-keto-PGF_(1α)和TXB_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与AMI组大鼠比较,给药各组6-keto-PGF_(1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TXB_2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可加重AMI大鼠胃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血液6-keto-PGF_(1α)与TXB_2水平降低和失衡,以及胃黏膜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冠心病住院患者的联合用药状况。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提取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诊断用药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对联合用药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643例冠心病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其中心绞痛308例(占47.90%)、心力衰竭238例(占37.01%)、急性心肌梗死97例(占15.09%)。年龄29~91岁,平均(64.39±12.44)岁;男性417例(64.85%),女性226例(35.15%)。患者住院天数1~48 d,平均住院(12.15±5.82)d。主要并存疾病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以4~6种疾病共存为多见。共计应用西药2~33类,77种,平均(7.54±3.83)类,(16.38±7.31)种。513例(79.78%)患者使用了中成药,总计79种,单个患者使用3~18种,平均使用(10.68±4.21)种。376例(58.48%)患者服用了中药汤剂,中药汤剂药味4~50味,平均(16.18±6.37)味;联合用药(包括中药、中成药、西药)数2~60种,平均用药(18.49±9.24)种,77%以上的患者使用了5~26种药物。结论:冠心病常多种疾病并存,联合用药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策略,药物联合应用的交互作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黄连提取物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内周脂素(perilipin)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连提取物稳定AS斑块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3只6~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予高脂饮食喂养13周,待其形成成熟的AS斑块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黄连提取物组、辛伐他汀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1只。继续高脂喂养,并按体重比折算给予小鼠临床推荐剂量的相应药物治疗13周,处死动物,每只小鼠分别取主动脉根部的4个切面,分别行HE染色和Movat染色,观察并计算各组小鼠主AS斑块内埋藏纤维帽的平均数目,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主动脉内perilipin和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 给药13周后,黄连提取物组斑块内埋藏纤维帽的数目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并且斑块内perilipin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PPAR-γ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在临床推荐剂量上,黄连提取物可显著减少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次数,有助于稳定易损斑块,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小鼠AS斑块内PPAR-γmRNA表达,抑制perilipin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异常增殖是支架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主要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莪术提取物具有抑制VSMCs增殖,进而抑制支架后再狭窄的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有姜黄素和β-榄香烯,其可能的机制与抑制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1,HO-1)表达、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MAPK、Akt信号通路,阻滞细胞周期进程相关。该文就近年来莪术提取物调控支架后再狭窄VSMCs增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